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事业单位为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今天为大家带来言语理解与表达之2018事业单位言语备考指导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事业单位考试言语理解考多少道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事业单位考试言语理解考多少道题(言语理解与表达)

事业单位考试言语理解考多少道题

中公事业单位为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今天为大家带来言语理解与表达之2018事业单位言语备考指导。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

2018事业单位即将来临,预示着考生应进入紧张的备考状态,本文旨在为广大考生提供了一个复习的方向和指引。

言语理解与表达一直都是考生们易失分的阵地,如何轻松化解考官出题时所布下的重重疑阵,首先要了解历年事业单位出题规律和今年的命题趋势。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起来看看言语理解与表达中考生容易困惑点和难点以及相应解决对策。

难点一:题量大,内容广泛

纵观近三年的考题可知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题目固定为30-35道,约占整个行测考试题的26.92%,重要程度可见一斑。但是这也让言语基础较差的同学力不从心,对这部分题目望而却步,进而陷入了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另外,考试题材内容繁杂,涉及政治、经济、天文、地理等众多方面,加大了考试难度,例如:16年第29题“海洋的陆域、流域经济”等涉及专业名词,加大题干阅读难度。

难点二:时间短,题干更长

言语里题干短的该是语句排序,每道题一般都是5-6句话,特殊题型语病读音等我们也暂不讨论,其他部分的文字量,多到令人望而却步,200多字的题干比比皆是,最短的也要60字左右。而相对于这么大的阅读量,考试时间的分配上,就显得没有那么充裕了。考试题干标配是35题,限时30分钟,而考生在这里的做题时间普遍都要耗用40多分钟,这就大大挤占了其他题目的答题时间,且考试紧张情绪作怪使得学生没办法发挥全部实力。

难点三:题型多,考点分散

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型多样,近三年考试涉及的题型有逻辑填空、片段阅读和语句表达,而语句表达又分为语句排序、语句衔接、病句辨析、读音错字等题型。同时每种题型又都涉及了很多不同的知识点和思考方向,这就更为广大考生增加了虐心指数。

言语理解与表达表面上看,题型种类较多,题目变化大,题材种类广,出题人似乎有意变化多种招式,并不时给以一记重拳,让人在做题时,常有失败绝望之感。而其实,万变不离其宗,看似重量级的言语理解与表达题目,大多有套路可寻,只要看清题型,找准脉门,便可逐个化解,将这类题型一一攻克。

攻克策略一:善用技巧

言语理解与表达虽然题量大,题型多,但是每一种题型都有自己的特色和解题技巧,只要“对症下药”,就可轻松解开迷局。就逻辑填空部分而言,我们填的不是最精彩,直觉去读最顺口的,而是最准确的,所以需要考生分析语境,找准逻辑呼应点,结合词语意思,才可解决问题;阅读理解主要分为主观题和细节题,需要考生分清题型,辨析题裁,划分句群,分析句间关系,进而定位重点,巧妙选出正确答案;语句表达题型涉及较多,主要题型是语句排序和语句衔接,都将考察考生对写作结构和内容的整体把握,以及归纳概括等能力。此外,可能还会设置错别字、病句等的题型,这无疑是要求考生了解一定的言语语法用词读音等知识。

攻克策略二:实战积累

言语理解要想取得突破,仅靠死记硬背是没有用的,还需要在适量的练习中,将方法融会贯通,而最好的练习题莫过于真题。但是一味做题,不归纳总结,也只是事倍功半。若想将真题中的知识点为己所用,就需要在练习中积累,在积累中总结,总结后继续做题,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攻克策略三:多看多读

言语理解与表达题目需要有良好的语感,而语感并不是虚无缥缈的感觉,更多的是通过充足的积累与合适的方法得到的。可以多多关注,多去阅读《瞭望东方周刊》、《南方周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报纸、网站,拓宽知识面,进而培养出正确的语言文字把握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