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临安府鸣冤的大鼓就被敲响,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休夫记十四?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休夫记十四(故事休夫)

休夫记十四

天刚蒙蒙亮,临安府鸣冤的大鼓就被敲响。

鼓声震天,残睡的人纷纷打听,这是有了什么天大的冤情?不一时,去过府衙的人兴冲冲地奔走相告:“赶紧去看,有一个女娘,要休了她的男人。”这等大事,百年难遇,不凑热闹天理难容。残睡的人无心再睡,出街的人无心再出,人们扔掉手中的活计,潮水一般涌向临安府。那女子憔悴不堪,两鬓斑白,头上无一件珠钗。原本是最普通不过一妇人,在大堂上却礼义俱全,不卑不亢,让人无端生出敬意。

临安知府一再追问:“你要休你夫张汝舟?”

她低头道:“是。”

门外百姓一片喧哗,一须发花白的老者更是气得全身乱颤:“天理循环,男尊女卑,这女子竟要告自己的夫君,王法何在?”

知府又问:“为何休夫?”

那女子道:“张汝舟蔑视朝廷,收受贿赂,买官卖官,实不足为人夫!”堂下即刻安静了。

朝廷之事岂可非议,便是最普通的杀猪匠也明白,这女人何其聪明,那张汝舟一旦坐实罪名,千古休夫一案,怕是要定了!

知府走下公堂,问道:“易安,当今战乱频繁,兵荒马乱,你若休夫,再无男子可嫁,你可后悔?”

那女子掷地有声:“绝不后悔!”

知府又问:“根据我大宋律例,女子状告夫君,不问缘由,须服牢狱两年……牢狱可比不得外面,易安,你可想好了?”

那女子悲愤不已:“不休夫,毋宁死。”

公堂之下再次一片喧哗。须发花白的老者又想说什么,不提防旁边一老妇突地揪起他耳朵:“老贼汉,就知道胡咧嘴,女子怎地不能休夫?还不回去干活!”

这一天,1142年的南宋,注定被人们铭记。彼时,东边的天空像被打翻了颜料的调色盘子,半天的朝霞流光溢彩,好看得像市面上售卖的清明上河图。

牢狱魆黑,灯火昏黄。

临安知府亲自着人拿了饭菜,与李清照在狱里对酌。李清照一饮而尽,道:“今时今日,尚能饮到梨花白,即便死了,又有何妨?”

临安知府也是位雅人,亲自给李清照满上,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下官初闻雅音,只如当头棒喝……易安实为女中丈夫!”

李清照微微一笑。诚如斯言,从小到大,凡是男子做的事,她一样也没落下。

人人都道她李清照是古今第一才女,却不知她实是古今女子中第一赌徒。凡六博,投壶,弹棋,射箭,斗草……她无一不赌,逢赌必赢。

有一回,她女扮男装出游,在赌坊遇到赌骰子的,立时来了兴趣,只与对方从清晨赌到日暮,上家下家通吃,一众男子赌得剩了短衫短裤才藏头藏脸离了赌坊。金兵南下,她仓皇逃离,别人只顾保命,她却在这间隙拉了一帮人打马吊。酣战三日三夜,几无败局——“博家之祖”的名头,舍她其谁?她还爱喝酒。

酒入口即知是何年何月产于何地,用的是何处的泉水,何时的小麦高粱。昔年旧日,小院儿里锦绣满地,花香四溢,她和前夫赵明诚摆开花酒,宴请四方好友,她回回醉倒在花丛中。

除了喝酒赌博,最为时人诟病的便是她主动向男子求欢。

赵明诚是一个挺拔俊美的男子,年轻的夫妇琴瑟和谐,缱绻不已。她若想了,便化好淡妆,穿了透明的纱裙,将自己收拾得冰肌玉肤,早早摆好绣枕凉簟。

她曾经写道:

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

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

这些艳丽的诗词飞遍街头巷尾,女子含笑,男子斥责,老学究直道:“伤风败俗!”

李清照细细将梨花白品了,轻哼一声,心道男欢女爱,实是人间乐事,为何只许男子索求,女子便是伤风败俗?说起往事,临安知府慨叹不已,末了,却又问道:“以易安之才,却又如何下嫁张汝舟此等宵小之辈?”

李清照微微闭眼,放下酒杯。

金兵南渡,北宋皇帝仓皇出逃,在临安偏安一隅。她的前夫赵明诚生前为官,别无所好,唯喜收集古玩玉器。赵明诚在战乱中病逝,她独身一人,带着十几车奇珍异宝前来投奔在江浙为官的兄弟。路途遥远,再加上金兵抢掠,古玩玉器几乎丧失殆尽。

在临安定居不久,四周大小官员便知道赵明诚的遗孀来了。

有人求诗,有人求赌,有人求酒,更多的人打着她手上古玩玉器的主意——钱在任何时候,总比别的东西吃香很多。

这其中,来往最多的便是当地一个小官张汝舟。张汝舟相貌堂堂,30出头,小上李清照10多岁。并未婚配。他日日拿了自己的诗作来请教,又对李清照的诗品评不已,他道:“易安这许多诗,吾最喜者,便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啊。”李清照含笑。她想起极久远的时候,她作了这首诗,赵明诚也曾心慕不已,一连作了八首,与这首诗混在一处,拿了给友人点评。然则友人道:“明诚你这许多诗,最出色者,便是这一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从此之后,这句诗便成了赵明诚的心头刺。

回回提起,回回便要跟她亲热好几个回合,道:“你都是我的,你的诗作自然也是我的。”故人不再,新人却又提起这首诗。

她从此不再拒绝张汝舟上门,跟赵明诚热爱着同一句诗的男子,对她多少有点好感吧。何况生逢乱世,兵荒马乱,有一个男子在身边,总好上许多。何况张汝舟自始至终从未提过那古玩玉器。

然则,现实是这样的不堪。

她嫁给张汝舟不久,一名太医来寻她夫妇俩,他道:“当日那珍宝藏着掖着,今日嫁作人妇,你还不拿出来?我只问了你夫君便是。”

她才想起来自己刚到临安之日,这太医欺她女流,要上门收购她的古玩——每件只做价一两,摆明了是强取豪夺。

只是没想到,张汝舟认识这太医。

张汝舟道:“易安,老太医于我有恩。古玩玉器……乱世之中,实为累赘,不如换做银钱保命。”原来如此。她原本以为这男子即便不爱她容貌,好歹是爱她才气,原来都不是。他与赵明诚一般好相貌,内里却天差地别,如此不堪。她婉言拒绝道:“这古玩玉器,无一不是珍品,流传于世,实是利国利民之举,此生此世,易安在,它们便在。”老太医拂袖而去,张汝舟原形毕露。此后,他便对李清照再无好颜色,先是疾言厉色:“你道我为何娶你?你已四十上下,老妇一个,我张汝舟相貌堂堂,不过看中你这些陪嫁,你拿出来理所当然。”

言语不成,便拳打脚踢。拳打脚踢不成,便日日虐待,只望她死后,他理所当然继承她的财物。但李清照其实所剩财物不多,还分散各处,只把紧牙关一字不吐。实在忍无可忍,李清照叫道:“你休了我吧!”张汝舟道:“我休了你?你这女人年已半百,手无缚鸡之力,乱世之中,立刻便死了。哪有那么容易?”

他哈哈大笑:“我张汝舟几乎白丁一个,也能手眼通天,做了朝廷命官。你当我没办法让你屈服?”李清照把拳头捏了又捏——他白丁一个,竟然做了朝廷命官。

三日之后,临安知府再次开堂公审。

派往各地的押差陆续回了消息。张汝舟通过太医,收买礼部考核官员,在审核成绩上弄虚作假,得了这一官职,李清照所告非虚。临安知府立时命人除去他的官服,等候朝廷发落。

张汝舟被拉下去的时候,心里万分不甘,大呼大叫:“贱人!两年牢狱,你当是你的后花园?吃不饱,穿不暖,日日与男子为伍,你生不如死啊……”临安知府长叹一口气,拍响了惊堂木:“将李易安收押!”

事情终究没有如张汝舟的意。

李清照休夫一事,在南宋小朝廷闹得沸沸扬扬,许多不知名的官员为她奔走呼喊。她在监狱里只待了9天,便无罪释放。她从大狱出来,走上街头。

远处不知哪家歌女在曼曼而歌: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歌声优雅婉转,清洌直如山泉,李清照恍惚回到昔日开封街头,烟花三月,翠柳满都。

人人都道夫妻二人,快活便似神仙;原来夫妻二人若是不如意,真真不如一人畅快。她望着青天白日,身心轻松,直觉明日可期。

(正文完。另,本文是根据李清照的相关资料写成的小说,不是历史。关于她是否再嫁,文学史上一直有争论。我本人是支持再嫁说的。因为离她越近的史料,都认为她是再嫁了的,那些说她没有再嫁的大概都是明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