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普特罗斯》一文,是在科幻短篇集《寻梦芦笛》日版出版时,上田早夕里发表的佳作,曾入选日本星云赏。
《寻梦芦笛》日本文库版
硅基生物普特罗斯终其一生都在飞行,只有受到天敌攻击之后才会降落。这种谜一样的生物,人类有机会了解它的思维吗?
没有,大概永远也没有。
可是这并不妨碍人类与它们产生情绪联结,温柔的宇宙生物学家志雄在与它共生的过程中找到了理解宇宙生物的方法,这可能会成为他想象遥远地球时代的途径吧。
《寻梦芦笛》中文版
译者用优美的笔调译出了淡淡的忧伤之感,而作者对不同生物生死轮回的思考也透露出一种落寞的释然,你看,普特罗斯飒爽地振翅飞翔、回归循环的样子,多像一首飘散在风中的哀婉的歌。
*本文约11000字,预计阅读时间为20分钟。
普特罗斯
文/上田早夕里 译/丁丁虫
背后遭到强烈的撞击。刹那间,眼前的云消失了。视野陡然旋转,取代云层出现的是中间层上部的橙色薄雾。仿佛被巨手抓住向下拉拽似的,志雄和飞行生物普特罗斯都变成了仰面朝天的姿势,从一百公里的高空向地面坠落。不过,因为行动辅助人工智能调节着大脑神经,所以志雄并不觉得恐怖。
名为卢卡的人工智能将它对当下状况的处理方案投射到志雄的眼前:“我在调节普特罗斯的运动机能,调整了姿势。要恢复升力有些困难。你做好降落的准备。”
“降到地上吗?”志雄问,“下面很冷啊。”
“你穿着防护服,经受得住。”
“普特罗斯不会冻坏吧?”
志雄全身被防护服紧紧包裹着,完全感觉不到中间层的风,也感受不到周围只有零下九十摄氏度。地表的温度更低,仅有零下一百七十摄氏度,不过对于志雄,以及作为防护服一部分的卢卡来说,完全没有问题。
但是,普特罗斯承受得了吗?
“除了降落,没有别的选择。”卢卡语气强硬,“等不及轨道上的救援了。让普特罗斯软着陆吧。它总会有办法的。”
“好吧,交给你了。”志雄提升了卢卡的操作权限,“别再伤到普特罗斯,要顺利着陆啊。”
“明白。”
志雄向与自己共栖的普特罗斯放出电信号。受到探针刺激的普特罗斯从僵硬状态中恢复了意识,仓皇地扑扇着翅膀。志雄装在它头上的设备已经扎了根。那设备能够略微控制生物的运动机能。
普特罗斯没能很快地调整好姿势,刚才的撞击似乎伤到了它的一只翅膀。普特罗斯保持不了平衡,继续以仰面朝天的姿势向下坠去。志雄贴在普特罗斯的腹部,能够清楚地看到天空。天空的一角有围巾形状的飞行生物,正摆动着身体的边缘。那是希尔佩亚。是它袭击了我们吗?一定是被它的巨大身体撞到,普特罗斯才伤了翅膀。
普特罗斯是硅基飞行生物,它的上翅弯曲,宛如金龟子。上翅下面伸展出纤薄的下翅。普特罗斯依靠下翅飞翔。现在大约就是下翅受伤了吧。幸好还有上翅迎风,才能顺着气流滑翔。
在下降的过程中,志雄遇到了另一群普特罗斯。那些普特罗斯的半透明身体和翅膀,犹如水晶一样闪闪发亮,散发着朦胧的银色光芒。在空中,这是完美的保护色。在夕阳的映照下,它们就像散落的水晶碎片。水晶群在视野里逐渐远去,最终变成玻璃珠大小。
中间层的风以远超行星自转的速度呼啸不停。志雄看着头顶上散开的橙色薄雾,深切地感到风的速度。薄雾呈现出渐变的条纹状,绵延不绝。在一百公里以上的高空,风比这里更加凛冽。
所有的风都和赤道平行,朝同样一个方向吹。这颗星球不像地球,不会在不同地域呈现出环状流动的风。这是所谓的特快自转(super-rotation)现象。在太阳系,金星以及土星的卫星泰坦也都观测到了与这颗系外行星同样的现象。
志雄从防护服内部能看到光化学烟雾。正常情况下,他本应该贴在普特罗斯腹部,面向下方,保持着观察甲烷云的姿势飞行。那个姿势看不到位于中间层上方的烟雾。氮气和甲烷与恒星光反应生成的光化学烟雾总是飘浮在志雄——准确地说,是飘浮在普特罗斯的背面。只要能看见那些烟雾,便说明普特罗斯还没有调整好姿势。
普特罗斯的坠落并不罕见。它们被天敌追赶时经常坠落。希尔佩亚比普特罗斯大得多,一旦它们发现一群普特罗斯,就会从上空高速下落,凭借自己围巾一样扁平的身体把普特罗斯一网打尽,用身体内侧的大口咀嚼。遭遇攻击时,有的普特罗斯会被希尔佩亚的巨大身体撞开而坠落。与志雄共栖的普特罗斯也是其中的一只。普特罗斯的全长是志雄身高的两倍多,翅膀张开足有十米长。为了更好地飞行,它的身体构造有些特殊,就算志雄像吸盘鱼一样贴在它的侧腹,它也完全感觉不到。正因为如此,志雄才能调查普特罗斯的生态和行星的整体环境。虽然预先考虑到了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但真正开始坠落的时候,还是有些令人畏惧。
终于,普特罗斯的努力有了结果,橙色的烟雾从志雄的视野里消失了,甲烷云重新出现在眼前。普特罗斯调整好姿势,开始向对流层飞去。它借助秒速一百一十米的风,滑翔着准备着陆。
志雄呼叫了在轨道上待命的调查船:“泷川主任,我可以降落吗?现在的情况无法返回。”
“你自己决定。”泷川愉快地说,“地表也有不少值得宇宙生物学家调查的东西吧?你尽情去搜集吧。附近有‘冻石柱’吗?”
志雄将地形和距离的信息投射到眼前。目标被标上了红色标记。“有,很近的地方就有一个。”
“爬到‘冻石柱’顶上,就能借助风力飞起来。等普特罗斯的翅膀恢复了,你就去那上面起飞,我会派回收船来接你。”
“谢谢。”
普特罗斯冲入甲烷云中。普特罗斯的口腔内是硅和铝的化合物构成的多孔质。只要飞行的时候张大嘴,就能吸附大气中的甲烷和氮气。在降落到地面之前,需要尽可能多地吸收营养。
穿过云层,风减弱了不少,在液态甲烷雨中,普特罗斯缓缓向地面降落。气压已经达到了十万帕斯卡。
如果以现在这个姿势着陆,志雄会被夹在普特罗斯和地面之间拖曳。他紧盯着激光探测器实时更新的高度值,寻找着时机。在距离地面还剩四米的时候,他用双手抓住普特罗斯的两肋,解除了防护服的背部吸力,变成如同悬挂在降落伞下面的姿势。
液态甲烷雨淋到防护服上,志雄将普特罗斯的身体向前一推,借势垂直落到地面。由于加速度,着陆点略微有些靠前。志雄陷入冰沙状的地表。环境重力约为0.6G,几乎没有对防护服造成冲击。
志雄跳离之后,普特罗斯依旧继续向前滑行。它的腹部擦着地面,滑行了大约五米方才停住。志雄跑过去看了看情况,发现它的腹部出现了八根短短的突起,犹如青虫的脚一样。
“它有脚啊?”志雄惊讶地说,“我还是第一次看到。”
“那些脚好像保护了它的腹部。”卢卡说。
“普特罗斯不是利用特快自转现象一直在天空中飞行的生物吗?它不需要脚吧。”
“看起来那些脚平时都是收在腹部的。也许它们也有降落休息的习性,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否则这个器官不会这么发达。”
普特罗斯微微抬起身子,它的思维通过探针传到了志雄心里。模糊的思维波重叠在志雄的思维上,他猜测那是因为耗尽了体力和精力而产生的呆滞,或是因为受伤而产生的失落。志雄身为人类,很难判断异种生物普特罗斯的感觉。
志雄绕过它的尾部,查看它下翅的伤势。右侧下翅破损得厉害,再生需要不少时间。
普特罗斯把下翅轻巧地折叠在弯曲的上翅里,左右晃着头,似乎在确认方向。令人惊异的是,普特罗斯精确地将头转向了“冻石柱”的方向,蠕动起八只脚,朝那边爬去。
“它知道‘冻石柱’在那边?”
“好像是。”
“卢卡,你算一下,以它的步行速度,到达目的地需要几天。”
“收到。——按这里的时间计算,需要七天。”
要在这片冰原上走七天?
地图和线路投射到志雄的眼前。
在冰原上行走,可以采集到冰雪生物和微生物标本。志雄在腰上挂了五十根小型采集器。如果一点一点地采集各种冰块和液体,应该能够捕获有助于研究的生物。
普特罗斯摆动着短腿不断前进。志雄追在后面。
连绵的小雨打湿了冰霜覆盖的大地,给它染上一层古朴的银色。因为云层很厚,天色就像黄昏一样暗。没有什么出奇的景色,只有不多的丘陵和绵延不绝的低洼地,看不到活物的身影,也看不到其他的普特罗斯。
地表几乎没有风。就算普特罗斯的翅膀没有受伤也飞不起来。以它的大小,只要不从高处滑翔,就没办法借助风势起飞。
冰原上有甲烷池,那是云层中落下的雨水在地表蓄积而成的。此外,也有液态乙烷池。无论是液态甲烷还是液态乙烷,都会蒸发成云,然后再变成雨水落下。对流层经常发生这样的循环。很明显,行星的地下有着广阔的液态区域,无人侦察机正在从别的途径调查行星的地下海。
普特罗斯来到池边,将嘴浸入乙烷池里,津津有味地喝起了乙烷。
志雄眯起眼睛笑了:“它看起来很开心啊。”
卢卡回答说:“吸收营养有助于它的下翅尽快恢复。这片地方有这么多乙烷池,真是帮了大忙。”
吸收进普特罗斯体内的碳氢化合物,经过共生微生物的代谢,成为它身体的组成部分和行动的能量。进食中的普特罗斯,思绪平稳,似乎是很安心的样子。志雄通过探针感受到普特罗斯的思绪,松了一口气。
到普特罗斯再次行动之前,志雄静静地等在旁边。志雄不需要吃东西,他体内植入的胶囊中储存了几十天所需的卡路里,可以将营养缓释到血液里。防护服则带有力量辅助功能,即使长距离行走,也不会特别疲劳。
普特罗斯离开池边,又走了整整两个小时。突然,它停下脚步,蹲了下来。
“普特罗斯身体不舒服吗?”
“不,是在休息吧。”
正如卢卡所说,普特罗斯没有表现出不舒服的样子。十五分钟后,它又重新走了起来,然后又以同样的模式走走停停,简直像钟表一样准确。
环境温度是令人不安的零下一百七十摄氏度,但普特罗斯似乎完全不觉得痛苦,看上去它能够应付这样的环境。
但当地面起伏变大后,普特罗斯的速度便慢了下来。
“这附近只要形成河川就会马上干涸,地面被削去一层后就变成现在这样了。”卢卡说。
“你觉得普特罗斯还能继续前进吗?”
“还是干预它的运动机能吧。虽然没有我们帮忙,它应该也能自己爬上去,但是为了节约时间,还是帮帮它比较好。”
普特罗斯对志雄的帮助并不显得惊讶。或许是因为它以为那都是它自己的力量,因此依然对志雄漠不关心。在空中的时候它也是这副样子。话说回来,它到底有没有把志雄当作生物,这一点本身就很值得怀疑。由于普特罗斯的躯体庞大,志雄选择了共栖关系,但这种关系在目前的情况下会显得有些不够亲密。志雄希望和它之间能形成互相合作的伙伴关系。但对语言不通的生物奢求这些,不免有些愚蠢。
分析宇宙生物的思维是很难的。因为不能带入人类的价值认知,就算记录下探针传来的激烈波动,也无法判断那到底是困惑、愤怒还是兴奋。在人类的认知里,剧烈的波动可以解释为心理的困惑,但对普特罗斯来说,也许那恰恰是心理状态稳定的表现。
不要用人类的喜怒哀乐判断获得的信息,这是宇宙生物学的基本原则。所以志雄虽然一直都在通过探针感受普特罗斯的内心波动,但依然没办法真正理解它们的感受、想法和价值观。
志雄所在的研究组成员每次驾驶调查船探索新行星、发现新生物的时候,经常会在飞船里讨论。
究竟什么才是全宇宙通行的“智慧生命”的定义?或者说,是否存在这样的通行定义?
只有智慧形式和人类相近的生物才能被称作智慧生物,这种想法明显是狭隘的。每种生物的智慧形式都与所处的环境相适应。地球上的生物同样如此。
在系外行星探索已经很普遍的今天,人们愈发清晰地认识到,宇宙中有很多无法用地球的常识来解释的生物,它们的智慧不能用地球的标准来衡量。
给调查对象植入探针的方法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提取宇宙生物的思考状态。这种技术很先进,但提取出的信号应该如何解读,以及所做的解读究竟有没有意义,相关的讨论始终没有结果。
另一个问题是,如果宇宙生物的外观和构造与地球上的某种生物相似,是否能够认为它们的思维方式也一致?比如普特罗斯的外形和地球上的金龟子很像,但它们的思维方式和昆虫纲的金龟子未必一样。普特罗斯的智慧可能远高于金龟子,当然也可能远低于昆虫,说不定更接近于细菌。普特罗斯的体内有很多共生细菌,可能它自身并没有思维,而是通过共生细菌构成的网络进行思考。地球上有研究表明,有一种微生物彼此间能够传递电子。如果是这样,那么普特罗斯的思维主体究竟是它自身,还是与它共生的微生物呢?
“中间层的环境刺激较少,像普特罗斯这样终其一生都在飞行的生物,会产生怎样的思维呢?”
“很难回答啊。”
“正因为环境单纯,微生物网络型的智慧会更适应吧。”
“地球上的微生物和昆虫的智慧都很简单,适应能力却很惊人。在这颗星球上,就算产生出更奇特的高度智慧类型,也没什么奇怪的。”
步行两小时,休息十五分钟。这样循环了五次之后,普特罗斯进入了长时间的休息。三十分钟之后,它依然没有行动。探针传来的波动变得十分平缓。在空中飞行时,普特罗斯也会每天一次进入这样的状态。它的下翅还会继续活动,但思维的波动会变得极为平缓。这种状况会持续四个小时左右。志雄认为这是普特罗斯在睡觉。
志雄躺到普特罗斯身边。
就算普特罗斯突然醒来,卢卡也会提醒他,所以志雄并不担心被普特罗斯丢下。他将监视任务交给卢卡,然后闭上了双眼。身体还留有飘浮的感觉。和行走的时候相比,平躺下来反而更容易回忆起飞翔时的感受。
一夜无梦,直到被卢卡叫醒。
“早上好,志雄。”
“普特罗斯呢?”
“刚刚开始行动。”
缓缓起身的普特罗斯的思维依旧十分平静。
它没有不安和恐惧吗?或者说这种平静的状态才是普特罗斯不安的表现?它在面对艰难的境况时,反而会像这样,内心变得平静?
志雄对卢卡说:“再试着和普特罗斯说说话吧。”
“不行的吧。你在空中飞行的时候不是也试着和它说过话吗?它一点反应都没有。”
“现在我们在地面上。也许环境改变了,会让它有所思考,说不定这是和它对话的机会。”
“可是它的思维几乎没有波动。”
“跟它说说话,也许会有反应呢?”
志雄将自己的思绪传给普特罗斯。就算它不明白含义也没有关系,只要它意识到有人在和它说话就行。
“我说,走在地面上是什么感觉?和在天空时不一样吧?很难前进吧?你不着急吗?你以前也见过地面吗?”
没有回答。
普特罗斯又开始行走了。志雄继续跟上。
“你们是怎么出生的?你们的蛋在哪里?在哪里繁殖?我们什么都没发现。
“我倒是见过几次你同类的死亡,也许是因为我们来到这颗星球的时候刚好赶上你们世代交替的时节吧。
“地球上有很多会飞的生物。有像手指头那么小的生物,也有比我还大的生物。借助工具,人类也可以飞上天空。最大的工具是宇宙飞船,它就在这颗星球的上空飘着呢。
“一生都在空中飞翔是什么感觉?你们怎么交配呢?你们肚子会饿吗?”
在两个小时后的休息时间里,普特罗斯的思维终于传来了细小的波动。
“有反应了!”志雄很激动。但是卢卡却很冷静:“又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它想干什么。”
“昨天休息的时候一点反应都没有。这不是很大的进步吗?”
“说不定只是它的身体状况有了点变化。”
“难道不会是它理解了对话后做出的反应吗?”
“信息不足,无法判断。”
“等说话方都忘记了之后才给出回应,人类当中不是也有这样的情况吗?普特罗斯这么做也不是不可能的吧。”
第二天、第三天,志雄都不断和普特罗斯说着话。
普特罗斯的反应渐渐快了起来。虽然志雄还无法理解返回的信号,但只要志雄发出信号,就会收到它的回复,很有规律。这些回复的信号有长有短,有时还会收到蜂拥而来的急促回复,像是要盖过志雄的信号一样。
“感觉像是爵士乐的即兴演奏。”志雄自言自语道。
信号和信号的冲突、波动与波动的撞击。这不是旋律,而像是通过打击乐来把握对方的思维。不过志雄完全无法理解其中的意思。
风景逐渐变化,志雄的眼前出现了布满液态甲烷池的平原。
要想迂回前往“冻石柱”,需要绕很远的路。
普特罗斯会怎么做呢?志雄静静地观察。
普特罗斯略微张开上翅,进入池中。它的一半身体浸在甲烷里,保持着恰好的浮力,又用下翅作桨,划动液态甲烷,荡起平稳的波纹,向前游去。
志雄也踏进池里。
“液态甲烷比重很轻,你穿的这件防护服比较重,需要游动起来,不然会沉下去的。”卢卡提醒说。
“知道了。”
很快,志雄的脚就踩不到池底了,他开始游起来。和普特罗斯不同,志雄的全身都浸在池里,依靠防护服的浮力装置才没有沉入池底。
志雄打开了水下探照灯。
灯光照着前面平稳游动的普特罗斯。
防护服表面配置的传感器检测到液体中有少量生物存在。需要带回去分析,才能确定是不是这颗行星上的原生生物。如果这是某种微小生物或某种幼体,那将会是个大发现。
志雄打开采集容器的盖子,吸收了足够的液体。
话说回来,普特罗斯真是一种神奇的生物,不仅有行走能力,还具有游泳能力。它们的躯体为什么会进化出这么多的功能呢?
是因为经常被天敌攻击、不得不坠落到地表生存,因而发展出这些能力的吗?地球上的确有这类进化方式,这颗行星上的情况也是如此吗?
志雄问卢卡:“对普特罗斯来说,地面和天空会不会没有区别?”
“你是说,它们把整个行星当成同一个环境?”
“是的。所以它从天上掉下来也不害怕,在水里也不慌张。地球上也有很能适应环境变化的生物。普特罗斯的适应力可能比那些生物更强。”
“借助特快自转,可以轻松环绕行星一周,所以它们那个物种出生之后就很了解行星的整体环境。因为在空中生活时,它们经常能看到极其广阔的范围——”
“生物并不是因为天敌的关系才进化出发达的器官,而是行星的整体环境决定了个体生物的形态,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天空。它们比鸟飞得更高,我们应该把它们视为比鸟更厉害的生物。”
普特罗斯终于上了岸,继续默默地向前行走。
志雄依旧跟在后面。
如此说来,这颗行星和普特罗斯是一体的、联动的。与其说是栖息在行星上的普特罗斯在行动,不如说整个星球在以整体的形式行动着。志雄他们只是在从外部观察着这个整体。普特罗斯就像一颗螺丝。只检查一颗螺丝当然不可能弄清整台机器的运行机制。志雄也同样没能弄明白这颗星球的本质。
正如卢卡的计算,出发后的第七天,志雄他们抵达了目的地。
这是志雄第一次从地表观看“冻石柱”。之前曾经飞过它的上空,俯视过它,现在从下向上仰望它,更能感受到它的压迫力。
在这颗行星上,已经发现了四十三处“冻石柱”,根据调查船的分析,它由碳、氢、硅、氮、氧、钠、铝、镁等元素组成。因为它的形状和钟乳洞中形成的石柱相似,所以暂且将它命名为“冻石柱”,但还没有给它起学名。超声波调查显示其内部有高黏度液体存在。
柱子的高度约有三百米,顶部的风力应该很强,但从地面上看却感觉不到。
普特罗斯自然地朝“冻石柱”前进,志雄对这件事情很感兴趣。“冻石柱”的位置在中间层下面,普特罗斯平时应该没什么机会看到它。难道它们具有降到对流层以下的习性?和志雄共生的普特罗斯,之前从没有下降到对流层。不过如果条件允许,也许普特罗斯真的会下降到对流层。或许普特罗斯早就知道“冻石柱”,才想借之返回中间层。
志雄并不着急。普特罗斯已经开始攀登“冻石柱”的外壁了。它的八只脚交替前进,奋力向上攀爬。虽然防护服具有力量辅助功能,但志雄并不打算自己爬上三百米。志雄利用防护服的吸附功能,趴在普特罗斯的背上。
随着他们不断向上攀爬,风力开始逐渐增强。一开始还是缓缓吹拂的轻风,后来慢慢增强到让普特罗斯攀爬得越来越慢的程度。
虽然普特罗斯的动作变得迟缓,但它的思维依然活跃,前所未有的强烈律动透过探针传到了志雄心里。志雄的心情随着强烈的波动起伏,不知为何,他开始回忆起过去的事情。自己刚刚成为宇宙生物学家、刚刚开始飞向系外行星时的令人怀念的回忆,一个接一个地出现在脑海里。那些记忆伴随着影像、声音和气味逐渐复苏。
志雄这一代人并不了解地球,他们在建立于太阳系外恒星轨道上的居住区中出生,也在那里长大。居住区附近并不存在大型生物生活的行星,所以志雄并没有真正接触过“生物”,他对这一概念的认识大部分来自立体影像图鉴。所以从孩提时期开始,志雄就梦想成为一名生物学家,想要看看真正的生物是什么样子。如果可以的话,他最想去看无比巨大的生物。
从事这项工作有两条道路:一条是前往地球、调查古代生物;另一条则是改造身体机能,获得超长的寿命,成为专门研究系外行星的生物学家,在宇宙各处寻找新物种。
选择前一条道路还有回到故乡的可能,后一条道路相当于买了一张单程票。志雄选择了后一条道路。改造自己的身体,让志雄内心充满了挑战极限的兴奋感——在保持人性的同时,成为超越人类的存在。对志雄来说,宇宙是一座庭院。之所以要进行身体改造,是因为横穿这座庭院需要极其漫长的时间。
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新生物,志雄都会感到十分开心,并且留下详细的研究记录。他写过的论文汗牛充栋,都发送到了太阳系内的各家机构。只要不断地这样勤恳探索,总有一天会发现和地球同类型的行星吧——志雄带着这种隐约的期待,不断经过各种荒凉的行星和小行星。他觉得,与其说是研究者,自己更像是一名猎人,或者是流浪者。换句话说,他在不同于普通人的生存方式中体会着生命的喜悦。
“冻石柱”不断发出尖锐的声音。志雄的内心深处好像有什么东西在不断膨胀,蠢蠢欲动。突然,志雄感到脖子像是被什么东西勒住了,那种感觉让志雄和普特罗斯的思维开始同步,渐渐要融为一体。
志雄对卢卡下达指令。
“‘冻石柱’似乎在和普特罗斯的思维产生共振,调查一下产生共振的原因。”
“它们好像在进行通信。”
“难道‘冻石柱’是通信装置?”
“不知道。也许它们是在像生物一样相互呼唤。”
粗粗一看,“冻石柱”的表面并没有孔洞或者类似于出入口的地方。就算被普特罗斯的爪子抓住,石柱坚固的表面也没有变形,依然牢牢支撑着柱体。
这根冰冻的柱子里,究竟藏着什么东西呢?
“降低探针的灵敏度。”志雄对卢卡说。
“为什么?”
“继续这样下去的话,我会被场共振吞掉。我此前没有和异种生物思维同步的经验,不切断与对象的联系,我就没办法继续观察。”
“明白了。”
“注意记录,将结果保存在非语言信息的条目下面。”
“收到。”
传感器的灵敏度下降后,侵蚀志雄的兴奋和恐惧感顿时减弱了。果然是受到了强烈的影响。这次的刺激强度是之前单纯的对话无法比拟的。
登上“冻石柱”的顶端之后,志雄依然没有发现出入口和孔洞。“冻石柱”的顶部是一个直径二十八米左右的平台,有不少凹陷的小坑,其中积满了液态甲烷。
风比想象中强劲,如果笔直站立,很可能会被吹走,所以志雄从普特罗斯的背上爬下来后,便趴在了地面上。他启动防护服双手和两膝处的吸附功能,防止自己被强风吹走。
普特罗斯收起了八只脚,疲倦地蹲在地上。它的翅膀差不多已经完全长好了,稍微休息一下应该就能飞起来。
志雄趴在地上,环顾四周。他发现周围地面的起伏并不只是简单的凹凸不平,凸起的部分比带他上来的普特罗斯小两圈左右,表面被一层薄冰覆盖着,用手就可以轻松把这层冰剥开,露出光滑的表面。那样的凸起随处可见,大小都差不多,摸上去都是同样的触感。
志雄借助视野扩大功能,观察凸起的细节。用拳头敲打凸起,那地方会轻轻颤动。一开始志雄以为是自己眼花,又试着敲了一次之后,凸起的部分颤动得比之前更厉害了。
志雄双手抓住岩块两边,使劲扭了一下。
“你在干什么?”卢卡问。
“剥开它。”
“为什么?”
“说不定……”
冰块发出“喀啦喀啦”的声音,碎开了,有一个类似龟壳般的东西,从边缘处剥离下来。志雄将它翻过来,观察它的反面,发现那里有类似生物腹节一样的东西在微微抽搐,八条短腿在慢慢活动。
卢卡立刻做出了反应:“这是——”
志雄呼叫调查船:“泷川主任,我到‘冻石柱’顶部了。能检测到我的位置吗?”
“辛苦你了,”志雄耳边响起了泷川爽朗的声音,“成果如何?”
“我从五十个地点采集了样本,打算回去以后调查有没有生命迹象。”
“谢谢你。”
“另外,我在这里发现了有趣的东西,还要再观察一会儿。”
十分钟后,凸起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在没有志雄干预的情况下,自己动了起来,就像是蝉的幼虫从地面钻出来一样。志雄本以为是岩石的那一部分,现在正在蠕动着八只脚,破冰而出,将自己从“冻石柱”上剥离下来。
志雄用防护服的录像功能记录下了整个过程。数据会实时传送回调查船。那些影像一定会让泷川和其他调查员兴奋不已。
冰块裂开的声音在各处响起。从“冻石柱”中爬出的生物们撑开了冰冻的上翅,上翅下方传来了柔软的下翅张开的声音。
它们是刚出生的普特罗斯。
这里的风大到几乎能吹动“冻石柱”。对于普特罗斯的第一次飞行来说,这是最完美的环境。张开翅膀的普特罗斯们稍稍抬起身体,就一个个被风吹起来,从“冻石柱”顶部飞了出去。它们在降落的过程中掌握住风势,动作之灵活,让人想象不到这是它们的第一次飞行。
幼体一个接一个爬出,周围变得拥挤起来,简直都没地方落脚了。幼小的普特罗斯们乘着风,切开以氮气为主要成分的空气,向空中飞去。志雄看着它们,想到了撒向天空的纸片。他眯起双眼注视着那些一出生就飞向天空、毫不停留的生命。
志雄听到通信器中传来研究人员的欢呼声,脸上浮现出微笑。他继续平静地报告:
“我知道‘冻石柱’是什么了。这是像水母巢一样的东西。‘冻石柱’应该是由生物,也就是由普特罗斯的一只只幼体组合而成的完成体,这一定是硅基生物特有的成长方式。就像水母会从自己的巢中分离出来一样,它们会在某一时间点从硅化物变成普特罗斯,我们刚才看到的就是它们起程的瞬间。‘冻石柱’的根部可能一直连接到行星地下。这颗行星的海水里充满了硅和氮,‘冻石柱’将吸收到的成分储存在特定的地方,在石柱内部形成普特罗斯的幼体,或者某种核心,然后慢慢积累、升高,等到高度超过三百米后,普特罗斯的成熟体就依次从石柱顶部分离出来。”
带志雄上来的普特罗斯,一直将头朝向幼体的方向,直到新出生的幼体们全部飞走。它的思维中只有安静的细微波动,像是在淡然观看整件事情的发生。在它的内心中似乎感受不到人类的老者看到年轻人时经常会出现的悲伤、自卑和苦涩。
也许普特罗斯并没有“年龄”的概念,志雄想,在它们眼中,刚刚出生的个体和自己也许并没有区别。它们的外表除了体积以外再无不同之处,而且它们的生活是在空中不断飞行,天空中几乎没有可比较的对象,所以并不需要在意身体大小的区别。另外,如果普特罗斯这种生物的成熟体并不进行交配,而是通过不断组成“冻石柱”,以交配之外的形式来产生新一代的话,对它们来说,也不会有年龄增长或者成熟的概念。
新一代都飞走后,和志雄一起旅行的普特罗斯终于张开了自己的上翅。冰霜在它周围飘散,它的下翅已经恢复,它做好了乘风飞翔的准备。
志雄向后退了一些,通过探针对普特罗斯说:“这段时间谢谢你了,不过,我们要就此告别了。你自己走吧。我要在这里等待回收船。说实话,我还想再和你一起飞些日子啊。”
志雄有些寂寞,继续说道:“在空中飞翔的时候我就看出来了,毕竟我们观察你们很久了……你已经活了很久,能活动的时间不多了,根据我们至今为止观察到的样本来看,你大概还有六十天的寿命吧。不过,如果你们没有‘年龄’的概念,可能也不会有‘死’的概念吧。你不会害怕自己的死亡,而是会在天上继续飞翔,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吧。如果是那样的话,继续和你共生就会有危险,因为不知道你什么时候会掉下去。”
志雄温柔地抚摸着普特罗斯的上翅:“我很开心,真的很感谢你。我们人类现在还很难和你们交流,但是能不能交流与能不能共生并没有关系。生物就算无法互相理解也是可以共生的,只要互相认可对方的存在,就一定会找到共同生活的方法。”
无论志雄说多少话,普特罗斯都是一副无法理解的表情。相比之下,似乎久违的飞翔才会让它兴奋。它拍打下翅的频率越来越快,思维的波动也变得越来越激烈。
志雄切断了探针的连接,把连接装置从头上取下来。
从电子网中被释放出来后,普特罗斯微微竖起翅膀,判断风势。过了片刻,它便突然冲进风里。
离别发生在一瞬间。
普特罗斯用上翅和下翅迎着风,时隔七天之后,再次在空中飞翔起来。它振翅的方向和速度很平稳,完全回到了天空生物的状态。
它在“冻石柱”上空短暂盘旋后,径直冲上了天空。
向着遥远的高空飞去。
向着中间层飞去。
它冲出液态甲烷云,飞向被恒星照射升温的地方,然后等待寿命走到尽头时,安静坠落。
志雄站在“冻石柱”上,目送着普特罗斯远去。
他忽然想,刚才选择从普特罗斯与“冻石柱”的共振中抽身,那个决定真的正确吗?为了保持思考的客观性,不得不退后一步——这是为了保持逻辑性思考而使用的惯用手段。对于这种思考来说,后退是必要的。
但是,如果自己刚才没有畏惧,而是选择去接受共振,也许会有什么新的发现。他也许会体验到从没有见过的、充满惊奇的世界。
为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宇宙生物学家,有时不得不舍弃作为科学家的常识,甚至要舍弃“人类”这一身份。
自己有没有这样的勇气呢?志雄扪心自问。
迟疑片刻后,志雄得出了结论。
有。
这是普特罗斯教给他的。
如果再有一次同样的体验机会,志雄一定会义无反顾地投身进去。
卢卡轻声说:“还能看到。”
“马上就看不到了。”志雄笑着说,“毕竟它的速度那么快。”
在地球的古语中,普特罗斯这个名字的意思是“长翅膀的生物”。为了迎接一生的终结,它正英姿飒爽地回归到宏大的循环中去。
志京东杂
科幻世界旗舰店
科幻世界杂志社
淘宝店
即可购买《寻梦芦笛》
《寻梦芦笛》
精美
周边
《寻梦芦笛》
周边文件夹
*复制【淘口令】€XEkUYOlVFf8€,打开淘宝,即可进店购买。
*文件夹连同书一起发货时,会弯曲书籍包装。收到货后,需展开压平后使用。
*有意购买此周边的幻迷,请确保可以接受这一包装方式,再进行购买。
戳下方“在看”支持我们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