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真有媒体宣传的那么不堪么(南北方人到底谁背锅)(1)

印度真有媒体宣传的那么不堪么(南北方人到底谁背锅)(2)

01

印度语言现状

谈起印度的语言问题,很多人可能会不耐烦:“印度有什么语言问题,被英国殖民几百年,全民都说英语。”

然而,即便按照宽泛的标准,印度熟练掌握英语的人不到5%。

有些人可能会说:“英语是印度的官方语言。”

这种说法也不全对,印度的官方语言有两种,主要使用印地语(Hindi),英语只是辅助官方语言

由于英国曾长期殖民印度和英语在世界的广泛影响,英语确实对印地语影响极深。印度人说印地语时会夹杂大量英语,不仅使用许多外来词,还会混用词组和句式。

印度的语言情况远比中国复杂。早在秦始皇时期,中国就统一了书面文字,因此汉语区各地虽然语音各异,但是在书面文字的框架下,可以保持同一语言的共性。

我国虽然也是多语言国家,有藏语、维吾尔语、蒙古语、满语、哈萨克语、朝鲜语、苗语等多种语言,但汉语的使用人数占据绝对多数。

在印度,印地语虽是官方语言,但以印地语为母语者只有3.22亿(2011年数据,2020年应有4亿左右),以其为第二语言的人数为2.7亿(2016年),虽然加起来达6亿人之多,位居世界第四名(前三名分别是汉语,西班牙语和英语),但仍不到印度总人口的一半

那么,其他人说什么语言呢?

印度宪法规定了22种表列语言(scheduled languages),这些语言可以作为省级行政单位“邦”(Pradesh)的行政语言,其中孟加拉语和乌尔都语的使用人数都超过1亿

有趣的是,孟加拉语是孟加拉国的官方语言,乌尔都语是巴基斯坦的官方语言,印度南部使用的泰米尔语是新加坡的四种官方语言之一。

总体而言,印度22种表列语言分属于三大语系,即印欧语系、达罗毗荼语系和汉藏语系。

同语系的语言互通性强,跨语系就弱。印度北部为印欧语系区,南部为达罗毗荼语系区,汉藏语系语言则主要分布在印度东北部(但东北部主要语言仍是印欧语系语言)。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印欧语系的印地语和乌尔都语书面语完全不同,口语却十分相近,换而言之,它们本来是一种语言,后来因政治原因生生被掰成了两种语言。

本文开头图片拍的是旁遮普邦阿姆利则火车站的站牌,上面的三种语言依次是旁遮普语、印地语和英语。最上面的语言一般在该地区使用最为广泛或地位更高。

在新德里火车站牌写上旁遮普语,是怕旁遮普人来了看不懂其他三种语言吗?

当然不是。能够读旁遮普语的人,读印地语天城体或英语拼写的简单地名也不会有问题。

但是,语言即政治,为自己的母语争取权利,是操着各种语言的印度人的自觉行为。

02

国语的百年之争

印度是没有国语(rāsthrabhāsha)的。实际上,印度独立前夕,印度的制宪会议就曾因国语问题吵得不可开交。

杜磊卡尔在1946年的会议中使用印度斯坦语(Hindustāni,广义上包含印地语和乌尔都语)发言,主席提醒他在场不少人根本听不懂,他反驳道:“不懂印度斯坦语的人没有权利留在印度。”

语言问题在印度如此关键,不仅是因为沟通交流等实际需要,这还关乎民族自尊心,在争取印度独立的斗争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1858年,印度民族起义被镇压,印度彻底沦为英国殖民地,由英国政府直接管理。

印度人民放弃了武装斗争,通过推广民族语言进行抗争。

印度斯坦语是当时北印度流行的语言,与波斯语的字母拼写相同。

印度的民族精英大都信仰印度教,并将伊斯兰教文化视为“他者”,他们将国家的历史追溯到印度教光荣的过去,自称为婆罗多的后代。

印度的标准国名叫Bhārat Gaṇarājya,即婆罗多共和国,其中Bhārat,就是婆罗多。

既然追溯到古印度,那么语言也要进行纯净运动。

因此,北方操印度斯坦语的印度教精英转而用梵语的天城体字母书写他们的语言,并使用梵语词汇替代语言中的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词汇。

虽然直到19世纪晚期,很多印度出版社都缺少天城体的印刷机,但印度教上层精英仍然坚持用天城体写作,他们坚信,文学的力量就是国家的力量,语言的生命就是国家的生命。

这种用天城体书写的语言就成为印地语,而继续使用波斯语字母(Nastaliq)书写的就是乌尔都语。

印度真有媒体宣传的那么不堪么(南北方人到底谁背锅)(3)

麦当劳,图中右侧是泰卢固语“麦当劳”拼写

尼赫鲁认为必须有一个全印度通用的语言。

英语太远离大众,所以他选择了印度斯坦语,并将之视为平衡印地语和乌尔都语的“黄金手段”。

此时,分治还没有苗头,尼赫鲁认为两种书写体系都可以使用,在南印度也要加以推广。

1947年的印巴分治,使印度国大党不再在团结穆斯林的问题上小心翼翼,这加速了更梵语化的印地语成为官方语言的脚步。

然而,由于南印度的坚决反对,制宪会议最终达成妥协,“联邦的官方语言应该是天城体印地语”,但是“从宪法颁行起15年,英语应该继续使用,为所有联邦官方目的服务,因为英语在宪法颁行前就在使用了”。

事实上,15年满后,虽然印度政府多次尝试废除英语的官方语言地位,但是始终没有成功。

印度真有媒体宣传的那么不堪么(南北方人到底谁背锅)(4)

印度护照封面 国徽下面的写的是梵语—— “唯有真理得胜”

因此,印度就形成了目前的语言使用局面:

国语缺位,官方语言是印地语,辅助官方语言是英语。

此外还有21种表列语言可以作为省级行政语言使用。

03

结 语

语言问题仍然是印度政府和社会的核心议题。

印度政府不但不遗余力地在国内推广印地语,而且一直极力促使印地语成为联合国的第七种常用语言。

印度总理莫迪在任何场合都坚持使用印地语,还将去英语化与“印度制造”的理念融合在一起。

然而,恐怕印度语言“一超多强”的局面还将长时期存在下去。

编辑说明

校对 / 欧皇喵

封面 / 子非鱼

排版 / 拳击汉堡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