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人用电子产品的人而言,显示器真的太太太重要了。比如低素质的手机屏幕,显示的画面都没什么欲望观看,习惯了普遍高素质的手机屏幕,越来越多的人对屏幕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不亚于电脑的主机部分,显示器也有着复杂的参数,让不少人交了智商税。

商业办公可能会选择大尺寸、护眼、高分辨率的显示屏;从事设计制作、摄影的人员对显示器的要求更高,广色域、高分辨率、大尺寸会是他们所看中的;再比如电竞玩家更注重画质、画面流畅度以及体验感。

600元90赫兹显示器(显示器的智商税)(1)

该怎么去衡量和评判显示器的好坏呢?看高分辨率?看色域?看响应速度?

比对这些参数都没问题,但在参数上还有一些操作空间。

比如,要注意看色域覆盖而非容积,色域指的是显示器所能呈现的色彩范围,一般屏幕的色域覆盖越广,显示的色彩就更多、更鲜艳。同样很重要的还有1ms 响应时间,刷新率是每秒钟屏幕刷新画面的次数,即每隔几到十几ms刷新一帧,目前主流的刷新率有 60Hz、120Hz、144Hz以及 240Hz。但受限于物理特性,显示器并不能在到该刷新的点瞬间完成整张画面的切换,色彩变化无论如何都需要时间来完成。且不同面板也有差异存在,如果出现延迟过长,就会出现所谓的拖影和残影,所以就算不同的显示器具有相同的刷新率,其给人的流畅感也会有很大的差别。

不过上架宣传的响应速度并不是指显示器能在多少ms内完成该过程。常见测量标注的响应时间类型主要有GTG和MPRT。GTG测的是不同灰阶转换所需的时间,这也是一个比较好的标准;MPRT则是限制像素的显示时间,插入黑帧等待下一帧画面生成,就算是1ms MPRT响应时间的不同屏幕,实际素质相差也很大。

600元90赫兹显示器(显示器的智商税)(2)

一些显示器还会通过Overdrive加压来降低响应时间,单纯的通过比较数字大小,可能会以更高的价格买到一般的产品,交一笔智商税。

不过,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创建了一个全新的运动模糊规范——ClearMR,回归响应时间这个参数带来的直观体验-运动清晰度,新规范直接用高速相机测试运动模糊质量。

600元90赫兹显示器(显示器的智商税)(3)

基于两帧清晰像素与模糊像素的百分比作为指标,为其认证 CMR3000-9000 不同评级,这样一来,用户就可以直接比较CMR评级来了解不同显示器的情况,小白可以避免踩坑。

600元90赫兹显示器(显示器的智商税)(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