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甜丧剧《去他*的世界》第二季播出了。

本季开头,女主Alyssa与第一季的男主James,两年未联系,却在婚礼前重逢。于是Alyssa决定“重拾反骨”,跳上了James的车再次出逃。

心理学对认知的理解(人人都想要被理解吗)(1)

两年的音讯全无,让Alyssa对James产生了严重的误会。

其实,James注意到了Alyssa的内心渴望与他一起走,却又无法交付信任的挣扎。明明对方是唯一能理解自己的人,这份理解却带来了压力。每当James尝试伸出手,Alyssa都会以冷漠来拒绝。

一起吃饭时,James试图道歉并解开Alyssa对他的误会,但刚刚开口,Alyssa就立刻打断他:

心理学对认知的理解(人人都想要被理解吗)(2)

一路上,只要James察觉出Alyssa的情绪波动,并尝试询问,Alyssa就会不自觉地启动自我防御,拒绝进一步的沟通:

但在拒绝James的靠近之后,Alyssa又开始为自己的忽冷忽热懊恼。

心理学对认知的理解(人人都想要被理解吗)(3)

前几天,我们收到了一则与Alyssa情况类似的粉丝留言,留言者在亲密关系中感到痛苦的原因,恰恰是因为她“终于找到了那个懂她的人”。

“他是这么多年来唯一能够理解我的人,但是我反而因此变得很奇怪,情绪忽高忽低,忍不住没由来的生气或者沮丧,总是‘作’他,又害怕自己是在把他越推越远,但同时还是无法自控。我这是怎么了?”

因为这份煎熬,她明明不想吵架,却总是控制不住地“乱发脾气”,甚至屡次提出“分手”。

但其实,她最害怕的一件事,就是离开他。

这些矛盾的感受让她疲惫又困惑:

“终于找到一个能理解我的人,不是应该更珍惜吗?我为什么会这样?要怎么做,我才能维持住这段美好的感情呢?”

想对这位粉丝说,她并不是一个人。这种一被理解就开始“作”的情况,隐蔽而广泛地存在于我们之中。

比如,你有没有出现过以下感受呢?

• 从小到大,一直感觉身边没有任何人懂你

• 当你感觉和朋友或是伴侣感情越来越深的时候,你们反而经常吵架

• 在聊天的过程中,如果对方真的get了你的意思,你会感到有点紧张,甚至开始结巴、逻辑混乱

• 对于身边一些共情能力很强的人,莫名感到有些抗拒

• 看电视剧或电影,莫名其妙就是不喜欢大团圆结局,看到圆满的画面觉得不太舒服

明明渴望被理解,好不容易得到了,为什么又要开始“作”?我们该如何应对这种状态呢?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心理学对认知的理解(人人都想要被理解吗)(4)

01."被理解”的感觉到底是什么?

被理解,就是人们常说的“你懂我”,是当我们发现世界上另有他人,能够像“我”一样看待世界、或体会与“我”相似的感受时所产生的体验。这是一种伯牙遇子期般的交流与感受,它甚至可以是无关语言的。

但不是每个人天生就能够体验到“被懂得”。精神分析学家Melanie Klein认为,在小婴儿刚刚出生后的一段时间内,ta还没有学会用语言或动作来表达自己,这个时候,ta会通过投射性认同,来实现与母亲之间的交流。

什么是投射性认同呢?简单来说,婴儿会将自己无力承受的情感投射给母亲,让母亲也产生和自己一样的感觉。比如:通过无休止的哭闹,令母亲也感受到相似的严重焦虑。

而一位“足够好”的母亲,可以接收这份来自婴儿的“交流邀请”,即使自身也受到了焦虑的影响,依然可以耐心、平和地哄好婴儿。

在这个哄好婴儿的过程里,母亲包容并处理来自婴儿的负面情感,再将被妥善处理过的情感投回给婴儿;婴儿通过母亲的情感回应,感到自己也是可以放松下来的。

在这种“投射-包容-内摄”的过程中,婴儿就会感觉“被理解了”。

*被理解的反面,是被误解

有人曾说,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

而这种“宿命”,其实也可以追溯到我们婴儿时期与养育者(母亲)的互动中。

在上述过程中,母亲有时并不能够按照婴儿所期望的那样,接收并对情绪进行处理。投射出去的情绪得不到包容,婴儿便会产生一种原始的、深层的“被误解感”。

不仅如此,在个别情况中,来自婴儿的焦虑还会激发出母亲自身的焦虑,比如,对婴儿感到烦躁。这种焦虑会影响到她与婴儿的交流。母亲可能会打骂婴儿,或是为了不伤害到婴儿,而与ta保持距离。

在这种情况下,婴儿从母亲身上回收到的,是比原先更加强烈的焦虑感。这些经历积压过多,婴儿就会在潜意识里形成这样一种印象:寻求理解,反而会让我受伤。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投射式认同是我们在人生早期唯一的交流方式,它会对我们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果婴儿时期的我们常常被理解,我们就可能在成人后建立起更加完善的交流方式——懂得主动向他人寻求理解、也有能力去理解别人,因此,我们向更多深厚的联结敞开了大门;

相反,被误解的经历过多,则会令我们对本该愉悦的理解感产生抵触,也就从根本上断绝了很多深层联结的可能性。

不曾有过一个好的养育者,确实会导致长大后我们对被人理解感到手足无措。

心理学对认知的理解(人人都想要被理解吗)(5)

02.为什么有些人,一旦被理解,就开始“作”?

在婴儿期被误解、造成创伤之后,我们在成年后就特别容易在关系里“作”。这种“作”,和前文中母亲的焦虑反应相似,有两大类表现形式:

一类是主动“作”——像文章开头的那位粉丝一样,你可能会变本加厉地与对方吵架、激怒对方,试图让ta放弃理解;

另一类就是被动“作”——即冷暴力、或拒绝再与对方联系,以逃离进一步被理解的可能性。

最终的结果,都是关系的破坏——久而久之,那些有能力理解、也愿意理解你的人都被你推走了。你总是感觉世界上没人懂你,可能是因为你早就切断了所有可被理解的通道。

那么,是什么使得我们不断地“作”呢?它的背后有两种常见的实质:

1. 恐惧“被理解”带来的失控感

被人理解,意味着与人产生连接。有了这个连接,我们就拥有了一条能够与他人进行情感互动、并建立深层关系的通道。

而对于那些在早期“交流”过程中产生过创伤的人来说,建立连接是令人恐惧的。

前文中我们提到,在小婴儿使用投射式认同与母亲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会逐渐发现“情绪经过母亲的处理后,我是可以忍受它的”。

慢慢地,ta们了解到“拥有强烈的情绪是没关系的”,并从那个更加成熟的初始客体(母亲)那里学会了如何处理原本难以消化的情绪。

然而,如果这种初始的交流过程受到太多阻碍,小婴儿就没有机会学会面对自己的情绪,长大以后,情绪依旧是ta们最初认识的那个可怕的怪兽。

因此,ta们只能尽量将自己与情感体验隔离开,以保证“安全”——成年后,这种情绪隔离就可能体现为:哭点、笑点都超高,或是即使脸上在笑、内心也感受不到什么喜悦。

但在一段真正的关系中,本身就包含着深层的情感交流。对这些长期压抑情感的人来说,这条与人连接的通道尽头,不只是相互理解的愉悦,还有陌生又可怕的情绪。Ta们尤其害怕,一旦打开“闸门”,久被积压的情绪就可能倾巢而出,将ta们淹没。

对失去控制产生的恐惧,令ta们宁愿把这条通道毁掉、断绝更多被理解的可能性。

2. 嫉妒的攻击性

一被理解就要“作”,还有可能是出于嫉妒。

Envy(嫉妒)一词,其拉丁语词源是invidia ,来自动词“ invidere”,意思是“有敌意地看着”。在嫉妒的情感状态中,是包含敌意与攻击性的。当人们受此影响时,就很可能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毁掉那些美好的事物。

而对方理解他人的这种能力,正是我们内心渴求而未能获得的——我们嫉妒这种能力本身、也嫉妒拥有这种能力的人。

一方面,嫉妒令我们感到痛苦。我们“攻击”对方,是为了让ta无法再提供这种感觉。当对方也失去了“理解”的能力,我们自然就不再嫉妒了。

就像文章开头的那位粉丝一样,在伴侣理解我们时,吵架、激怒对方,试图让对方觉得我们不可理喻,最终放弃理解。这听起来很荒谬——我们为什么要嫉妒那个懂我们的人呢?但实际上人的心灵的运作就是这般“离奇”,我们让对方最终放弃理解我们,也就平息了自己潜意识中的嫉妒之情。

另一方面,嫉妒让我们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揣测对方的意图。从这个角度来看,对方提供给我们的好处(被理解的愉悦感)会被当作是一种“更大的未知阴谋”。

就像一位一直嘲笑你的人突然对你和颜悦色一样,反而让人感到害怕。

精神分析学家W. R. Bion还曾在他的一次分析手记中提到,有来访者认为,咨询师提供对ta的理解,最终是为了让ta彻底失去理智。

也就是说,嫉妒会以“保护”为名,行恶意揣测之实,操控我们“作”起来,攻击一切被理解的美好感觉。

心理学对认知的理解(人人都想要被理解吗)(6)

03.想要拥有美好的感情,我们要重新学会“被理解”

那么,在婴儿时期没有学会被理解的人们,还可以在成年后建立起健康的交流模式、拥有深刻的联结吗?答案是肯定的!Ta们并不是“注孤生”,在成年后,也依然有机会,通过与“足够好”的客体交流,重新学会接纳“理解”。

如果你发现自己也有一被理解就“作”的倾向,可以尝试以下tips,

1. 要talk不要act

在文章开头的来信中,这位粉丝曾提到,她因为被伴侣理解而觉得难受,然后变本加厉地吵架、甚至威胁分手。这种通过大吵大闹来消除难受感的行为,在心理学中,被称为行动化。

行动化是一种不够健康的交流模式,它虽然也在表达我们的情感,却通常会以严重的副作用为代价,比如:消耗感情、甚至伤害他人。

因此,当你下一次感受到自己“作”的欲望时,不妨先深呼吸三次,把自己从立即付诸于行动的模式中解放出来。

接下来,试试用言语将感受表达出来。

你可以先从一些简单的句式开启与对方的交流,比如:“我感觉特别烦躁”或“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有点慌。”

然后,在交流的过程中,慢慢加深对自己情绪以及反应的理解。

这个过程不仅可以帮助你学会一种更健康有效的交流方式,还可能在深度交流中增加你与伴侣(或朋友)的亲密程度。

2. 忍耐被理解带来的恐惧与焦虑

一被理解就要作,是因为我们感到不舒服了——我们想“作”掉这段感情,以逃避面对被理解所带来的恐慌或焦虑。因此,想要停止“作”,我们需要控制住自己一不舒服就想逃的冲动。

辩证行为疗法中的反向操作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提升对于恐惧与焦虑的忍耐力:

这是一种“傲娇”的情绪管理方法,在每一次感到不舒服时,识别自己的感受和行为,再有意识地逆其道而行——感受与其相反的感觉、作出与之相反的行为。

一开始,你可能会觉得很刻意、很艰难,但随着这一过程的不断重复,你会从这些不舒服的情绪中获得正面体验、逐渐提升对它们的忍耐力。

心理学对认知的理解(人人都想要被理解吗)(7)

而随着你对恐惧和焦虑的忍耐力增强,你会更多地接触到被理解的愉悦。

3. 培养感恩应对嫉妒

Boris认为,只有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需求在被满足,特别是,有其他人在为了我们获得满足而付出的时候,我们才会对提供理解的对方,产生嫉妒之外的另一种情感——感恩。

因此,在下一次想要破坏理解感时,你也可以试着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伴侣(或朋友)的身上,站在对方的角度,更多地看到,ta正在为了让你感受到“被理解”这种愉悦感而付出。用感恩对抗嫉妒,让我们可以暂时“允许”对方拥有理解他人的能力。

剧作家廖一梅在《柔软》中曾写道:“在我们的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但是,在遇到了解后,如何能够好好接受它,并不一定如想象中那样容易。

如果被理解的感受对你来说很陌生,那么,想要和它熟悉起来,是需要我们付出勇气的——我们要容忍恐惧、也要对抗嫉妒。但想要留住得来不易的美好关系、获得我们梦寐以求的深刻联结,我们必须建立起这种面对“被理解”的勇气。

如果你已经遇到了一个“对”的人,祝愿你不再对如此美好的关系感到恐慌和逃避;而如果你一直不被理解,也可能是因为你早就关上了那扇供别人理解你的大门。

愿我们都不再害怕“被理解”,在生活中,与值得的人们建立起一些真实的联系。

心理学对认知的理解(人人都想要被理解吗)(8)

欢迎关注头条号“知我心理学”——2018年度健康头条号。

700万用户信赖的心理学社区,在这里找到你的幸福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