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下个结论吧,对于电影《三少爷的剑》,我并不满意——不满意林更新的面瘫,不满意竹叶青演员的做作,像从隔壁中学话剧社走错片场,尤其,不满意结局的敷衍了事。

但是——这个「但是」来了。

我还是会给它打6.5/10。我认为它基本是合格的,那些动辄说要按住古龙先生棺材板的,动辄说这部片烂到人神共愤的,未免太夸张了,大概,黑一部片子,不需要什么成本吧。

顺便说一句,其实我是不太喜欢刻意去崇古抑今的,为了踩一版,肆意去抬旧版。是的,我觉得楚原旧版《三少爷的剑》半斤八两,我的打分也不会超过6.5。

当年尔冬升才不到二十岁,从头到尾只有一个「正义凛然」的表情,慕容秋荻也变成一个只有野心没有感情生活的扁平天尊,结尾也烂了,竟然原创了一个逆练九阴真经的慕容金龙,轻轻松松就虐了三少爷和燕十三,虐完后顺便把大反派天尊全杀光然后扬长而去,紧接着,燕谢二人明明被虐了,居然还厚颜无耻说要抢什么天下第一继续打……

三少爷的剑电影版结尾(为什么电影三少爷的剑会变成这样)(1)

1977年,楚原版《三少爷的剑》,时由尔冬升饰演谢晓峰,凌云饰演燕十三,姜大卫客串出演慕容金龙

至于何中华的三少爷,形象挺契合,剧情改编就惨不忍睹了:)

三少爷的剑电影版结尾(为什么电影三少爷的剑会变成这样)(2)

从古龙作品改编说起

其实古龙大部分作品十分精短,相比金庸,它们更适合大银幕。

但,尽管电视剧层出不穷(近年就有《飞刀又见飞刀》、《新边城浪子》、《新萧十一郎》多部),距离上次古龙的小说改编成电影,却已经过了十余年(央视2007年的《陆小凤传奇》系列数字电影,未在院线上映)。

三少爷的剑电影版结尾(为什么电影三少爷的剑会变成这样)(3)

2007年,时由邓衍成执导的《陆小凤传奇》系列,至今仍是最成功的古龙改编作品之一

大家都知道,古龙作品——特指成熟的中期乃至衰退后期,实在太难改编了。

很多人,喜欢用李白杜甫去比喻古龙金庸,因为一个偏浪漫,一个偏现实。

还有人常说,金庸是工笔画,古龙是大写意,的确也不假。

金庸的大部分主角,经常可以挖出他的祖宗三代师承来历,而古龙——

他(傅红雪)的过去也同样是一片空白,从没有人知道他过去在哪里?在干什么?

——《边城浪子》

你根本不知道楚留香、陆小凤、萧十一郎这些浪子是哪里冒出来的。

打斗场面也是,金庸是这么写的:

张无忌左手剑诀斜引,木剑横过,画个半圆,平搭在倚天剑的剑脊之上,劲力传出,倚天剑登时一沉。方东白赞道:「好剑法!」抖腕翻剑,剑尖向他左臂刺到。张无忌回剑圈转,拍的一声,双剑相交,各自飞身而起。方东白手中的倚天宝剑这么一震,不住颤动,发出嗡嗡之声,良久不绝。这两把兵刃一是宝剑,一是木剑,但平面相交,宝剑和木剑实无分别,张无忌这一招乃是以己之钝,挡敌之无锋,实已得了太极剑法的精奥。

——《倚天屠龙记》

你看,什么动作都能描述到位,梁羽生先生每次打起来,更是恨不得blabla写上半本书,而古龙——

刀光一闪!

小李飞刀已出手!

刀已飞入他的咽喉!

没有人看到小李飞刀是如何出手的!——《多情剑客无情剑》

没有人能看得见他们拔剑的动作,他们的剑忽然间就已经闪电般击出。

——《三少爷的剑》

(总是没有人能看到,那干脆就别看好了……= =)

三少爷的剑电影版结尾(为什么电影三少爷的剑会变成这样)(4)

诸如小李飞刀、灵犀一指的因果律功法,还有受日本剑豪文学影响的描写风格:气氛渲染,一招而决,绝不拖泥带水。

反正一听说拍的是古龙剧,大部分武术指导都要翻白眼。

古龙中后期的小说,大多是这样,动作简洁,对白繁复,反正武侠动作片最忌讳的,他都有了。

老人道:「我一直都在盯著你。」

谢晓峰道:「为什么!」

老人道:「因为我要用你的一条命,去换另外一条命。」

谢晓峰道:「怎么换!」

老人道:「我要你去替我杀一个人。」

谢晓峰道:「去杀什么人!」

老人道:「一个杀人的人。」

谢晓峰道:「他杀的是些什么人!」

老人道:「有些是该杀的人,也有些是不该杀的。」

谢晓峰道:「所以他该杀!」

老人道:「不该杀的人,我绝不会要你去杀,你也绝不会去杀!」

他眼睛里带著种很奇怪的表情:「我保证你杀了他绝不会后悔的。」

——《三少爷的剑》

若我不了解这个作家,我一定会吐槽:

好好说话,没事捧什么哏?唱什么RAP?!

其次,古龙作品里诸多障碍型人格,诸多病态变态,诸多情色,也是影视改编的一大障碍。

从1971年第一部古龙影视剧《玉面侠》起(改编自《绝代双骄》),到2016年尔冬升《三少爷的剑》,期间改编作品无数,不同于金庸先生动辄赞美某某某塑造的角色,古龙在世的时候,对这些几乎都是不太满意的。

他发表过文章批评华视的《小李飞刀》,他不满郑少秋的《楚留香》,从而自己重新选演员翻拍,甚至楚原的电影一度大热,他也不是太喜欢。

这种景况并未刺激古龙的创作欲,他直截坦率地认为拍电影只是为了赚钱;别人拍成他的电影他也不看,对楚原的改编尤多不以为然。 ——龚鹏程《人在江湖:夜访古龙》

古龙被改编过上百部作品,我认为值得一看的,唯有楚原导演的《流星·蝴蝶·剑》、《白玉老虎》,吴岱融主演的《边城浪子》、《绝代双骄》,张智霖的《陆小凤传奇》,张智尧的《楚留香新传》,焦恩俊主演的《泪痕剑》。次之,还有陈楚河的《流星·蝴蝶·剑》,杜淳的《大旗英雄传》。郑少秋的楚留香、焦恩俊的李寻欢、黄海冰的沈浪其实胜在主角的塑造,作品本身虽然大热,但改动太多了。

三少爷的剑电影版结尾(为什么电影三少爷的剑会变成这样)(5)

1991年,吴岱融饰演的傅红雪堪称经典

另有一部《莲花争霸》,颇得真味。此外,其他电影,以王家卫《东邪西毒》、《一代宗师》,何平《双旗镇刀客》可飨古迷。

总而言之,古龙风格的意境营造,毕竟太难了。

那么,何谓古龙风格呢?

解开古龙风格的密码

成熟期的古龙,以悬疑探案为主,如楚留香系列、陆小凤系列、小李飞刀系列,其次,由于作者特殊的黑道身份背景,及当时台湾的社会环境,古龙常引以为素材,将帮会间的博弈厮杀火并,写入小说中,如《流星·蝴蝶·剑》、《白玉老虎》、《英雄无泪》等。

而且自《浣花洗剑录》以来,古龙依次借白衣人、西门吹雪、李寻欢、燕十三等人之口,去叩问极致的剑道、武道。

比如最经典的兵器谱前三名的论战。

上官金虹道:「好,请出招!」

李寻欢道:「招已在!」

上官金虹不由自主,脱口问道:「在哪里?」

李寻欢道:「在心里,我刀上虽无招,心中却有招。」

上官金虹的瞳孔也突然收缩!

谁也看不见上官金虹的环在哪里,也看不见李寻欢的招在哪里。

但环已在,招已出!

……

老人道:「他们自以为『手中无环,心中有环』,就已到了武学的巅峰,其实还差得远哩!」

少女吃吃笑道:「差多远?」

老人道:「至少还差十万八千里。」

少女道:「要怎么样才真正是武学的巅峰?」

老人道:「要手中无环,心中也无环,到了环即是我,我即是环时,已差不多了。」

少女道:「差不多?是不是还差一点?」

老人道:「还差一点。」

他缓缓接着道:「真正的武学巅峰,是要能妙参造化,到无环无我,环我两忘,那才真的是无所不至,无坚不摧。」 ——《多情剑客无情剑》

这一剑本就是剑法中的「神」。「神」是看不见,也找不到的,他要来的时候,就忽然来了。可是你本身一定先达到「无人、无我、无忘」的境界,他才会来。这道理也正如禅宗的「顿悟」一样。 ——《三少爷的剑》

古龙曾不止一次引用禅宗的妙谛,去演化武学中的大道。诗歌有种境界说「不涉理路,不落言荃」,禅宗也是如此,它就如同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三少爷的剑电影版结尾(为什么电影三少爷的剑会变成这样)(6)

古龙是否如金庸般精研佛理不得而知(应该是没有),但事实上,除了武学上的学问,我们经常可以在他的作品里看到「禅」的踪影。

那乌衣女尼瞧了他眼合什道:「贫尼正是素心,不知施主从何而来?为何而来?」

楚留香道:「大师久避红尘,不知可还记得昔中有位方外至友秋灵素么?」

素心大师道:「记得即是不记得,不记得即是记得,施主何必问?贫尼何必说?」

楚留香微笑道:「说了即是不说,不说即是说,大师若是执意不说,岂非着相了?」——楚留香传奇之《血海飘香》

不管无意流露也好,有意装逼也好,他的文字散漫随性,人物如楚留香陆小凤、欢乐英雄,带着魏晋的风流,潇洒自在,然后还像禅师一般,喜欢说偈语打机锋。

日本文学有物哀、幽玄与侘寂的审美意识,与禅的「空寂」也算得上一体相连,我读古龙小说的时候,尤其是在他对环境氛围,进行铺陈渲染时,常常也会产生一种近乎物哀的感受。

就在这时,黑暗中忽然闪出了一个人,一柄剑!

一个人,一柄剑。人的动作矫健如鹰,剑的冲刺迅急如电。

这个人是在谢王孙背後出现,这柄剑直刺他的後心。

等到燕十三看见时,已来不及去替他抵挡了。

谢王孙自己却彷佛完全没有感觉到,只是叹息着弯下腰,去拾起一片枯叶。

他的动作很缓慢。他去拾取这片枯叶,彷佛只不过是因为心里的感触。

他的生命已如这片枯叶,已枯萎凋落。可是他恰巧避开了这闪电般的一剑。

在这一瞬间,剑光明明已刺在他的後心,却偏偏恰巧刺空。这其间的间隔,只不过在一发之间。

冲过来的人力量已完全使出,收势已来不及,整个人却从他背脊上翻了过来,手里的剑就变得刺向他对面的燕十三。

这一剑的馀力仍在,仍有刺人於死的力量。

燕十三不能不反击。他的剑已出鞘,剑光一闪。

这个人凌空翻身,落在七尺外,铁青的脸上还带着醉意。

「曹冰!」

燕十三失声而呼,声音中带着三分惊讶,七分惋惜。

曹冰看着他,眠睛里也充满惊讶和恐惧,想开口说什麽,却没有说出来。

他的咽喉上忽然有一缕鲜血涌出,然後就倒了下去。

秋风仍在叹息。

谢王孙慢慢的拾起了那片枯叶,静静的凝视着,彷佛还没有发觉刚才的事。

就在这一瞬间,已有一个人的生命枯叶般凋落了。木叶的生命虽短促,明年却还会再生。

人呢?

谢王孙又慢慢的别着腰,轻轻的将这片枯叶放在地上。燕十三一直在看着他,眼色中充满了仰慕和尊敬。直到现在,他才发觉这老人才是真正深藏不露的高手。他的武功已到了化境,已完全炉火纯青,已与伟大的自然浑为一体。所以没有人能看得出来。

——酷寒来临的时候,你看不出它的力量,它却在无形中使水变成冰,使人冻死。

——《三少爷的剑》

古龙打心底憧憬春天,但他在写很多大决战时,比如李寻欢与郭嵩阳,楚留香与薛衣人,会选择秋天,刻意营造一种濒临死亡的肃杀。

三少爷的剑电影版结尾(为什么电影三少爷的剑会变成这样)(7)

2012年,刘德凯饰演的薛衣人即将与楚留香大战

而古龙中后期作品给人的印象,奠定的基调,也多是如此。晦暗,苍凉,肃穆。边城,大漠,只身天涯的落寞。他喜欢探讨生死,沉迷幽冥之事,所以他的作品常出现「棺材」的意象,人在棺材里等死,人在棺材里生存。早期《护花铃》里的梅吟雪,后来《白玉老虎》里的「地藏」,李玉函和柳无眉曾在棺材里骗楚留香和胡铁花,《萧十一郎》里飞大夫公孙三绝也睡在棺材里,因为死活都不必再换地方……可谓不胜枚举。

生死,寂寞,自我放逐,人性微光,都是「古龙风格」的母题。

谈谈《三少爷的剑》

《三少爷的剑》,是一部非常典型化的古龙作品,古龙的优点与缺点,在这部小说身上,都发挥得淋漓尽致。

它讲的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绝世剑客燕十三去挑战「天下第一剑」、神剑山庄的三少爷谢晓峰,不料谢晓峰已经过世(诈死)了。

三少爷的剑电影版结尾(为什么电影三少爷的剑会变成这样)(8)

2016年,林更新饰演谢晓峰

其实谢晓峰化名为「没用的阿吉」,隐藏在俗世泥沼中,他先当妓院里的龟奴,又当挑粪工,认识了妓女「娃娃」及挑粪工「老苗子」。因为替这一家出头挨刀子,得罪了「大老板」,于是大老板联合军师「竹叶青」派出了很多杀手要杀阿吉。

这部分是古龙一贯的帮会博弈套路,互相猜疑,彼此算计。

三少爷的剑电影版结尾(为什么电影三少爷的剑会变成这样)(9)

2016年,江一燕饰演慕容秋荻

后来发现,大老板原来也只是「天尊」的傀儡,受天尊手下「小弟」控制。天尊是三少爷抛弃的旧情人慕容秋荻,小弟就是他们的私生子谢小荻,因为谢小荻自幼父爱缺失,下半部就围绕着父子之间的关怀与冲突,闹着闹着闹进了红旗镖局,与少总镖头铁开诚成为好友,并得知了天尊一度想蚕食镖局、称霸武林的野心。

这里,慕容与谢的过去都留白不提。

最后,谢晓峰还是受了重伤,他因化名「段十三」的燕十三救助得以痊愈,并与燕十三展开了最后的决战。

三少爷的剑电影版结尾(为什么电影三少爷的剑会变成这样)(10)

2016年,何润东饰演燕十三

尽管古龙没有言明,但三少爷的自甘堕落,无疑是对「天下第一剑」及「神剑山庄三少爷」这一身份的质疑与自我否定,因为他杀戮太多,肩负太多,便偏激地将自己丢进苦海折磨,抛开一切名头,陷入「我是谁」的思考与纠结。

这个角色其实是值得玩味的,萧峰也这么思考过。之前《天涯·明月·刀》里的公子羽因为缺乏这类思考,最终沉溺于地位难以自拔,竟然过早衰老,又不断扶持自己的傀儡,以保住武林第一人的名头。

小说致力于阐述燕十三与谢晓峰两名剑客身为江湖人的宿命感,以至于,天尊种种阴谋对他们而言,轻描淡写得如同云烟过眼——因此,这个故事自始至终,并没有矛盾的集中爆发。古龙说过,这时候他对反求自性更感兴趣,除魔卫道,已经不是他的要务了。

此外,必须承认,这是部有缺陷的小说。古龙将燕十三塑造成谢晓峰此生宿敌,却让他消失了超过三分之二的篇幅(开头的角色「乌鸦」甚至一起消失了),中间走马观花,出现黑杀组织、单亦飞、柳枯竹等一堆酱油角色,「大老板篇」与「小弟·红旗镖局篇」的剧情,甚至有些脱节。也正因如此,楚原版直接把小弟这一人物删除后,故事仍旧完整,尔冬升版也是——小弟甚至早早,就被慕容秋荻的老爹踹死在娘胎里了。

电影的改编,面对着这么一些群体,武侠迷(包括古龙迷、伪古龙迷、金庸迷),非武侠迷。看得出,尔冬升拍这部商业类型片,太想迎合所有的观众了。

三少爷的剑电影版结尾(为什么电影三少爷的剑会变成这样)(11)

他想吸引古龙迷——冷峻对白,墓碑棺材,低俗情色,变态嫖客,是的,他有很多古龙的痕迹,风雪石桥,孤灯夜行,广袤山水,一叶扁舟,他无时无刻不在古迷心里,烙下苍凉落寞萧索的意味。在燕十三沉剑的时候,我心里甚至难抑激动——是的,这就是我要的。

三少爷的剑电影版结尾(为什么电影三少爷的剑会变成这样)(12)

导演还要整合原著散漫的架构,就得增加燕十三的篇幅,又想用「政治正确」的大场面去吸引普通观众的眼球——毕竟普通人不会去理会你三少爷的哲学思考,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合乎逻辑的行为动机,而且必须是直截了当的,爆米花式的。

但是古龙实在太随性,留白实在太多,编剧一不留心,就把爱情填得满了,把江湖厮杀补得过了,把三少爷形象溢出得太多了。

你们看,爱情补完,成了一段俗烂的三角恋,原来天尊变成了竹叶青,他是一个歇斯底里的话剧腔爱好者。种种雷人台词令人啼笑皆非。

三少爷的剑电影版结尾(为什么电影三少爷的剑会变成这样)(13)

天尊还杀上了神剑山庄——我很理解设置这段的必要,商业片需要一个扣人心弦的大场面,才不至于浪费这个3D制作,不至于浪费徐克这个鬼才技术控的监制。但因此,就不那么符合原著的精神了。

小说里,谢晓峰任由厉真真这个后起之秀野心家崛起,去抗衡慕容秋荻,便就此收尾。我们只知道江湖人交替更迭,终究还是陷溺在江湖的潮水里,纷纷扰扰,宿命更替,这是个意韵悠长、不须言说的结局。

三少爷的剑电影版结尾(为什么电影三少爷的剑会变成这样)(14)

但在电影的结尾,谢晓峰只身抗敌,竟不像自我放逐与自我救赎的苦行者,而像一个迷途知返的红领巾小孩。溢出太满,甚至直接让燕十三授首,削弱了燕创下夺命十五剑的风采与自刎的悲悯。导演还是低估了观众的理解水平,他二一添作五,矫枉过正,把许多东西都弄得太浅白,太简化了。

三少爷的剑电影版结尾(为什么电影三少爷的剑会变成这样)(15)

也因此,留给观众的印象,《三少爷的剑》成了一个尴尬别扭、不伦不类的、许多人都没讨好到的作品。

但说它不用心,我是不赞同的。我宁可认为,它是无数古龙改编失败作里,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大概古龙电影,还是适合文艺片吧。

扫描二维码,关注言少的江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