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凉州鼓魂 —— " 攻鼓子 "

攻鼓子舞,又称作凉州攻鼓子或武威攻鼓子,流传于甘肃省武威市。据专家考证,凉州攻鼓子舞是汉唐军旅出征乐舞的遗存,与大唐李世民出征时表演的《秦王破阵乐》颇有渊源。相传,苗庄王年间,一支军队因战斗节节失利,而被围困于城寨之中,他们急中生智,将兵器藏入鼓腹中,乔装打扮成社火队出城表演,攻其不备而出奇制胜,“攻鼓子”因此而得名。攻鼓子以鼓为道具,以滚法为主要击鼓表演手段,两个人一对,五对为一组,表演时阵法多样,舞步较和谐,整体干净利落。凉州攻鼓子列入第一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秦安打羊皮鼓(凉州鼓魂攻鼓子)(1)

凉州攻鼓子的动作皆体现出“ 攻 ”的特征。表演者为男性,他们装束也迥异,黑衣白扣,俨然是古代的武士,美其名曰为“ 招子 ”。传统的攻鼓舞一般由20人组成,2人一对,5对一组,表演时阵法多变,舞步和谐,干净利落,稳健大方。表演者头戴黑幞帽,上插两只野鸡翎,帽边插扇形白纸花,身穿黑色“ 十三太保衣 ”(夸衣),下穿灯笼裤,脸上涂脂擦粉,眉毛画得粗黑且上翘,完全一副“ 夜行侠 ”的装束。鼓长约30厘米,直径20厘米,表演者用双木槐击鼓舞蹈。足蹬快靴,腰挎红色鼓子,双手握鼓槌。 攻鼓子”不同于一般的“ 腰鼓 ”和“ 太平鼓 ”,但又融合了腰鼓的灵秀和太平鼓的浑厚,更显洒脱和豪迈。

秦安打羊皮鼓(凉州鼓魂攻鼓子)(2)

表演时由大鼓作为打击乐伴奏,指挥节奏和速度。舞蹈队形变化复杂,场面调度多样,动作刚劲有力,在鼓舞中自成一体。“ 攻鼓子 ”讲究打鼓时要手到、眼到、神到,而且要仪表潇洒、干净利落、稳健大方。“ 猛虎出山阵 ”、“ 双将对斗阵 ”、“ 四门兜底阵 ”、“ 四方阵 ”、“ 四龙阵 ”等队形变化万千,气势恢宏;“ 雄鹰展翅 ”、“ 战马凌飞 ”、“ 鹞子翻身 ”、“ 凤凰三点头 ”等舞蹈动作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攻鼓子 ”表演的布阵,有“ 几何 ”、“ 拉花 ”、“ 拜坛 ”、“ 祭阵 ”、“ 连套 ”、“ 对攻 ”等十多个阵势。舞者时而马步对攻,时而振臂滑鼓,对攻时如龙腾虎跃,反攻时如紫燕曼剪,神情冷峻刚毅,步履沉稳矫健。尤其是“ 会攻子 ”时,数十支甚至上百支鼓队汇聚一地,同击一种节拍同奏一支曲,同列一个长阵同作一个势,阵容宏大,气势雄壮,撼人心魄,表现一支强大的军队在向敌人发起进攻的气势。

秦安打羊皮鼓(凉州鼓魂攻鼓子)(3)

攻鼓子的基本打法可用“ 双手胸前画弧线,交错击鼓轮换翻。上步踏地凭脚力,挺胸抬头身不弯 ”四句口诀加以概括,充分体现出古代武士英勇剽悍、勇往直前的阳刚之气,给人以威武雄壮而又神秘莫测的美感,在当地有沙漠“ 黑旋风 ”之誉。攻鼓子的表演风格浑厚豪迈,给人以威武雄壮、粗犷豪放的美感,具有非常强烈的西部特色。

秦安打羊皮鼓(凉州鼓魂攻鼓子)(4)

1957年,武威县文化教育馆馆长张世珍选拨出八位队员,专门训练“ 攻鼓子 ”,经过刻苦训练,终于进京献艺,在天安门和怀柔堂进行了“ 攻鼓子 ”表演。1986年,凉州攻鼓子被编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1990年4月,甘肃电视台拍摄电视艺术片《西部之舞》,攻鼓子作为重点节目之一被介绍到全国,在此之后,“攻鼓子”声名大振,被称为西部“鼓魂”。2008年,凉州攻鼓子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正月闹社火时,乡民们自发地组织起来,走乡串户进行表演,有时十几支鼓队还要举行表演,叫作“ 会鼓子 ”。“ 会鼓子 ”场面十分宏大壮观,十几支鼓队汇聚一地,大鼓配合掌握节奏,外加锣镲烘托气氛。几百人同敲一个鼓点,同走一种步伐,气势雄壮,撼人心魄,造成一种排山倒海、雷霆万钧之势,给人以极大的鼓舞与鞭策,令人奋发,催人奋进。

秦安打羊皮鼓(凉州鼓魂攻鼓子)(5)

最后就是小结一下,凉州攻鼓子是一种民间鼓乐舞蹈,流传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四坝镇的杨家寨。可以说,攻鼓子是西域乐舞与中原乐舞交融并蓄而生的独特西部鼓舞艺术。目前,凉州攻鼓子已很少能引起当地年轻人的兴趣,部分青壮年攻鼓子表演骨干外出打工,老艺人年事日高,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攻鼓子的传承与发展。凉州攻鼓子集娱乐性、艺术性、地方性、自发性和民族性于一体,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认同意义,相关部门应重点保护此文化遗产,能继续让之传承下去。(喜欢的请关注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