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时经常发生外族入侵的事情,朝廷就从各地征集将士前往塞外戍边。很多文人墨客也渴望建功立业,他们辞亲别友、投笔从戎,不辞辛苦地奔赴万里之外,既体验到塞外的别样风情,又为其诗歌创作积累了丰富的文学素材。

唐代曾涌现了很多著名的边塞诗人,不提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也不说李白的“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只是诗人高适的许多诗篇,就足以让人感到震撼。下面分享高适的一首名作,格调高昂,虚实结合,令人赞赏不已。

高适的十首著名诗(高适的一首名作)(1)

塞上听吹笛

盛唐 •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高适的十首著名诗(高适的一首名作)(2)

高适,字达夫,唐朝大臣、边塞诗人。他45岁进士及第,曾授封丘县尉,后来投靠河西节度使哥舒翰,担任掌书记。安史之乱中,他护送唐玄宗进入成都,又出任淮南节度使,讨伐永王李璘叛乱,并解救睢阳之围,因功封为剑南东川节度使,此后还被册封渤海县侯。

高适自小孤贫,喜欢结交豪侠之士,曾四处漫游,又在科举失意时躬耕自给。他的诗歌雄壮古朴,体裁丰富,同时寓意也非常深刻。这首绝句描写了塞外景象,生动形象,令人如历其境。

高适的十首著名诗(高适的一首名作)(3)

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景象,“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胡天北地,冰雪消融,大地春暖,正是牧马回还草原的季节。马群在牧场上奔波了一整天,傍晚时分,天穹上洒下了明月的清辉,战土们赶着马群归来。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晚,不知从哪座戍楼间传出了悠扬婉转的羌笛声。

这是一种不多见的和平宁静的气氛,雪净、羌笛、牧马、月明,显示了大地解冻的春天的信息,也展现出原野上开阔的情景。“牧马还”三字,也含有胡马北还、边烽停息的意思;“雪净”二字,更象征着边塞解除危机、和平即将来临的意味。作者描写了一个壮阔的开端,为全诗奠定了一个宁静而开朗的笔调。

高适的十首著名诗(高适的一首名作)(4)

后两句时是作者的想象,“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羌笛是一种少数民族乐器,其吹奏出的《梅花落》曲调,在北风的吹送下,断断续续地响了一夜。

作者将“梅花落”三字拆开,嵌入“何处”二字,意即何处吹奏出《梅花落》,并且以设问的方式表达,其诗意化用了李白的名句,“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表达了风传笛曲、一夜之间声满关山,这种景象实在是动人心弦。

高适的十首著名诗(高适的一首名作)(5)

作者将《梅花落》的曲调名拆用,还构成一种幻觉,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瓣,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香味洒满关山。作者看似描写梅花,但它是由曲调名拆用形成的假象,再以通感的方式表达,则是虚上加虚。

高适采用虚景与雪净月明的实景配搭,显得非常和谐,虛实交错,构成美妙旷远的意境,可谓丹青难描。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进而想到梅花的落处,其中又蕴含了浓郁的思乡情调。而这种思乡情调却极其昂扬,正从侧面反映出诗人怀着盛唐时期的一种豪情,才让其笔力显得豪迈雄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