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华盛顿邮报》5月21日报道,三本最新出版的小说“重写了经典故事”。它们分别是詹妮弗·桑特(Jennifer Saint)的《艾丽卡》(Elektra)、利兹·米哈尔斯基(Liz Michalski)的《亲爱的女孩》(Darling Girl)和玛利亚·阿德尔曼(Maria Adelmann)的《如何被吃掉》(How to be eaten)。
桑特的《艾丽卡》改写了埃斯库罗斯著名的希腊悲剧《奥瑞斯忒亚》,不过,故事的主角变为三名女性:阿伽门农的妻子克吕泰涅斯特拉(Clytemnestra),拥有语言天赋但却背负着无法被人相信之诅咒的卡珊德拉,以及克吕泰涅斯特拉和阿伽门农的女儿艾丽卡。尽管她们都曾在原作中出现,但在桑特的作品中相较于男性占据着绝对的“戏份”。
Elektra. Jennifer Saint, Flatiron Books, 2022.5.
在Paste Magazine5月的一篇采访中,桑特表示,这个引人入胜的传说故事对女性的“掩盖”,构成了她重写的初衷。“我喜欢这里面有关特洛伊战争的故事,但我更感兴趣一些被原作忽略的、战争更广泛的影响——男人上战场之后,战争如何摧毁了那些留在家中的女人的生活。此外,这场可怕而旷日持久的战争造成了如此多的痛苦,它由男人主导,却总被归咎于一个女人——海伦”,桑特说。
她将自己的这部小说定位为一部“关于女性愤怒的小说”,因为在历史上,“愤怒经常是女性被教导需要被压抑的东西”。三个主角分别对应了不同类型的“愤怒”,对于克吕泰涅斯特拉来说,愤怒是如此自然:丈夫阿伽门农一意孤行,将孩子作为祭品献给众神,以保证船队能顺风顺水地航行到特洛伊。而卡珊德拉的困境则可能具有更强烈的现实影射意义,她被施下充满悖论的诅咒:能预知未来,却永远无法被人相信。她注视着特洛伊毁灭的命运,却无人聆听。桑特在这篇采访的末尾表示,克吕泰涅斯特拉象征着一种“父权制的噩梦”,揭示了父权制对于女性愤怒的恐惧。而卡珊德拉则是经典“厌女”刻板印象的缩影——女性常常被视为“歇斯底里、不可靠和不值得被倾听的存在”。
《亲爱的女孩》则借用了经典童话——“长不大的男孩”彼得·潘的故事。只不过,这个版本的彼得·潘不再是那个勇闯梦幻岛的纯真男孩,而是某种沉重现实的影射。故事的主角是原作中彼得·潘的搭档温蒂的孙女霍利·达林(Holly Darling)。她经营着一家大公司,养育有一对儿女:杰克(Jack)和伊顿(Eden)。伊顿患有一种罕见的疾病,这种疾病会让她迅速衰老——这让人联想到彼得·潘作为一个“永不长大的男孩”,其长不大背后所隐藏的某些“暗黑秘密”。某天,昏迷已久的女儿伊顿突然失踪了,霍利立即意识到这和彼得·潘有关。
Darling Girl: A Novel of Peter Pan. Liz Michalski, Penguin Audio, 2022.5.
文学网站《文学报》(Lithub)本月的一篇书评认为,这本书反思了在彼得·潘的原作故事中被置于次要地位的女性们。“那些‘迷失男孩的冒险’经常有一个没有被言明的前提:存在一些女性,为冒险的男孩们提供了一个最终能够回归的充满安全感的地方”。而米哈尔斯基这部小说的重写,也将彼得·潘的梦幻色彩转换为一种值得被审视的“暗黑秘密”——其背后有着悲伤、衰老、牺牲、母性等当代的现实议题。
《如何被吃掉》讲述了五名女性在纽约市的一个“创伤支持小组”中聚会并试图相互疗愈的故事。伯妮斯讲述了她和精神有些病态的亿万富翁“蓝胡子”约会的可怕后果,格蕾特回忆了她被囚禁于“糖果屋”中的经历。露比曾经遭遇狼的攻击,现在她把狼皮当作外套披在身上。她们一面相互“提防”,一面重新在内心中审视着彼此的故事。在此,我们熟悉的一些童话元素被转换为对女性的伤害,而她们的讲述也让彼此发现,这些经历的共同点或许大于其中的差异,也给她们疗愈彼此提供了基础。美国《华盛顿邮报》的评论指出,这三部新书都体现出女性主义的观点,聚焦于通过为旧故事赋予新的可能性,让童话获得更多现实的意义。
在2020年的一篇名为《为什么童话被不断重述》的文章中,作者指出,经典的童话、神话故事是每个人童年生活时的常客,在一定程度上,它们塑造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同时也像一道咒语,很容易在日后唤起我们内心的记忆。而随着阅读童话的人们不断成长,社会的变迁,重新为童话注入新的内涵也变得必要。
How to Be Eaten. Maria Adelmann, Little, Brown & Company, 2022.5.
除了顺应时代发展,回应现实之外,重写经典故事也是一种对主流叙事的挑战。这篇文章还指出,父权制下的“白人殖民主义”(Patriarchal white colonialism)将流行童话的范围缩小到了极少数的童话作家——查尔斯·佩罗、格林兄弟、安徒生等。这些代表他们价值观的作品被“经典化”并传播后,占领了世界上大多数人的记忆。这些作品不仅可能忽视了女性的角色,还存在某种文化的偏见。例如,目前已有研究认为,经典童话《灰姑娘》一直被认为原创于查尔斯·佩罗或格林兄弟,但它存在起源于中国的可能,一些作者试图以一种具有颠覆性的、女权主义、反种族主义的方式复述这些故事,有助于平衡和修正我们的文化记忆。
参考链接:
[1]New Novels Take Old favorites For a Spin.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books/2022/05/21/elektra-darling-girl-how-to-be-eaten/
[2]Why Are the Same Fairytales Retold Again and Again.
https://bookriot.com/fairytale-retellings/
[3]Empathizing with the Mother Figures of Peter Pan.
https://lithub.com/empathizing-with-the-mother-figures-of-peter-pan/
[4]Fairy Tales and Feminism: Christina Collins on the Need to Retell.
https://sotospeakjournal.org/fairy-tales-and-feminism-and-the-need-to-retell/
[5]Jennifer Saint’s Elektra Gives the Angry Women of Ancient History a Voice.
https://www.pastemagazine.com/books/jennifer-saint/elektra-review-jennifer-saint-interview/
编译 刘亚光
编辑 青青子、罗东
校对 李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