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丽,十几年前还是一个毫无红木家具流派沉淀、技艺基础的边塞小城。在几年内,企业数量达到80余家,从业人员1万余人,市场销售额达20亿元。完成了由名贵木材“中转站”向西部“红木之都”的转换,一跃成为云南最大、西部最具竞争优势的红木家具、红木工艺品产销集散地,并创造出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如此速度、规模与前景,让产业的目光集体投向瑞丽。这里,究竟是一片怎样的市场?
“红木之源”架起发展大桥
位于云南省西部的瑞丽,西北、西南、东南三面与缅甸相连。拥有我国唯一按照“境内关外”模式,实行特殊管理的姐告边境贸易区。特殊的地缘优势,使其成为中缅两国贸易的中转站和集散地,以及我国大西南通向东南亚、南亚的金大门。
早在九十年代初期,瑞丽就开始成为边境贸易的一块沃土。吸引了大量来自福建、广东、浙江、四川等地商人前来创业,他们主要以从事药材、矿产、木材、珠宝翡翠等资源型产业以及小商品批售起家,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完成初期资本积累。因此,以奥氏黄檀和大果紫檀为主的缅甸木材,早在二十年前,就开始在中缅边贸市场中出现。但从单纯木材贸易逐渐转向产业集群,发生在2009年。
2008年,原本在瑞丽从事资源型产业贸易的企业,大多受到国际金融危机与行业发展瓶颈的双重影响,面临转型压力,而手握一定资本的他们,很自然的看到瑞丽在木材资源与缅甸劳动力方面的成本优势,以及国内红木古典家具市场的巨大需求。这种缘起,使目前瑞丽红木家具产业知名品牌,以在瑞丽从事近二十年贸易的江浙、福建、广东籍老板为主。这又促使一批拥有木工技术与雕刻技艺的沿海红木人,前往瑞丽,他们的参入,加快了瑞丽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速度。
资本、资源、市场三者的联袂,是瑞丽红木家具市场在短期内形成,并得以迅速发展的深层原因,但其根本,在于瑞丽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与完善成熟的贸易环境,使其在缺乏技术与文化沉淀的条件下,精确的击中了当前阶段红木家具产业发展最敏感的那根神经——木材。
除此之外,瑞丽政府大力投入打造的“两头文化”发展战略,也为瑞丽古典家具产业集群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政策支持。而瑞丽红木家具行业协会会长金华,创建的以高端、保真、规模为特色的南亚红木销售平台,为瑞丽红木家具产业产销体系构架以及特色定位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两种外围力量,为瑞丽产业的腾飞插上了一对有力翅膀。
高起点加速产业化进程
纵观瑞丽红木家具产业的形成与发展,由于起步晚,发展资本较为充沛,导致其发展起点也较高。这一点,可从当前瑞丽企业的机械设备、经营模式与发展战略中可见一斑。
大部分瑞丽企业在开料、雕刻、干燥等环节所采用机械设备,在整个产业中较为高端,机械化程度也较高,在一家知名企业的车间里,甚至能看到60台雕刻机同时工作的场面。这种较高的机械化程度,为一个新型产区在发展中的体量累积,未来竞争全国市场,打下了基础。
由于起步晚,瑞丽产业的发展参照也变得更为多样和丰富。从东阳、仙游、大涌等产区定位与发展思路中汲取营养,探索自身模式与特色,也成为瑞丽的优势。这使瑞丽产业经营模式规避了单一化,形成品牌直营、经销代理、直营与经销共营、拿货打品牌等多种模式共存的特征。随着瑞丽区域品牌的不断深化和打造,来往瑞丽的红木家具外地经销代理商也越来越多,大部分企业表示,经销商订单占企业营业额的较大比重。
与此同时,由于瑞丽大部分企业创建者拥有多年资源型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具有更为开阔和全面的商业视角与战略意识,因此,集结瑞丽丰厚的文化资源,与珠宝、玉雕等行业进行整合式文化业态打造,以“文化”为名片,以“资本”为依托,走向全国市场的思路,将为未来瑞丽区域市场的特色化发展注入活力。
真材实料引爆区域前景
如果瑞丽红木家具产业的出现,是凭借原材料优势,那么,其未来发展的速度与前景,仍然离不开材料优势。
由于姐告边境贸易平台的便利,促成瑞丽企业在原材料的质量与数量把握上,都能持有一定的稳定性。因此,在制作过程中,以真材实料保证家具品质与品牌维护,成为众多企业选择的竞争点。
若将这个特征,放大到瑞丽产区以及整个红木家具产业市场中,就将爆发出强大能量,这种能量反作用于消费市场后,极有可能形成瑞丽产区鲜明的区域品牌特色。
首先,在当代红木家具产业发展的几十年历程中,由于产业与市场之间的长期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消费谨慎,将有可能因为“真”,得到良性互动,进而加快瑞丽市场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与知名度,推动瑞丽产业的高速发展以及全国市场占有率。其次,当这批以“真”为特色的奥氏黄檀、大果紫檀家具,遇到国家新城镇化建设政策后,将在三四线城镇引爆的消费动能也是空前巨大的。
进一步巩固加深原材料优势,将“真材实料”作为打造瑞丽区域品牌特色的一把利器,会为瑞丽产区带来更为持久恒定的利益。
以开放姿态赢发展
瑞丽红木家具产业的优势集中在原材料之上,这也意味着其在其他优势上的薄弱性。对于传统手工艺与机械制造相结合发展的当代红木家具产业而言,流派文化与技艺基础对其发展至关重要。因此,缺乏技艺与文化沉淀,对于身处丰厚少数民族文化土壤之中的瑞丽而言,既是障碍又是机遇。如何从自身土壤中汲取营养,将少数民族文化中独特绚烂的部分与古典家具加以合理、创新的提炼与融合,创造出瑞丽红木家具独有的家具文化符号,对于瑞丽而言,是一条漫长、艰辛又充满价值的路途。
作为后起之秀的瑞丽,充满朝气与活力,但整体而言,在企业数量、产能总量、产业结构、集群化程度、区域特色定位上还均有较大空间需要完善。在当前瑞红木企业中,600人以上规模企业数量仅有几家左右,其他多为近两年发展起来的作坊。85%以上的企业,仍以租赁形式进行经营,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其扩张发展的速度。种种困难,需要当地政府与协会组织在土地资源政策、产业发展规划等方面给予更多扶持与引导。
截至目前,“守株待兔”式的经营方式是瑞丽企业的普遍现状,这对于一个处于初级阶段的产区而言在所难免。在所有瑞丽企业中,仅有两家品牌在外地市场设有直营店,但大多数品牌还处于做家门口生意的状态中。因此,瑞丽企业走出去,占据全国市场份额的意识相对薄弱。但从整个红木家具产业未来形势而言,“走出去”,是必然也是必须。早日做好准备,迎接这种必然,对于瑞丽产业而言,也迫在眉睫。
最后,专业人才的缺乏,是整个红木家具产业的发展屏障,对于边塞瑞丽而言,这种屏障显得更为突出。专业技术人才、设计人才、销售人才等人力资源的建设完善,在未来,才是瑞丽产业繁荣强大的真正核心。
这一切困难,对于年轻的瑞丽产区而言,是成长中必须去承受与解决的,而机遇,也正隐藏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之中。这需要一颗宽广的开放之心、谦逊的学习之心、踏实的建设之心。美丽的瑞丽,祝福你,相信在不远的未来,你将成为全国红木家具产业西南版图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奋发图强、熠熠生辉。
(来源: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