唯有读书高

打动女人四句情诗(唯有读书高)(1)

那天,突然接到以前老板的一个电话:“怎么样啊,挺忙的吧。”

“不忙啊,老板,你好。”

“有时间回来喝喜酒吧,浩浩要结婚了。”

“浩浩要结婚了?恭喜你啊,对象是干什么的?”

“是个教师。”

“好的,好的,有空我一定回去。”

这个老板,是我以前工作的服装厂的老板,因为是当地的,有一层远方亲戚的关系,所以,才会给我打电话。

我一旦离开一个单位,一般就很少回去了。

而且会把以前的所有联系方式全都删除,微信,QQ,电话。

一般的同事都是因为工作的关系,才有的聊,不在一起工作了,同事领导都不再打交道。也没有理由联系了,渐渐的淡了。

以前在服装厂的时候,我们的老板,对读书人有一种盲目的,迷信般的崇拜。

古代都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我们的老板这种思想是根深蒂固的。

他年轻的时候读书不多,初中毕业就到社会闯荡,后来慢慢积累,就做到目前一家几百人的厂子。

他自己文化水平不高,但是,给他打工的有很多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对于这些人,他总是毕恭毕敬的。

有一次出门,他的司机不在,临时让一个财务给他开车,在车上他一会说开慢点,一会说闯过去,一会说这样,一会说那样,瞎指挥。

最后财务生气了,说:“既坐之,则安之,我会开车,不用你指挥,你要是不放心,你自己开。”

老板无语。

过了一会自己解嘲说:“生气了?我又说错话了?唉,指挥人指挥习惯了。”

他自己没能上大学,这是他一辈子的遗憾,他很不甘心,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

这似乎是山东人的传统,父辈把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我们又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代代相传,绵延不绝。

他大儿子又不喜欢学习,小的时候,他逼着儿子学习,把儿子逼得有一次嗷嗷叫着,要从楼上跳下去。

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他不知道通过什么关系,花了十多万给他儿子买了个武警的学校,让儿子去上,儿子去了上了不到一个月,受不了苦跑回来了。

从此对这个大儿子,他放弃了。

他儿子刚开始也帮他做生意,两代人有代沟,时不时的就干起来,有一次我去他办公室,看见地上一地玻璃碴子,我问:“老板,这怎么回事?”

他叹了口气,说:“唉,年轻人,年轻气盛,装逼。”

原来是爷俩为一个订单的问题意见不一,儿子争不过他,又不敢打,又不敢骂,只好摔杯子撒气。

儿子甩手不干了,自己忙自己的了。

爷俩冷战。

后来有一天,来了一个荷兰的客户。去找老板,老板不在,去找老板娘,老板娘说:“他去潍坊了。”

“他去潍坊干什么?”

“他说去对账啊。”

“他去对账?有财务去不就行了,他还用亲自去吗?这客户就快来了,他不在,怎么办?”

“我也不知道啊,你快给他打个电话吧。”

于是我给他打电话,说:“老板,你去潍坊对账?”

“嗯”

“那荷兰的客户就快来了。”

“我知道。”

“你知道?你知道你不在家里接待,你还去潍坊啊。”

“我故意不在家的。”

“什么意思啊?”

“我在家里,浩浩什么事也不管,我故意出来,锻炼锻炼他。”

浩浩是他的大儿子,他在所有的员工面前都叫儿子的小名。又加上打工的都是本地人,都认识,所以大家也都跟着叫他儿子的小名。

爷俩吵架之后,浩浩决定不再管他家人的事了,自己创业,做自己的事。

“那怎么着,去找他?”

“你找浩浩就是。”

于是,我去找浩浩,我说:“明浩,客户来了,你赶紧出来。”

“你去找俺爸爸就是。”

“你爸爸不在家。”

“他去哪了?”

“他去潍坊对账去了,客户已经来了,你赶紧去接待吧。”

浩浩一听他爸爸不在,一溜烟的跑去接待客户了。

难怪古语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关键时刻,显出亲情的重要性。

浩浩大了,要谈恋爱了,老板规定未来的儿媳妇必须是大学毕业的。

有一次我问:“明浩,你爸爸说你找对象必须是大学毕业的?”

“他管不着。”

浩浩,不是很听话,经常激烈争吵,最后,老板对儿子不抱希望了。

夏天,大雨滂沱,屋里进水了,库里的箱子湿了,老板娘跟我们一起往外扫水,盖箱子,淋的像落汤鸡,后来回去换衣服,看到老板站在屋檐下看雨,老板娘说:“你看看你还没事人似的,箱子都湿了,你也不过去看看。”

“淋去吧,不干了,养那么个祸害,不干,咱也不干了。”

浩浩虽然不听他父亲的,也不敢激烈反对,最后还是满足他父亲的愿望,找了一个大学生。

老板对大儿子彻底失望之后,尽一切力量培养小儿子,给儿子报了贵族学校,给儿子请了家庭教师,儿子经常边写作业,边掉眼泪。

我说:“条条道路通罗马,并不是只有读书一条路。”

“没有知识,在这个社会没法生存。”

“你看看,你只是初中毕业,多少名牌大学的人给你打工。”

“那不同,没有文凭,就只能做低端产业,再高端的发展就吃力了,你看看现在企业做大的,都是有高学历的人。”

我想也是,看来做老板的人还是比较的有眼光的。

因为自己得不到,他对读书人的尊重有一种盲目和迷信。

山东人对读书人是相当的尊重的,尊重到了一种盲目和迷信的地步。

像我们老板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生活在山东的读书人,其实是很有福气的。

对一个平民百姓的孩子来说,读书确实是一条通向成功的捷径。在山东,好好读书,基本就是改变命运的代名词。

性格决定命运。

知识改变命运。

而命运,有时候真的是可以改变的。

所以我对正在读书的女儿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好好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