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 朱睿
黄昏,天色逐渐暗了下来,西边那抹红还未完全消褪,东方天幕正中却已出现了一轮莹亮的银白。可它最先呈现的是模糊的白色竖椭圆印子,目睹此景的我,期盼油然而生,赶紧确定下时间:农历十六。都说,十五月亮十六圆,所以,眼前的满月足以令我的心欢欣雀跃,进而燃烧、升腾起了希望。
夜的黑色幕布已然全部拉开,流云始终缭绕,那是晚风舞将起来的水袖吧?如纱似绸地总遮挡着月亮。而月亮恰似一面正在打磨、雕琢的玉镜,慢慢积聚着能量,终于跳出了云层,直至散发出了夺目的光华。周围安静的高楼矮树,流动、喧闹的人群,一瞬间仿佛都成为了陪衬。静影沉璧,天心月圆,让我的思绪也情不自禁悠远深长起来。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送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曲调悠扬,恍在耳畔,日月如梭,回想起母亲对我讲起的“蟾宫折桂”的典故以及嫦娥奔月的神话;想起和小伙伴们与月亮赛跑的趣事,想起“月亮弯弯弯上天,牛角弯弯弯两边,镰刀弯弯好割草,犁头弯弯好种田。”什么“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等等的童谣,原来,月亮是童年精心灌制的一张张碟片。
后来,我也曾和众人一起见识过超级月亮、红月亮的奇观;也曾在月环食、月全食中体味天狗吃月的传说;也曾漂泊在海上,看到水中月不停破碎、复原,吟诵“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诗句;当我能够领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情境;当父亲向我传达“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豪情……原来,月亮又是光阴赐予我们情感的一枚枚印章。
明月千古,“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农历初一,古人称月为“朔”;农历初三、四则可看到露出一丝纤细银钩似的月芽,如同古时美人眉,因此称为“蛾眉月”;随后是上弦月;而农历十五、十六、十七,我们能看到的一轮圆月,则被称为“满月”,也叫“望”;满月过后“月盈则亏”,即为“下弦月”;又过四五天,它又会变成一个蛾眉形月芽,是为“残月”。周而复始,潮涨潮落,月圆月缺,如同人生。
月如初,静谧、温馨中自有庄严,它唤起了我们柔和、清澈、圆润、沉静的情感,可以让我们用一种淡泊的心看待世间的是非坎坷,月色沉沉一卷诗书,不停吟诵着:平平仄仄平。
作者简介:
朱睿,现为山东省潍坊市作协成员。小文散见多家报纸,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与各位热爱生活的师友因文字结缘,相伴美好。
《巴蜀文学》出品
主编:笔墨舒卷
达州广播电视报(达州新报)《凤凰楼》副刊选稿基地。
凡在“巴蜀文学”平台上同期阅读量较高优质稿件,将被达州广播电视报刊用。
投稿邮箱:gdb010@163.com
特别说明:来稿严禁抄袭,作者投稿时,须在文首标明“原创文章,文责自负”字样。如不是原创稿件一律拒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