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是联合国承认的语言,在整个汉语系里,只有普通话和粤语被联合国定义/承认为语言,其他的都是方言。”这种说法流传甚广,许多人对之深信不疑,今天我就来打假这个流言。(广东的朋友请不要烦躁,耐心看下去,我也是土生土长的广东人,本文不讨论粤语是不是语言,只讨论事情有没有发生。)

为了验证真伪,我翻阅了整个联合国官网,但是很可惜,我没有找到任何有关于定义语言的公约,条约,宪章,宣言,规定,说明。

按照网上传言所提供的链接,点击发现,链接早已失效。

联合国是一个组织,不是一个个人,既然它承认或定义某样东西,必然曾进行过表决写进公开的文档里,然而很遗憾,并没有找到。不仅粤语没有,任何语言都没有被定义或承认过。

唯一有用的信息,就是联合国的官网提供了6种语言版本,其中一种是中文,并没有说明是普通话还是粤语。

联合国对粤语的具体定义(粤语是联合国承认的语言)(1)

联合国官网截图

又费了很大功夫,最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2006年的《评估语言统计:民族志及其他》文档里找到了有提到粤语的地方。文档地址:http://uis.unesco.org/sites/default/files/documents/evaluating-language-statistics-the-ethnologue-and-beyond-en_0.pdf

联合国对粤语的具体定义(粤语是联合国承认的语言)(2)

机器翻译一下,大意为:

“但同样,有一个问题:许多所谓的‘方言‘实际上是不同的语言。一个常见的例子是汉语,普通话是最广为人知的变体,也是最接近汉语的书面形式,但其变体如粤语,福基语,上海语,吴语等,实际上是相关的语言,彼此不同,如法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罗马尼亚语和西班牙语。由于这些语言在一个单一(尽管非常大)的国家使用,并且因为它们共享一个共同的书写系统,因此倾向于将它们视为单一语言,而不是它们所具有的独特语言系统。

英语方言的情况也不清楚:许多不同英语变体的使用者(例如,纽卡斯尔和亚特兰大的英语使用者)将很难理解。此外,在上述每个地方讲的英语的多样性都不是一个单一的东西;在所有这些地方,在社会经济阶层和种族中都可以找到明显不同的英语变体。此外,在西非和莫尔兹比港,存在的语言变体非常明显地基于英语,但在结构上与大多数其他英语变体高度不同。语言学家通常同意将这些语言差异(例如西非克里奥尔英语和新Ginea Tok Pisin)视为语言本身,即使来自该地区的所有(标准)讲英语的人都可能认为它们是可理解的。“

这段话的意思很容易理解,粤语和普通话,闽南话,上海话,吴语等是同一地位,视为同一种语言,粤语和普通话并没有处于更高一等级。

再者说,这份文档只是一份评估文档,并没有定义的效力。

所以,根本就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联合国承认或定义过”粤语是一种独立的语言,跟普通话是中国的两大语言,其他话都是方言“。

至于事实上粤语是语言还是方言,那是一个学术问题,但联合国没有下过这样的定义,这不是它的职责范围。

至此,可以确定这就是一则谣言。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粤语是纯正的古代汉语,唐宋时期中原地区讲的就是粤语,唐诗用粤语读起来更押韵就是明证。这种说法更是经不起推敲,连证据都不需要去找,只用逻辑就能推翻它。

粤语在两广地区的分布范围非常广,整个广东北部中部西部以及广西的许多地方,都讲粤语。但是,你去听听,他们讲的粤语差异非常大!如果你是一个外省人,来到广州,好不容易学会了广州话,再听香港人讲的粤语你可能听起来很吃力,又跑到顺德去,结果顺德人讲的粤语你几乎听不懂。而另一个更极端的例子是--阳江话,阳江处于粤西的江门和茂名之间,属于粤语的一支,然而却自成一个体系,广州人根本听不懂阳江话。正所谓十里不同音,小小的广东,交流如此密切的情况下,尚且有十几种差异这么大的变化,更何况从唐宋至今,经过了几百万平方公里的迁徙,一千多年的演变。唐宋时期甚至秦汉时期,中原人讲粤语,可能吗?无论那时候讲的是什么话,与今天粤语的差别,只会比阳江话和广州话的差别更大!

粤语毋庸置疑是很古朴的,对古代的语法和发音的保留也是比较多,并且粤语的音调和声母韵母相比普通话要丰富得多--说句题外话,讲粤语的人比讲普通话的人学英语和音乐要容易很多--这些都值得我们讲粤语的人拥有充分的自信,而不是通过创造这些虚假信息来获得没有用处的虚名,甚至开地图炮。粤语是不是一种语言,是不是纯正的古代中原语言,毫不影响它的使用,也丝毫改变不了我们的生活。

联合国对粤语的具体定义(粤语是联合国承认的语言)(3)

更应该关注的是,如今会讲粤语的小孩正在变少,街上遇到不少儿童跟不会讲普通话的爷爷奶奶之间沟通困难的现象,长此以往,粤语会有消亡的危险。拯救粤语,才是我们应该去做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