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味知秋用味蕾感受初秋(新邵金秋稻菽香)(1)

红网时刻新闻9月9日讯(通讯员 李进锋 张海兵 唐文峰)金秋时节,喜看稻菽千重浪。在经受住特旱灾害天气的考验后,新邵县种植的21.5万亩中稻迎来了丰收。9月8日,在新邵各乡镇的田间地头、门前屋后,笔者看到处处呈现着一派忙碌的劳动景象:人们正在收割中稻、晾晒谷子,确保粒粒归仓。

食味知秋用味蕾感受初秋(新邵金秋稻菽香)(2)

巨口铺镇白云铺村,53岁的肖小亮在邻居的帮助下,采取传统的方法晾晒稻谷,用风车除去谷中杂物。“今年,我种植了3亩中稻,全部收割完了,每亩中稻产量达到了1200余斤。”肖小亮掩不住脸的笑容,高兴地说道。“在面对特旱天气时,田里灌溉全由村里统一安排,组织了专门的巡水员,24小时护水,确保了农田灌溉保收成。”

食味知秋用味蕾感受初秋(新邵金秋稻菽香)(3)

新田铺的车田新村,种粮大户毕长相正在驾驶收割机在种子实验田收割稻谷。“我们受邵阳市一家种子公司的委托,种植了100亩杂交水稻种子,稻谷个头饱满,受天气影响不大。”毕长相从实验田里捡起了几束稻穗,用手捏了捏谷子说道。近年,毕长相、陈艳玲等10余名90后大学生组团成立了城山头生态农业合作社,从事水稻种植、优质大米的生产加工,发展了优质水稻种植基地5000余亩。今天,他们植了2700亩中稻,主要生产生态珍珠米,预计中稻产量可达到140万公斤。“今年中稻收成与往年相比,没有出现明显减产,迎来了丰收季。”陈艳玲说道。

今年,新邵县遭遇了建县以来少见的特旱天气,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积极行动,动员3.88万名干部群众奋战在抗旱保收一线。在农业抗旱中,干部群众根据各地的水库蓄水情况,跨地域科学调水灌溉保苗,对部分长年失修的水渠进行修葺减少漏水,在关键渠口处带上帐篷、被子24小时护水,安排了60台水轮泵抽水灌溉。目前,全县中稻收割已经接近尾声,中稻种植喜获丰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