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北方的秋天还算是比较留情的,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找个小白兔种地的故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找个小白兔种地的故事(副业故事01菇茑和李子)

找个小白兔种地的故事

八月,北方的秋天还算是比较留情的。

不热,但是雨水却是不少的,不时就会下一阵,摸不到规律。

今年以来,汽修行业是不景气的,有的单位因为疫情防控需要,对出行作出了限制,用车自然就少了很多,随之而来的是保养的频率少了,给每一个车主都省了钱,但是却给汽修店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弟弟的店面也因此而受到了影响,忙一天,闲一天。

我才开始以为是我们服务不到位造成的客户流失,可听弟弟说隔壁的汽修店面比他们的店面进店量还少,其他有不少店面在外兑,主要还是车主的花销少了。听母亲说,往年小区里白天看不到什么车,今年小区的车位上有很多车停着。我也很是纳闷,按理说,这个汽车的用途是其他交通工具替代不了的啊,应该不至于省到这个份儿上了吧,搞不懂。

这样下去,干一年可就相当于给房东打工了,这是不少店面的现状,这是不行的,自己总是要挣点儿钱啊,毕竟还有自己的日子呢。

这就需要做副业。

2020年,我们试水了中药材,虽然没有赚到钱,但是把市场摸得差不多了。今年想要是做副业,中药材肯定也是首选,但是因为资金的限制,加上母亲看管得严,不让弟弟到处跑,到8月份了,一单生意也没有做。

而今年在北方做中药材这门生意的,基本上都是赚钱的,因为北朝货一直进不来,市场坚挺,让很多人小赚了一笔,赚得让人眼红的那种。

有那么几天,弟弟和一个开超市的朋友聊市场,说着说着就说到农产品上了,对方说菇茑的差价大,而我们农村老家的亲属正好有种这个,我弟打电话一问卖价,跟市场价一比对,可以干,两个人就去拉了一车,一个早市就销得差不多,几百元利润到手,有些上瘾,也由此拉开了农产品副业的序幕。

那次菇鸟,弟弟卖了差不多有一千多斤,继而开始成为亲戚的大客户,都说亲戚的生意不能做,但现在这个阶段,还是做起来再说。

我在上大学的时候,当过辅导员,跟班级的同学相处得挺好的。前年某个时候,我看到某个学生的朋友圈发卖李子,一问,品种是大红袍,说是特别好吃,我也就没有在意,因为那也是老家那边的,距离我太远了,我也不会买。

这一批菇鸟生意做完后,找下一个产品的时候,我就想到了这个李子,于是就联系对方采购。

“我们的李子在当地是最好的,今年父母因为活儿忙,顾不过来,基本处于野生的状态,品质很好的,比别人家的都要好,他们浇水多,肯定没有我们的甜。”那个学生说。

“那我们去看看。什么价格?”

“给您就照五元一斤吧,我们现给你摘,这个一般我们能够卖到九月底。”

“行,我让我弟他们去拉。”

在我沟通的过程中,弟弟他们也在老家采购别的农产品,我让弟弟先拿200斤货看看市场,弟弟他们就奔着那个学生家去了。

路上,他们也看到了别的农户家的李子,这些农户三四元一斤就卖。

“哥,你那个李子买贵了,我们在路上遇到的都比你那便宜,品相也都是一样的。”

“口感肯定不一样,贵有贵的道理,你去拉就行了。”

到了地方,那个学生的父母已经把200多斤李子准备好了,是从树上现摘的,品相很好。

弟弟他们尝了尝,给我打电话:“哥,货我们拿了,好东西!”

我以为这样的价格不贵,其实是很贵的,到市场上,除去成本,至少得卖到十块钱左右才有利可图,是一斤十块钱,不是一公斤,两三个李子就十块钱,可不是谁都愿意消费的。

这一批货虽然都卖出去了,也没有赔钱,但是回购的却基本没有,后来也就没敢再进货,属实是有些贵。

我们进了不少其他品种的李子,便宜的那种,虽然口感照比大红袍差很多,但是却卖得快,这就是市场,得找适合的东西来卖。

弟弟的副业,或者说我们的副业就此拉开了序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