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言志,歌咏情。我是浅忆,这里不仅有经典的古诗词,还有经典好听的音乐。

少年就是少年,他们看春风不喜,看夏蝉不烦,看秋风不悲,看冬雪不叹,看满身富贵懒察觉,看不公不允敢面对,只因他们是少年。

—陀思妥耶夫斯基《少年》

在古典诗词中,有不少以青春少年为题材的诗作。古代史书中的少年指的是青年男子。青年时期血气方刚,有满怀的抱负。就像李贺在《致酒行》中所说:“少年心事当拏(ná)云”少年就应当有凌云壮志。今天我们就去古诗词里领略那些朝气蓬勃的青春少年郎。

诗词少年火了(古诗词里的青春少年郎)(1)

唐朝时期,由于尚武风气的影响,当时出身书香门第的少年以及寒门子弟,大多都要书剑在身,书剑并用,书剑出游。于是就有了陈子昂的“平生闻高义,书剑百夫雄。”孟浩然的“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高适也有诗曰“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书剑”或指能文能武,或指出将入相,这些书卷少年不用说都是知书识礼,能吟会诗的少年诗人。他们以书剑为业,以书剑为荣,以书剑为精神寄托。

唐朝有这样一位书剑少年,他叫陈七,是孟浩然的好朋友。有一年,西边的边境有外企入侵,陈七依然选择去边疆应战。孟浩然就写下了这首《送陈七赴西军》。

《送陈七赴西军》

孟浩然 〔唐代〕

吾观非常者,碌碌在目前。君负鸿鹄志,蹉跎书剑年。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看到一些非凡的人,总是在眼前做些小事。你心怀鸿鹄之志,文武才华耽误多年。一听说边境有敌人入侵,你就立即赴军万里争先。我也将进京谋求功名,何时你能胜利归来?

这首诗的情绪比较复杂,孟浩然一方面赞扬了陈七胸有大志,一听说边关有敌人入侵,就立即争先从军,万里赴敌,以身许国。另一方面又抒发对明主弃才,友人失意的愤慨。整首诗既有称颂又有勉励,既饱含怨恨又无迹可寻。

其实,这首诗对我们现代年轻人也有警醒作用,或许你会觉得才华在工作中没有展现,或许你觉得付出与得到不对等。但这一切,相对国家或人民的利益都显得太过渺小了。

倘若才华得不到承认,与其诅咒,不如坚忍,在坚忍中积蓄力量,默默耕耘。诅咒无济于事,只能让原来的光芒黯淡,在变得黯淡的光芒中。沦丧的更有大树的精神,飘来的是云,飘去的也是云。既然今天,没人识得星星一颗,那么明日,何妨做皓月一轮。

——汪国真《倘若才华得不到承认》

诗词少年火了(古诗词里的青春少年郎)(2)

北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的秋天,当时西夏屡次侵犯边界。有个人叫贺铸,当时贺铸在和州(今安徽和县一带)任管界巡检(负责地方上训治甲兵,巡逻州邑,捕捉盗贼等的武官)。虽然位卑人微,却始终关心国事。眼看宋王朝政治日益混乱,贺铸义愤填膺,又无力上达,于是挥笔填词,写下了《六州歌头·少年侠气》。在这首词中,贺铸描绘了一个游侠壮士的形象,游侠的形象在唐诗中是常见的,但是在宋词中那是前所未有的。宋词中第一次出现了一个思欲报国而请缨无路的“奇男子”形象。

《六州歌头·少年侠气》

贺铸 〔宋代〕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推翘勇,矜豪纵。轻盖拥,联飞鞚,斗城东。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闲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乐匆匆。似黄粱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蓬。官冗从,怀倥偬;落尘笼,簿书丛。鶡弁如云众,供粗用,忽奇功。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

这首词的意思是:少年时在京城的我有一股侠气,结交了各大都城的豪杰。肝胆照人,遇到不平之事,便会怒发冲冠。站立而谈,生死与共。一诺千金。我们推崇的是出众的勇敢,狂放不羁。我们驾轻车骑骏马,呼朋唤友,活跃在京城内外。随时在酒家里豪饮,而且酒量极大,有时又会带着鹰犬去打猎,刹那间便荡平了狡兔的巢穴。可是快乐总是太匆匆。

过去的时光虽然欢乐,可是如黄粱一梦般短暂,离开京城已经十多年了,我已到中年,境况又不如意,长期担任低微的官职,为了生存,孤舟漂泊,只有明月相伴。每天只能做些案头打杂的粗活。胸中保家卫国的壮志,建立奇功的才能完全被埋没了。而且,像我这样郁郁不得志的下层武官还不止我一个。当年结交豪杰,志博云天的武士,如今锐气已消磨了许多,然而,也成熟了许多。但内心深处仍然存着报国之志,连身上的佩剑也在西风中发出怒吼。

贺铸这篇《六州歌头·少年侠气》,全词风格苍凉悲壮,叙事、议论、抒情结合紧密,抒发了词人报国无门,忧国忧民的情怀。

请在每一朵昙花之前驻足,为那芳香暗涌,依依远去的夜晚留步。他们说生命就是周而复始。可是昙花不是, 流水不是,少年在每一分秒的绽放与流动中,也从来不是。——席慕蓉 ​​《少年》

诗词少年火了(古诗词里的青春少年郎)(3)

我们都知道南宋一代名将辛弃疾是豪放派的词人。辛弃疾有个门生叫范廓之,也叫范开。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范廓之准备去参加科举考试。辛弃疾作为他的老师,就写下了这首《鹧鸪天·送廓之秋试》,表达他对范廓之的送别之情和祝愿之意。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辛弃疾 〔宋代〕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上,却笑人间举子忙。

我们先解释一下“秋试”。秋试就是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乡试。因为考试时间是在农历秋季的八月,所以叫秋试,也叫秋闱;秋试后放榜的季节正值桂花飘香,所以又叫桂榜;考中的人叫举人。在乡试过后的第二年春天,乡试的得中者,也就是举人,在京城的礼部贡院再来参加会试。

辛弃疾的这首词突出的表现手法是虚实相生。上阕点明时令和环境。“白苎新袍入嫩凉”是实写送别的季节——初秋、天气环境——微凉、被送者的衣着——白苎新袍;“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是虚写,想象仲秋时节范廓之参加秋试的情景、此次秋试的结果以及下一年参加春闱的结果,虚实结合。下阕,“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喻体“鹏北海,凤朝阳”意境豪迈雄壮,充满对廓之的鼓励;“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完全是虚写,想象廓之连中两试后轻松愉快的心情,表达了对廓之的美好祝福。

辛弃疾在这首词中用了很多的典故。比如“春蚕食叶”“禹门”“桃花浪““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青云”等等。这虽然是一首送别词,但送门生参加科考,自然不需要离愁别虚,而是对考生热情的鼓励和美好的祝愿。

诗词少年火了(古诗词里的青春少年郎)(4)

章良能是宋朝的进士,他写过一首词叫做《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这首词写的似乎是在他乡做官多年,终于久游归来,或是少年时曾在某地生活过,而此时又亲至其地,重寻旧迹。在这首词里最打动人心的是最后一句“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

章良能 〔宋代〕

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雨馀风软碎鸣禽。迟迟日,犹带一分阴。往事莫沉吟。身闲时序好,且登临。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这首词的意思是:柳色春花明丽清新,春意已深。小花栏里的红芍药,已经露出了尖尖的小小花苞,如同美人头上的美丽饰物。雨后的春风,更显得温柔轻盈,到处响着各种鸟雀宛啭地迎接春天的歌声。太阳缓缓升起,晴空中尚有一点乌云。过往的事情,再也不必回顾思索。趁着美好的春景,赶快去大好河山好好游览一番。旧日游玩过的地方,如今处处都可找寻的到。但无处可寻的,就是一颗少年时的心。

读完这首词,不禁想起一句话“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或许我们最想留住的“惟有少年心”。

在年轻的时候,如果你爱上了一个人,请你,请你一定要温柔地对待他。

不管你们相爱的时间有多长或多短,若你们能始终温柔地相待,那么,所有的时刻都将是一种无瑕的美丽。

若不得不分离,也要好好地说声再见,也要在心里存着感谢,感谢他给了你一份记忆。 长大了以后,你才会知道,在蓦然回首的刹那,没有怨恨的青春才会了无遗憾 ,如山冈上那轮静静的满月。

——席慕蓉 ​​​《无怨的青春》

诗词少年火了(古诗词里的青春少年郎)(5)

在周星驰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里,明代四大才子之一的唐寅是个风流才子。三笑点秋香的传奇,更是被后人渲染的华丽万千。而其实,现实生活中的唐伯虎确实是才华横溢,但是不幸被卷入了科举作弊案的旋涡里,断了仕途之路。之后唐伯虎就开始游荡江湖,埋没于诗画之间,成为了一代名画家。当然,唐寅的诗词也写得相当不错。下面就是他以女子的口吻所作的一首闺怨词。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唐寅 〔明代〕

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虚负青春。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这首词的意思是:深闭房门,隔窗只听雨打梨花的声音,就这样辜负了青春年华,虚度了青春年华。纵然有欢畅愉悦的心情,又能跟谁共享?花下也是黯然神伤,月下也是黯然神伤。相思生愁整日都是眉头紧皱,脸上留下千点泪痕,万点泪痕。从早晨到晚上一直在看着天色云霞,走路时想念你啊,坐着时也想你!

这首词的妙处,不仅仅在于词句之间的清圆流转,更可圈可点的是在流畅的诵读中,可以感受到奥这个痴情女子因为空间的阻隔,表现出来的那种因相思而灼痛的幽婉的心。而正是这颗幽婉的心,更能打动人。唐寅作为一个男子可以轻松的就把一个痴心女子的形象灵动的展现在笔端,不愧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在人长长的一生里,欢乐总是乍现就凋落,走得最急的也都是最美的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