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节》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部编语文六年级下册复习资料?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部编语文六年级下册复习资料(新部编语文六年级下册课内阅读复习巩固总结)

部编语文六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北京的春节》

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

主要作品:《四世同堂》《骆驼祥子》

京味语言:杂拌儿、零七八碎儿、玩意儿、倍儿、抠门儿、二把刀

理解词语的方法:联系上下文、根据生活经验、查字典等

截然不同:事物之间界限分明,完全不一样。

万象更新: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得面貌一新。

悬灯结彩:张挂彩灯、彩带等,形容场面喜庆、热闹。

万不得已:实在没办法,不得不这样。

详写: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初一、元宵节

本文通过详略得当的写,让老北京最具特色的风俗习惯给我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北京的春节:热闹、喜庆、团圆。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写的。内容安排有序,详略得当。在详写的部分,作者并没有面面俱到地描述当日的活动,而是分别抓住这些日子里最具特色的一两个民俗活动,突出各自的重点。如,写“腊八”,作者选择“熬腊八粥”和“泡腊八蒜”两个传统的节日饮食习惯来写,从制作过程、颜色、味道等方面形象地突出了腊八粥、腊八蒜的特点。“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作者重点写“祭灶王”的习俗,表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写“除夕”,作者则围绕关键句“除夕真热闹”,写了家家赶做年菜、男女老少穿新衣、贴对联和年画、灯火通宵、鞭炮不绝、吃团圆饭、祭祖、守岁等多方面的讲究和习俗,呈现出一幅辞旧迎新、阖家团圆的全景式画面。写“初一”,则抓住这一天人们的活动特点,先写“全城都在休息”,然后分别写男人们、女人们、小贩们、孩子们的活动,重点写孩子们逛庙会,有详有略,突出“初一”这一天的习俗特点。“元宵节”这一天,作者略写放花炮、吃元宵,重点描绘了“处处悬灯结彩”的场面,能使人深刻感受到元宵节的“火炽而美丽”,日子的“美好快乐”。本文结构安排既紧凑又顺畅,前后衔接自然,首尾呼应。如,由“多数铺户在初六开张”过渡到“元宵节”这一内容时,作者写“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真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一个高潮;初一拜年、逛庙会,虽“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但同样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二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明月当空,处处悬灯结彩,家家吃元宵,这是春节的第三个高潮。一个“又”字,表现出作者在结构文章、统筹内容上的匠心独运。再如文章的最后一部分,作者用“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一句承上启下,还与课文的首句“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有关春节的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传统节日古诗:王安石《元日》、杜牧《清明》、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重点句子分析:

1、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这段话让我们体会到了老舍先生的语言特点----简介、明了、通俗易懂。“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具体指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所以腊八粥里包含人们丰收的喜悦,新年的快乐,以及对来年农业生产的美好祝福。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熬八宝粥这一民俗特点。

2、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xiāo),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第一句为中心句,本段结构为总分结构。我们从味道、颜色、声音感受到了除夕的热闹。守岁的意思: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延长父母和自己寿命。简单说就是把疾病、灾难驱走,期待新的一年吉祥如意。我们可以从“万不得已”和“必定”这两个词中感受到“吃团圆饭、祭祖、守岁”是大家很在意的事情,也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3、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hǔ)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作者侧重写了元宵节的“观花灯”,这是为了突出元宵节的隆重和热闹,作者从数量和种类这两个方面来对灯进行描写的。文中的“处处”“整条大街”“几百盏”说明元宵节的灯数量多,5个“有的”说明灯的种类繁多。这一段话中的“清一色、一律、通通”都是“都”的意思,词语不同意思相同,这样写使语言更加丰富,有感染力。

《腊八粥》

作者:沈从文代表作有《边城》《长河》腊八节,即农历的十二月初八,古人在这一天祭祀先祖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

本文主要写了八儿等着母亲熬煮的八宝粥的经过,概括为等粥、喝粥。

八儿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作者以美味的腊八粥为线索,通过对八儿语言、动作、神情、心理等细节的描写,写出了他的天真可爱、淘气、贪吃,也让我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情与美好。

第1自然段简述腊八粥的食材、做法和味道;第2~19自然段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其中“等粥”部分又包括“盼粥”“分粥”“看粥”“猜粥”等四个画面。

“等粥”部分的第一个场景是八儿盼粥快点儿熬好(第2~8自然段)。因妈妈正在熬腊八粥,八儿“喜得快要发疯了”“进进出出”,不停询问,内心既兴奋,又急切,却又不得不一次次失落。粥是“益发浓稠了”,这当然符合八儿的期待-应该可以吃了吧?但妈妈说“要到夜里”,于是八儿“眼睛急红了”,要赖说自己“饿”,并做出“要哭的样子”。“锅中的粥”,只能发出“有声无力的叹气”,这声“叹气”,既暗含着八儿的失落,也表现出粥熬制初期的情状。第二个场景是八儿在说如何分粥(第9~12自然段)。粥尚未熬好,八儿提前打起“如意算盘”,给家人分起了粥。个头儿还不及灶台高的小人儿有了自己的小心思,不断跟妈妈“讨价还价”,想多给自己分些粥吃,一个天真、聪慧、狡黠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噗。··..”锅内又叹了声气”,仿佛是听到八儿的话后忍俊不禁的笑声,也写出了粥逐渐熟烂的情状。第三个场景是八儿猜粥熬成什么样子了(第13自然段)。因一时吃不到,八儿忍不住想象着锅里各种食材的样子或口感,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这样的想象源于他对腊八粥的急切渴望,八儿自动联系了以往的生活经验,在脑海里描绘出一幅清晰诱人的腊八粥画面:栗子、饭豆、花生仁、枣子······会熬成了什么样子?八儿的一系列猜想,既表现出孩子好奇而急切的心理,又细腻巧妙地突出了腊八粥的特点。第四个场景是八儿终于看到了锅里的粥(第14~17自然段)。八儿最终求妈妈把自己抱了起来,如愿看到了锅里腊八粥的模样,“惊异得喊起来了”。孩子的眼睛是天真的、纯粹的,用儿童的视角和口吻来写腊八粥,字里行间洋溢着童真童趣,新奇自然。栗子是“融掉了”,饭豆是“肿胀”,花生仁是“脱了它的红外套”,锅巴是“围了锅边成一圈”。既符合预想,也有出人意料之处。此处描写与八儿猜粥时的描写相呼应,细腻地刻画出腊八粥的变化。“喝粥”的过程(第18~19自然段),作者没有用过多笔墨描写一家人喝粥的情景,而是独具匠心地生动描绘了八儿一家喝粥之后的情景。一番充满诗意而又趣味横生的描写,充分激发起人的想象,让人如临其境。重点理解:通过写腊八粥不断地“叹气”,一方面写出了腊八粥逐渐黏稠、咕嘟咕嘟冒泡的样子;另一方面写出了八儿好奇心总得不到满足的失望。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儿童的视角,拟人化的语言对腊八粥进行描写,让粥也具有了灵气和生命力。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他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碗盏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妈妈总是说时候还早。“喜得快要发疯了”是心理描写,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换个说法“八儿高兴的手舞足蹈。”“进进出出”是动作描写,说明八儿十分期待吃粥。“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这是对八儿的语言描写,体会到八儿着急吃粥的心情。省略号表示话没说完。“眼睛可急红了”是对八儿的神态描写,感受到他迫不及待想吃粥的心情。

用一个词来形容八儿队粥的期待:垂涎三尺。

分粥中八儿的讨价还价、得寸进尺表现了八儿的馋嘴、可爱。“孥孥”是儿女的意思,体会到妈妈对八儿的宠爱

《为人民服务》

本篇课文是毛泽东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稿,文体是议论文。

重点句段分析: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固;本来。或:有的。于:表示比较。全句的意思:人总是要死的,但有的人死的有价值,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没有价值,就比鸿毛还轻。

本段的中心句是: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这一句和后三句是总分关系。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怎么理解这句话?虽然张思德同志没有做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工作,死也是为人民利益而牺牲,他的死就很有价值,比泰山还要重。

你还知道哪些人物的死比泰山还重?方志敏、雷锋、刘胡兰、黄继光、袁隆平

本段采用了引用、举例子、对比的表达方法。

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写了四重点段落分析: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几个关联词语的填空。

这段话共有三层意思,第一层是:我们欢迎批评,第二层是:我们欢迎任何人的批评,第三层是:我们接受任何人的正确的批评。层与层之间紧密联系,层层递进。衡量批评正不正确的标准是:是不是符合人民的利益,接受正确批评的目的也只有一个:为人民服务。

鸿毛:鸿雁的毛,比喻轻微或不足道的事物。

精兵简政:紧缩机构,精简人员。

死得其所: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寄托:把理想、希望等放在某人身上。

五湖四海:指全国各地。

本文论述四个方面的内容:1、如何对待死(强调“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2、如何对待批评(强调不怕别人指出我们的缺点。)3、如何对待困难(强调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和光明。)4、如何对待我们的队伍里死去的同志(不管是谁,都要送葬,开追悼会。)

“完全”说明我们这个队伍百分百的为人民工作,“彻底”说明了我们这个队伍无论任何时候,时刻都想着人民。这句话揭示了党和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人民服务的要求和标准。

你还知道哪些表达英雄气概、描写生死的名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为什么要开追悼会?怀念那些为人民服务,做过贡献的死者,同时也能使人民更加团结。

《鲁滨逊漂流记》

本文的作者是英国的丹尼尔.笛福。

课文分梗概和节选两个部分,梗概是指原著的大体内容,节选是原著中选取的精彩片段。

梗概写了鲁滨逊漂流荒岛的:流落荒岛、建房定居、驯养培育、救星期五、回到英国。节选的部分选取了小说中讲述鲁滨逊初到荒岛的部分,描写了鲁滨逊刚刚流落荒岛上时的生活状态和面对现实的思考。课文用表格的形式,把流落荒岛的好处和坏处罗列出来,好处和坏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读者感受到他的内心复杂的情感,努力为自己的内心寻找宽慰,表现人物的冷静理智、积极乐观的精神。

鲁滨逊克服了那些困难?生存、生活、生命的意义

鲁滨逊的心态发生了哪些变化?苦闷失望—智慧应对—积极乐观

鲁滨逊给你留下的印象?敢于冒险、不怕困难、积极乐观、勇敢坚毅、有智慧

《骑鹅旅行记》

作者是瑞典的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的童话作品。

主人公叫尼尔斯,他调皮、贪玩、任性、懒惰、不爱学习、喜欢捉弄小动物,最后变成一个懂事、勇敢、善良、乐于助人的孩子。

乌合之众:形容无组织无纪律的一群人。聚精会神:注意力高度集中。

得意扬扬: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

垂头丧气:非常失望或沮丧的神情。

流水潺潺:形容溪水流动的样子。

本课的第三自然段是过渡段。

《汤姆•索亚历险记》

作者是美国的马克•吐温,主人公为汤姆•索亚,他是个乐观勇敢、爱冒险、爱吹嘘、重友情、有正义感、聪明的人。

文中上午泪如雨下是含有夸张和比喻的手法。

《匆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散文,虽感伤却并不颓废,虽苦闷却并不消沉。

课文的开篇用一组排比句和提出核心问题,“不复返”与“再来”“再青”“再开”形成鲜明的对比,三个追问,表达了对时光匆匆的怅然若失的情感。“八千多日子”比作“一滴水”,和浩瀚的大海对比。突出了日子的流逝的无声无息,比喻新奇。给人强烈的形象感。

“挪移、跨过、飞走、溜走、闪过”等动词,则是用拟人的手法,描写时光毫不留情的离开的情状,让人忍不住沉浸在时光匆匆的遗憾里。

第四自然段的一连六问,将作者的情感直接表达,对时光的眷恋之情。连串的问句表达的好处:畅快直接,能紧紧吸引读者的目光,具有撼动人心的力量。

最后一自然段,作者再一次提出核心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与开篇形成呼应。

仿写第三段句式。早晨赖床的时候,日子从惺忪的睡眼飘过;左走路的时候,日子从双脚间跑走了;伤心时,时间随着晶莹的泪珠溜走了。

关于时光流逝的名言: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

关于时光流逝的词语: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光阴荏苒、白驹过隙

《那个星期天》

《那个星期天》是史铁生的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第四章《童年之门》中的一部分。

课文写了一个小男孩在一个星期天里等候母亲带他出去玩的经历。

第四自然段是我跳房子、看云彩走、拨弄蚁穴、翻看画报的四个情景。这些事情并不是“我”想做的,不过是打发时间。表现了“我”等待中的无聊、无奈。

文中多处写景,“光线正无可挽回的消逝,一派荒凉”“凉”是“我”内心的沮丧和失落,作者融情于景,描写景物时自然流露自己的情感。

我的心情变化:早晨(兴奋、急切)上午(焦急)下午(焦急、惆怅)黄昏(失望、委屈)

《十六年前的回忆》

《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是李大钊同志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李大钊遇难十六周年的时候写的一篇回忆录。

这篇文章从女儿的视角,为我们还原了一位革命先烈在危难时刻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从容赴死的感人形象,表达了对父亲为理想献身的精神的理解、敬佩,表达了对反动派残杀革命者的痛恨,以及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

本文共三十三个自然段,采用倒叙的手法,以“忆”作统领,除开头外,按时间顺序依次回忆了被捕前、被捕时、被审时、被害后的情形。

文章第1自然段总起全文,点明1927年4月28日是父亲的被难日。第2~7自然段交代了父亲被捕前的情况:写了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工友阎振三被抓,父亲不顾亲友的劝说坚持留在北京,反映出形势的险恶与处境的危险;第8~18自然段叙述了父亲被捕的过程:写了反动派到家里搜捕父亲,父亲面对危险处变不惊;第19~29自然段记叙了作者看到的庭审过程:父亲在法庭上被审时依然镇定、沉着;第30~33自然段写全家得知父亲遇难的消息,反映了父亲遇难给家人带来的沉重打击,又呼应了开头,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怀念。本文突出的表达特点是在叙述的过程中运用人物描写的多种方法,客观、立体地塑造了一位英雄父亲的形象。如,被捕前,作者刻画了父亲的语言-“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在形势险恶、处境危险的情况下,父亲内心虽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却一心考虑革命工作需要,不顾自身安危,表现了父亲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又如,被捕时,父亲临危不惧的举动-“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展现了革命者的沉着镇定。被捕后的庭审,作者用饱含深情而又极其克制的语言描写了父亲的外貌-“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父亲的神态-“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通过描述父亲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又望了望我们”,写出了父亲内心深处对家人的不舍。女儿将父亲的这一“望”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写出了这一刻女儿与父亲的心灵相通。本文另一个表达特点是运用对比手法烘托了丰满的革命者形象。一是与自己的前后对比。被捕前,一向耐心回答“我”问题的父亲,当“我”好奇地问父亲为何烧毁书籍和文件时,父亲严峻的态度与之前的慈祥形成鲜明对比。二是与亲友对比。亲友劝说父亲离开北京,而父亲却坚定地拒绝,面对越来越危急的局势,亲友与父亲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李大钊同志对待工作高度负责的革命精神。三是与敌人对比。被捕时,在反动派凶恶粗暴的言行下,父亲始终保持沉稳严峻的态度;法官怒气冲冲,父亲却安定沉着,在正反面人物形象的对比中,我们更加感受到李大钊并没有被敌人的嚣张气焰所吓倒,显示了革命者的浩然正气。本文第三个表达特点是前后照应。如,第2自然段中写到“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在第6自然段中写了“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这样前后照应,使事情的来龙去脉更加清楚,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和感染力,更加突出当时社会局势的险峻。又如,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与开头形成呼应,特别是两次出现李大钊遇害的日期,不仅使文章结构严谨,对文章的中心起到了强化作用,表现了作者对敌人强烈的憎恨,更加突出了作者对父亲遇害的事情记忆深刻,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无限追思之情。课后“阅读链接”编排的是叶挺将军的《囚歌》。叶挺将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也是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英雄。这首诗感情炽烈,气势豪迈,写出了革命者虽身陷牢笼,但依然斗志昂扬的革命精神,表现了革命英雄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坚定的革命信仰,抒发了为革命献身的壮志豪情。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

这篇课文通过三个科学发现的具体事例,向我们展示了科学家是如何敏锐地抓住常见的或不为人注意的现象,不断发问,反复实践探索,进而“找到真理”的。

课文共有七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开篇点题,明确提出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然后对这个形象化的观点稍作阐述,阐明它的实质:从常见现象出发,不断发问,追根求源,最后找到真理。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列举了波义耳发现植物酸碱反应并发明石蕊试纸、魏格纳通过观察地图提出“大陆漂移学说”、阿瑟林斯基发现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三个具体事例,证明开篇提出的观点。第三部分(第6~7自然段)总结全文,再次强调观点,指出“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就能够发现真理。最后阐明科学发现所需要的灵感来自独立思考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对前面的论述作了补充,使全文更加严密完整。课文观点明确,思路清晰,结构严整。

全文按照提出观点一印证观点一总结观点的思路展开,写法很有代表性。课文在事例的选取和怎样用事例证明观点方面都有一定特点。用事例证明观点是论说类文章的常见写法,其中“证明”和“事例”同样重要,也就是说,恰当的选取并表述事例不等于完成议论的任务,还需要在事例和观点之间建立起证明的关系。首先,课文选取的三个事例都能体现科学发现中的“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紧扣课文的观点。其次,课文的三个事例,在表述时都采用了相同的顺序:先写“现象”,着力突出其“细小”“司空见惯”;再写“问题”,突出“问题”与“现象”的关系;最后结合“问题”写相关的发明或发现,也就是所谓的“真理”。课文的观点正是从常见现象出发,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进而发现真理,这样的表述顺序使事例与观点在结构上形成了一致,也就产生了证明的关系。课文的语言表述既注重逻辑性、准确性和严密性,又能够将概括抽象与生动具体相结合。如,第2自然段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既用几个短句精当准确地概括了科学发现的一般过程,又有“把“?”拉直变成“!””这样生动的表述,形象地说明了观点。

《表里的生物》

《表里的生物》是冯至的一篇回忆儿童生活的散文。

全文共有二十一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从作者儿时的生活环境和对于声音的认识写起,引出“我”的疑问:只有活的生物才能发出声音,为什么父亲的怀表会发声呢?第二部分(第3~9自然段)运用对话和心理描写,写了父亲不让“我”动表,更激发了“我”的好奇心,“我”猜想有个生物被关在父亲的表里。第三部分(第10~19自然段)写父亲作了让步,打开怀表让“我”看,但仍然不许“我”动,怀表中摆动的机件和父亲的解说让“我”印证了自己的猜想:表里有一只小蝎子,但又产生了新的疑问:为什么要把蝎子放在表里?最后“我”用想象的方式回答了自己的疑问:也许这个蝎子与众不同,声音好听。第四部分(第20~21自然段)是文章的结尾部分,写儿时的“我”见人就说父亲表里有个小蝎子,而“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

本文线索清晰,层层推进。全文以第一人称的写法,以儿童的眼睛观察世界,以儿童的思维认识世界。文章的时间线索明晰,文中多次出现时间词语,如“小时候”“一天”“许多天”“以后”“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故事的发展,“我”的心理和情感也在变化。“我”对父亲的怀表从疑惑、好奇、猜测到终于证实了自己的猜测,但又产生了新的疑问,然后又用自己的想象解答了这个疑问。“我”的推理过程充满了想象,但也并非没有道理、不讲逻辑。作者展示了一个孩子“胡思乱想”的过程,也体现了探究和思考的过程。本文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好奇心强,爱观察,善思考且比较执着的孩子形象。文章开头首先提出“我”的疑问: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为什么父亲的怀表会发声呢?接下来文章就围绕着这一疑问展开。从表面的“言行”角度来看,“我想动表”与“父亲不让动表”之间的矛盾形成了文中故事向前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从“我”所思所想的角度来看,“表里有生物”这一“论断”的产生、求证过程构成了文章的内在逻辑。“我”的探究思路其实是具有合理性的,但又与儿童天真可爱的天性融为一体,统一于文章的题材和整体风格。这个故事本身颇具代表性,很多人在童年都曾有过类似的经历,因此读来感觉分外亲切有趣。作者没有运用太多的写作技巧,而是抓住典型的心理、行为和感受,如实写来,自然真切有味。“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写尽了无数儿童“欲做还休”的苦恼。父亲从“不许动”到让看一会儿的有条件让步,在许多读者看来也应当是“似曾相识”。结尾处“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看似平淡,却能让读者品出告别童年的悠长滋味。

《文言文二则》

《学奕》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学奕译文: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有人让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话;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但是心里却想着天上有天鹅飞过,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虽然他俩在一起学习,但后一个人不如前一个人学得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有人说:“不是这样的。

弈:下棋。(围棋)弈秋: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数:指技艺。致志:用尽心志。致:尽,极。善:善于,擅长。诲:教导。其:其中。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虽听之:虽然在听讲。惟:同“唯”,只。以为:认为,觉得。鸿鹄:天鹅。援:引,拉。将至:将要到来。思:想。弓缴:弓箭。为:因为缴: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虽与之俱学:虽然这个人和那个专心致志的人在一起学习。弗若之矣:成绩却不如另外一个人。之:他,()之前一个人。用心听讲的人)俱:一起。其:他的,指后一个人。

启示: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做事必须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来源《学弈》选自《孟子·告子》。第一句指出弈秋这个人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这句话为下文做了铺垫,因为“名师出高徒”。

关于注意力集中的成语:专心致志、一心一意、全神贯注、聚精会神

《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孔子到东方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便问是什么原因。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而到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另一个小孩却认为,“我却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而到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近。”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等到正午就小得像一个盘子,这不是远处的看着小而近处的看着大吗?”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等到中午的时候像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吗?”

孔子不能决也。孔子不能判决(谁对谁错)。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您的知识渊博呢?”

专心致志、一心一意、全神贯注、聚精会神

小儿:善于观察、大胆质疑、勇于探索

孔子:实事求是、谦虚谨慎

学无止境(孔子也有不会的),意思相近的:学海无涯、永无止境不耻下问(孔子问小儿)赴汤蹈火(如探汤)各执己见(两小儿不同意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孔子不掩饰自己不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