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是满洲贵族建立的政权,因此从努尔哈赤时期开始,就一直实行“重满抑汉”的基本国策。统一中原后,虽然历代统治者标榜所谓的“不分满汉”,其实“重满抑汉”的思想从未改变。

清朝主要职位有哪些(清代有哪些官职是旗人不能担任的)(1)

最能体现重满抑汉的便是在政治方面,尤其是在选官、任官上,满人享有特权。将官缺分为满缺、蒙古缺、汉军缺、汉缺,其中汉缺的岗位最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仔细阐述过有很多官职是汉人不能担任的,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翻阅。

不过,凡事也不绝对,虽然清代统治者不愿意让汉臣涉及皇族、宫廷以及少数民族事务的管理。但同时也规定有些岗位,只能由汉人出任,旗人不能担任。

第一个是顺天府尹

顺天府是天子脚下第一府,皇帝对顺天府尹的选任十分重视,按例由军机处提名,皇帝钦定。按说这样一个重要的职务理应由旗人来担任,为何偏偏要定为汉人专缺呢?

这里头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因为京师权贵云集,是旗人的天下。如果让旗人来管理,就有纵容包庇的意思。因此,顺治朝以后,就将顺天府尹定为汉人专缺。

清朝主要职位有哪些(清代有哪些官职是旗人不能担任的)(2)

再者,清统治者向来标榜满汉一家,由汉臣来担任顺天府尹,也可以向天下臣民释放出不分满汉的统治思想。当然,如果选用旗人担任顺天府尹也存在一些弊端,更容易出现包庇徇私、渎职舞弊的情况。

第二个是太医院各级官职

太医院在京城中是一个小小的五品衙门,所设职官从高到低依次是院使、院判、御医、吏目、医士、医员、医生等。太医院主要是为皇室成员服务,为帝后、王公及文武大臣看病。

太医院的御医们品级不高,责任却很重大,事关帝后的生命安危,因此选拔御医的条件极为苛刻。那么,既然御医如此重要,为何就不设旗缺而只有汉缺呢?

清朝主要职位有哪些(清代有哪些官职是旗人不能担任的)(3)

其实皇帝对此也很无奈,纯属不得已而为之。我们知道清代的太医院属于中医,中医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这个行业又是属于典型的父子相传,具有极强的传承性。很多中医世家都是数十代传承不息,并形成自己的一套独特的诊疗方法,而且向来不外传。

中医文化和华夏文化一脉相承,若不是中医世家出身的人很难跨入这个门槛。八旗军队虽然所向披靡,但毕竟文化积淀不深,又是少数民族,在医学造诣远远不及中原地区的汉人们。

因此,这个技术性很强的活儿,只能由汉人来干,说白了旗人就是想干也没有这个本事。

第三个是钦天监的各级官职

钦天监是掌管观测天文气象、编制历书、选定吉时的机构。和中医一样,天文历法同样也是博大精深,满洲、蒙古旗人在这方面的知识储备远远不及汉人。

清朝主要职位有哪些(清代有哪些官职是旗人不能担任的)(4)

钦天监是顺治元年设立的,起初隶属于礼部,不是一个单独的衙门。其长官为监正(正五品)。到了康熙时期,与西洋的交流日多,西洋传教士也陆陆续续担任钦天监职务。

需要说明的是,雍正以前,钦天监清一色全是汉人和个别的西洋传教士,无一员旗人。到了乾隆时期才将钦天监独立出来成为一个单独的衙门,并定满、汉监正、监副各一人。但真正负责具体事务的还是汉臣。

第四个是地方的学官和州县佐杂官

清代重视文化教育,并沿袭明制在全国各府、州、县设立了官学。官学按行政等级分为府学、州学、县学,其教官为学正、教谕、训导。

清统治者奉行儒家文化思想,这些府学、县学的教官都是熟读四书五经的老夫子,其儒学造诣十分了得。旗人与汉人相比,在文化领域上有先天的不足,读书科举远不是汉人的对手。因此,让汉人担任教官顺理成章,也更能说服天下读书人。

清朝主要职位有哪些(清代有哪些官职是旗人不能担任的)(5)

州县佐杂官是指知州、知县衙门中的下级官员(不包括州同、州判、县丞、主簿,这四类属于佐贰官)这些职务包括巡检、库官、税官、狱官、驿官、闸官、河泊所官等等。

这些佐杂官有的是正、从九品,但很多都是属于未入流的小吏,身份地位比较低。这些佐杂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地方性质极强,一般都是当地人担任。无论知州、知县如何更换,这些人都是铁打不动的。

显然,旗人主要集中在京师一带,还有一部分驻守各省,一般在州县这样的行政区,并无太多旗人。再者,旗人政治地位较汉人更高,即便是流落街头,也不会担任这样的小吏,就是皇帝也会觉得脸上无光。

上面罗列的一些官职,并非是全部。旗人还有很多官职同样是不能担任的,比如清代规定科举一甲为汉人独有(旗人仅有崇绮一个状元)。按清制,翰林院修撰为状元特缺,编修为探花、榜眼特缺,也就是说翰林院修撰和编修也是旗人不能担任的。

清朝主要职位有哪些(清代有哪些官职是旗人不能担任的)(6)

此外还有都察院、詹事府、国子监的一些个别官职,也是旗人不能担任的,这里就不多细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