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后来的魏蜀吴三国大佬曹操、刘备、孙权,还没有掌握主动权:曹操虽然已经有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资本,但汉献帝和身边的部分大臣对他有巨大的敌意,外部更有强敌邺侯、大将军、冀州牧袁绍的巨大威胁,日子难言舒坦;刘备则委身曹操帐下,边干边寻觅着自己的机会;孙权也没有出头的机会,因为这时孙家的代表是他的大哥吴侯、讨逆将军孙策。

但不管怎么样,曹操、刘备、孙权的日子还有奔头,都在为自己美好的未来努力或蓄积力量,对比下来,这一年最惨的汉末枭雄,就是袁绍的弟弟袁术。

袁术的出身很高大上,是东汉名门汝南袁氏,家族“四世三公”,权倾天下;虽然袁绍是他的异母兄长,但袁术是嫡子,袁绍是庶子,而且还过继给了伯父袁成,所以袁术很看不起袁绍;袁术的仕途很顺利,董卓乱政前做到河南尹、虎贲中郎将,之后更在反董的名义下,顺理成章地拉拢起一支队伍,成为逐鹿中原的枭雄之一;袁术虽然能力有限,但野心很大,而且不知天高地厚,两年前就急吼吼地在寿春自行称帝,建号仲氏。

袁术何许人也下一句(建安四年的末路哀歌)(1)

这当然得不到其他枭雄的承认,因为汉献帝还在台面上,但袁术却在自己的一亩二分地摆起了皇帝的架子,比以前更加奢靡无度,具体来说就是“媵御数百,无不兼罗纨,厌粱肉”,后宫充实起来,吃穿也更讲究了;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麾下的将士们却是饥饿困苦,老百姓的日子更是难过,典型的舍本逐末。

外部环境更是糟糕,孙策脱离袁术自立,独占江东,袁术丢掉了一大块地盘;吕布也跟袁术交战,抄掠淮北;曹操更因袁术杀了陈王刘宠和陈国相骆俊,大败后的袁术势力更衰弱,部下陈兰、雷薄等人也叛变了。

到了这一年,坐吃山空的袁术实在没办法了,只好把之前建好的宫殿楼阁一把火烧了,想去灊山投奔陈简、雷薄等人,却遭到拒绝。

袁术的处境更加艰难,身边的人越来越少,都跑掉了,心中很急很气,却又没有办法,只好派人把皇帝的尊号送给哥哥袁绍,还捎了这么一句话:“禄去汉室久矣!袁氏受命当王,符瑞炳然。今君拥有四州,人户百万,谨归大命,君其兴之!”

袁术可以说是一反常态,拍起了袁绍的马屁:大汉气数早就没了,我们老袁家应当接受天命当皇帝,符命与祥瑞都很清楚明白。如今大哥您拥有四州的地盘,人口一百万户,我就把上天授予的使命恭敬地献给您,希望您能够复兴大业!

袁绍也正是志得意满的时候,给汉献帝的进贡也少了,可以说小心思很明显。接到不靠谱老弟袁术的劝进信后,袁绍表面上不动声色,内心却狂喜,主簿耿包也投其所好,私下对袁绍说:“赤德衰尽,袁为黄胤,宜顺天意,以从民心。”

耿苞的意思跟袁术类似,而且更进一步搬出了“五德相生”的“理论”:汉朝是火德(即赤德),火德要由土德代替;黄帝就是土德,而袁家是黄帝的后代,所以袁氏取代刘氏是天意所归,老百姓也很很欢迎。

袁绍很喜欢这番歪理,把耿苞的这些言论公布给部属们,可这些人却一点面子都不给,不仅激烈反对,还认为耿苞是妖言惑众,混淆视听,应当杀头惩处;袁绍看这情况,知道时机还不成熟,只好牺牲了耿苞,来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

但袁绍对弟弟袁术还是不计前嫌,派大儿子青州刺史袁谭去迎接袁术。

袁术何许人也下一句(建安四年的末路哀歌)(2)

袁术也赶紧出发去跟侄子汇合,但曹操不给他这个机会,派刘备、朱灵率军截住去路;袁术过不去,只好再次退回寿春。

六月,袁术到了江亭这个地方,了解到军中仅有麦屑三十斛,想用蜜浆解渴却无蜜,颓然坐在只辅着竹席的床上深深叹息:“袁术乃至是乎!”

能说出这个话,证明袁术对自己还是认识不清,太自以为是,终于是活活气得呕血斗余而死。

袁术走了,带着对自己和世界的矛盾,但时人和后人对他看得很清楚,孔融说他:“袁公路(公路为袁术的字)岂忧国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吕布认为是:“喜为大言以诬天下”,都看他不起;《三国志》作者陈寿评价袁术“无毫芒之功,纤介之善,而猖狂于时,妄自尊立,固义夫之所扼腕,人鬼之所同疾。虽复恭俭节用,而犹必覆亡不暇”,乃是“奢淫放肆,荣不终己,自取之也”;《后汉书》作者范晔也评价他:“虽矜名尚奇,而天性骄肆,尊己陵物。及窃伪号,淫侈滋甚,媵御数百,无不兼罗纨,厌梁肉,自下饥困,莫之简恤”,而且是“焉作庸牧,以希后福。曷云负荷?地堕身逐。”;到了《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这里,干脆用老百姓熟悉的打油诗,来给袁术的一生画像:“汉末刀兵起四方,无端袁术太猖狂,不思累世为公相,便欲孤身作帝王。强暴枉夸传国玺,骄奢妄说应天祥。渴思蜜水无由得,独卧空床呕血亡”。

美国作家贺凯在《帝制时代的中国》一书中,用“帝制”二字讲透中国历史四千年,是专门为对中国历史和文化感兴趣的普通读者而写的,生动地展示了中国文明从史前到1850年的漫长历程。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陆扬认为:“这部书的优点在于一卷在手,中国史的大体脉络很清楚,而且作者关注很多文化的例证,因为他有过很好的汉学训练,这是晚近新的西文中国史不具备的”。

袁术何许人也下一句(建安四年的末路哀歌)(3)

如果对中国历史感兴趣,这部中国通史著作,将是非常合适的好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