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时,提起天津京剧界,一致公认“出花脸”,邓沐玮、康万生、孟广禄被誉为“三大花脸”,如今邓、康二位均已年过70,在剧团退休多年,按编制来讲,已不算“一线”演员了,50多岁的孟广禄成为京剧净行领军人物。

说起这“三大花脸”也算是亲师兄弟,同是有“裘派方韵”之称的方荣翔先生弟子,凑巧拜师顺序也是按年龄分出前后的。1946年出生的康万生于79年拜师;48年出生的邓沐玮于81年拜师;62年出生的孟广禄是86年拜师的。

裘派女花脸唱段(裘派花脸在天津)(1)

(裘盛戎方荣翔师徒)

1981年元旦,在天津第一工人文化宫上演“裘派艺术专场”时,拜师在先的康万生得以再传弟子身份参加演出,而没有拜师的邓沐玮不在裘派之列。

巧合的不仅是拜师时间的先后,更是他们三人按顺序学到了裘派艺术不同时期的演唱风格。

1:康万生

康万生是三人中最早拜师的,得以在“裘派艺术专场”演出中,与李长春搭档《白良关》,饰演尉迟宝临。他于59年考入天津戏曲学校,拥有一条得天独厚的好嗓子,音量大,调门高,既有裘派韵味,又有当年金少山“金派”黄钟大吕的气度。演唱起来气势恢宏,酣畅淋漓。2011年,66岁的康爷在天津滨湖剧院上演“虎啸龙吟庆华诞”------“原生态”京剧演唱会,以本嗓原声,不借助任何扩音设备,演唱裘派经典唱段40余段。此举可算是“开先河”,即使当今年轻演员也无人敢于一试。康万生能有此胆量、有此能力,靠的不仅是天赋嗓子,也是他几十年舞台经验掌握了科学的发声方法。

嗓音条件上佳、最早拜师的康万生,学的也正是裘盛戎先生早年时期的唱法,讲究的的是力度与气势,加上他自己的洒脱、不拘小节。

裘派女花脸唱段(裘派花脸在天津)(2)

(康万生老师)

2:邓沐玮

邓老师81年拜师前,曾向前辈名净王泉奎学艺,并得夏韵龙指点。拜师后方荣翔后,潜心钻研裘派艺术纸神韵,并颇有心得。他的嗓音不同于康万生的高亢嘹亮、实大声洪,是另一种宽亮浑厚、深沉素雅的风格,既有磁性又极富韵味。即使在其艺术早期,不论是《探皇陵》中的“见皇陵”,还是《探阴山》中的“悲惨惨、惨悲悲”,响遏行云中,充满深沉凝重,不漂不浮。

当今所有知名老生几乎都和邓老师搭档过,从于魁智、张建国、杜镇杰、谭孝曾、朱强、关怀等,几乎都有合作,这也说明邓老师的艺术得到了大家一致推崇认可。

“三大花脸”中时间、年龄居中的邓沐玮,体现的是裘盛戎先生盛年时期的唱法,成熟、醇厚。讲究的是气度与严谨,加上他自己的稳重、端正大方。

裘派女花脸唱段(裘派花脸在天津)(3)

(邓沐玮《甘露寺》孙权剧照)

3:孟广禄

年龄最小、拜师最晚的孟广禄,嗓音天赋一般,戏校毕业后并未得到普遍认可,但生性坚韧的他,硬是从一个打杂、龙套开始,逐渐崭露头角,靠着勤学、苦练,成为当今花脸领军人物。

说起他的勤学,不仅艺从多师,先后拜钳韵宏、方荣翔、王正屏以及欧阳中石为师,并先后得王泉奎、张洪祥、夏韵龙、李荣威、李长春指导,可以说得到了众多前辈的精心传授。

提起他的苦练,当年跑龙套时,无冬历夏,天不亮就在海河边上喊嗓。不太够用的嗓音,逐渐厚实起来,变得洪亮高亢、气力充沛。

86年拜师方先生后,每周往返天津---济南,得恩师传授甚多。此时的方荣翔先生的“裘派方韵”风格已成型,在唱腔方面发展、延伸了裘派艺术,侧重委婉、细腻,突出鼻音共鸣,刚劲中不失柔和。这种风格的直接继承者就是孟广禄。和邓沐玮略有不同,一出《遇后龙袍》,孟广禄几乎和所有老旦搭档过,从王梦云、赵葆秀、兰文云,到李宏、袁慧琴、孙立英都有合作。

最晚拜师的孟广禄学的是晚年裘盛戎风格并进一步“清淡化”的方韵,加上他自己的认真、激情四溢。

裘派女花脸唱段(裘派花脸在天津)(4)

(方荣翔孟广禄师徒)

三大花脸”按年龄顺序拜师,按拜师顺序宗法、发展裘派的早、中、晚三个阶段的艺术风格。一师之徒,各有侧重。

其实“三大花脸”之外,天津还有一位裘派传人,而且还是女花脸,那就是2005年拜在裘派弟子杨博森门下的左红莲。声音浑厚,胸腔、头腔共鸣很好,绝不是其他坤净从嗓子眼里生憋出来的大嗓。我在头条里上传过多段她的演唱,非常出色的。

裘派女花脸唱段(裘派花脸在天津)(5)

(左红莲《锁五龙》剧照这出戏一般女花脸是不敢尝试的)

明扬51,个人浅见,欢迎指正,期待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