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杨逍 文 受访者供图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凤凰山上潞王陵、陉山绵延子产墓……杜甫、刘禹锡、李商隐等一个个名人长眠于此,一座座帝王陵园和历史遗迹,分布在河南的山野田间。如何保护好这些遗迹文脉?河南应担负起孕育中华文化第三个高峰的责任,串珠成线,让河南文化遗产“活”起来。

河南文化遗产成片保护(抓住老家河南文化品牌)(1)

【现状】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区域发展不均衡

“2019年公布的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河南入选数量仅次于山西。”郑州市文物局原局长阎铁成表示,山西的古遗迹主要是城镇周围的古建筑和庙宇,而河南,尤其是郑州附近,是以人类生活的大型城市遗迹为主。

此外,还有许多名人文化遗产是分布在河南的荒野田间。阎铁成说,“河南的古遗迹不仅多,而且遭到风雨的侵害比较严重,很多名人文化遗产仅仅是个土坑”。

这些“土坑”看起来虽然并不起眼,但它们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研究价值非常丰富。比如巩义宋陵,郏县三苏坟、新郑欧阳修墓等等,这些都是在当时叱咤风云的人物,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巨大贡献。

“然而,这些文化遗产大部分都保护得不好。”阎铁成说,说是文化遗产,就是一抔黄土,大部分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

对于历史遗迹的保护,河南各地也体现出不均衡。“比如新郑、荥阳等地区是保护比较好的,还有一些地区则会差一些。”河南省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周健认为,一个地区经济发达,并不意味着文化方面做得很好,这是区域上的不均衡。

河南文化遗产成片保护(抓住老家河南文化品牌)(2)

【建言】文化遗产须串珠成线,形成文化品牌

河南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文物众多。周健认为,也恰恰是文物太多,分散了政府财政投入,形成“僧多粥少”的局面,使得各地区的名人文化遗产保护状况不均衡。

“河南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有一个孤立的问题。”周健说,文化遗产被行政区划隔开,没有串联起来。浙江的历史文化资源没有河南丰厚,却也做起了“浙东诗路”,用几百首诗和青山秀水架起一条诗歌走廊,而河南丰富的历史文化反倒造就了“多则惑”的局面。

河南的唐宋文化涉及开封、商丘、郑州、洛阳等地,但是在文化项目品牌的打造上,并没有连成一片。孔子周游列国,在河南土地上留下颇多足迹,也可用此符号将各地区的文化遗产串珠成线,形成文化品牌。

“新乡潞王墓和北京十三陵绑定在一起,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兼职教授郭力认为,立项是很重要的,比如巩义宋陵,就可以和杭州宋陵、开封宋代遗迹绑定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个项目一旦立起来,政府也会加大保护力度”。

此外,郭力认为,还存在过度开发的问题。比如新乡凤凰山的潞王陵,曾经就被放炮采石的行为所污染,灰尘酸雾不仅严重污染空气,而且严重腐蚀石刻文物。

河南文化遗产成片保护(抓住老家河南文化品牌)(3)

【模式】取经山西,发挥文化慈善的力量

“随着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各级政府都比较重视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阎铁成认为,要保护这些名人文化遗产,至少要简单修葺,很多没有墓碑的文化遗产,要立碑,然后再派人、装监控加强保护。

“名人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官方保护为主,辅以民间力量。”周健认为,首先要加大力度,做田野调查,将省内的名人文化遗产遗址数量摸清,再予以专业化的保护修缮,要“先保护、后开发;重保护,轻开发”。

阎铁成也认为,面对河南数量如此巨大的文化遗产,光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可以发动社会上的成功人士和企业,对名人文化遗产进行认领,署名立碑,为保护文化遗产做出贡献。

周健将其称为文化慈善,这种企业文物“1 1”的文物保护形式取经自山西,山西300多位企业家已经完成对400多处古遗址完成认领保护。

“立法,也是有效的保护方式。”郭力用开封来举例说明,2021年1月1日,《开封古城保护条例》实施,对交通、建筑规格、风格和现代化建设进行规范,要和古建筑的风格色调相统一。

此外,媒体、专家和社会人士的监督作用也很重要。

河南文化遗产成片保护(抓住老家河南文化品牌)(4)

【使命】河南应担负起孕育中华文化第三个高峰的责任

中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区,周健认为,对于这些历史文化遗产,河南作为中原腹地,应该承担起历史责任。

“中华文化的第一个高峰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第二个高峰是在北宋时期,这些历史时期,河南的位置都很重要。”周健说,东周至北宋,千年光景,现在又过千年,河南应担负起孕育中华文化的第三个高峰责任,将其传承下来。

“被传承下来的名人资源,都是对政治、文化有影响的。”周健表示,比如子产、姚崇、范仲淹和刘禹锡,他们的故事本身就是廉政教育的模板,他们的故居、坟茔完全可以作为廉政教育基地。

又如韩愈、白居易等人物,是由母亲抚养长大,母亲的教育对他们的人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这也可以作为“家风建设”的故事来弘扬。

“除了硬保护,还需要有软传承。”周健说,要对名人资源进行软化、主题化,比如举办诗歌节、文化艺术节等,让人们能真切感受到文化内涵。这要基于文化原点的研究,做原创文化,不要让名人遗迹只是一个文化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