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五月,玄宗在奔蜀途中,停于马嵬驿,将士饥疲,众皆愤怒,齐诛杨国忠,请杀杨贵妃,玄宗溢杀贵妃。

马嵬坡兵变真相(解读马嵬驿兵变过程)(1)

玄宗奔蜀

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杨国忠挑唆唐玄宗强令镇守潼关的哥舒翰迎敌,结果中计大败。

六月初九,潼关失守,哥舒翰急派部下到长安告急,唐玄宗赶紧召见,情急之下,只能派李福德带领监牧兵奔潼关增援。当时烽火台三十里左右一设,每日初夜就点燃报平安的烽火。这天晚上,迟迟不见报平安的烽火,玄宗意识到潼关局势不妙,开始担忧起来。

初十,玄宗召集宰相商讨对策。杨国忠身兼剑南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叛乱开始,他就授命留守蜀中的剑南节度副使崔圆在四川聚集货物,打算在危急的情况下退回老巢。所以抢先发言的他提出去四川避难,玄宗只好答应了。

十一日,杨国忠召集百官商讨对策。事已至此,大臣谁也拿不出主意来,都沉默不语。杨国忠因大家皆知他与安禄山不和,怕大家责怪他,很是紧张,因此痛哭自辩:“人们向皇上报告安禄山谋反已经有十年了,可是皇上不愿相信,今天发展到这种地步,不是宰相的过失。”将责任全部推在玄宗身上。杨国忠请韩国夫人、虢国夫人出马,再次劝皇帝去蜀地。百官罢朝后走在街上,只见市民们极为恐慌,无目的地四处奔走,一片恐慌混乱景象。

十二日,百官上朝的不及十分之一二。

马嵬坡兵变真相(解读马嵬驿兵变过程)(2)

玄宗来到勤政楼,下诏书说要御驾亲征,大家都不相信。玄宗又任命京兆尹魏方进为御史大夫兼置顿使,京兆少尹灵昌人崔光远为京兆尹、兼西京留守,让将军边令诚掌管宫殿的钥匙。玄宗说剑南节度大使颖王李璬要赴任,让剑南道准备所用物资。当日,玄宗移居大明宫。天黑之后,玄宗让龙武大将军陈玄礼集合禁军,又在闲厩中挑选了骏马九百多匹,外人都不知晓。十三日,天刚发亮,玄宗只与杨贵妃姊妹、皇子、皇妃、公主、皇孙、杨国忠、魏方进、韦见素、陈玄礼及心腹官官、宫人从延秋门出发,在宫外的皇妃、公主及皇孙都弃而不顾,只管自己逃难。杨国忠请求焚烧路过的左藏库,不把钱财留给叛军。玄宗心情凄惨地说:“叛军来了没有钱财,必定会向百姓征收,还不如留给他们,以减轻百姓们的苦难。”这一天,还有百官人朝,宫门口还能听到漏壶滴水之声,仪仗队的卫士整齐地站着,待们打开后,就看见宫人乱哄哄地出逃,宫里宫外一片混杂,都不知道皇上在哪里。于是王公贵族、平民百姓四处逃命,山野小民争着入皇宫及王公贵族的宅第,盗抢金银财宝,有的还骑驴跑倒官殿里。左藏库也被焚烧了。崔光远与边令诚带人赶来救火,又招募人代理府、县长官分别守护,杀了十多个人,形势才稳定下来。边令诚将宫殿各门钥匙献给了安禄山,崔光远也派儿子去见安禄山。

马嵬坡兵变真相(解读马嵬驿兵变过程)(3)

玄宗一行经过便桥后,杨国忠派人纵火烧桥,玄宗说:“百姓官吏都在逃避死难,不能断绝他们的生路!”于是就把内侍监高力土留下,让他把大火扑灭后再来;又让宦官王洛卿打前站,通知沿途郡县做好膳食安排。将近中午,玄宗一行人来到咸阳望贤宫,东距长安有四十里,不料县令与王洛卿都已逃得无影无踪。只好再派官官四下征召,可是没有官吏和百姓响应。已经过响午,却没有搞到一点吃的,大家饥肠牺辗。玄宗让手下人杀死御马,用行宫的木头烧马肉以充,但大家都下不了手。

玄宗奔波了多半日,又饿又累,便坐在一棵大树下休息。想起晚年沦落至此,对比大半生的荣华富贵,不由悲伤不已,想一死了之。幸亏高力士及时察觉到玄宗的变化,他抱着玄宗的双脚,哭着劝说,才使玄宗放弃此念。杨国忠这时从街上买了几个胡饼,藏在袖子里,偷偷给玄宗。天将傍晚,村里的老百姓陆续赶来,玄宗问百姓家里是否有吃的,请他们拿饭菜来。

不一会儿,百姓提篮抬筐,送来了干粮,都是些寻常农户所吃的粗粮,还杂以麦豆之类。人们已经饥不择食,玄宗让禁军将士先吃干粮,然后是六宫及皇孙辈,在虎咽狼吞之下,食物一会儿就没有了,但肚子好像还没全饱。

马嵬坡兵变真相(解读马嵬驿兵变过程)(4)

玄宗厚给送食物百姓报酬,并慰劳百姓。玄宗掩面呜咽,人们见皇上如此狼狈,不禁感慨痛哭起来。有一个叫郭从谨的老人向玄宗进言说:“安禄山想反叛,早已不是一天的事了,也有人到宫阙揭发安禄山阴谋的,可是陛下往往把他们杀了。这才使安禄山阴谋得逞,陛下流离出宫。由此看来,吾王务在察访忠良之士以增加自己的聪明,的确不错。臣还记得宋璟做宰相的时候,屡屡直言进谏,天下靠他才得以太平。但是后来的朝廷大臣不敢直言,人人只知阿诀保位,因此陛下对宫外的事情一无所知。我们处于草野的老百姓早知这种事会发生,但深如大海的深宫让区区百姓之心无法上达。如果事情不是发展到今天这种地步,我们这些做臣民的怎能见到陛下而向您倾诉呢?”唐玄宗听了又羞又悔,连连说:“这都是朕的不明智,现在后悔来不及了。”于是又好言好语地安慰百姓们。

一会儿,主管膳食的官员送上饭菜,玄宗让随从人员先吃,然后他也吃了一些。又叫士兵四下分散到村子里找吃的。吃完了,队伍集合继续前进。半夜的时候,来到长安八十五里外的金城。县令早已不知去向,老百姓也都四散而逃。幸好村子里还有现成的粮食和炊具,士兵们自己动手做饭。随从人员逃走的不少,连玄宗身边的亲信宦官头目内侍监袁思艺也不知什么时候溜走了。由于驿馆没有灯烛,人们只好摸黑找住处,也顾不上长幼贵贱之分,拥挤着睡下。王思礼从渔关赶来,玄宗这才知道大将哥舒翰已被叛军携获,便任命王思礼当河西、陇右节度使,让他收集散率,立即赴镇,准备东讨。

诸杨伏诛

十四日,唐玄宗一行来到马鬼驿,随从护驾的禁军将士们走得又累又饥,不禁埋怨起来,平时骄横跋虑的宰相杨国忠惹出了这场大祸,将士们情绪愤怒到极点。

马嵬坡兵变真相(解读马嵬驿兵变过程)(5)

禁军首领陈玄礼多年负责宿卫宫禁,忠心耿耿,很得玄宗信任。有一次,在华清宫的唐玄察想随马去虢国夫人家,陈玄礼劝道:“陛下没有通知臣,不便轻率出游。”玄宗听后果然不去

又一次,玄宗在华清宫突然想要半夜出游,陈玄礼奏说:“宫外是旷野之地,陛下若想夜游,也当有所准备才是。”玄宗因此打消了这个念头。陈玄礼对皇帝忠心耿耿,他痛恨杨国忠祸国民的罪行。

早在安禄山叛乱之初,陈玄礼就通过太子李亨的亲信宦官李辅国密告太子请谋杀杨国忠。本来想在长安城将杨国忠沫杀,但因种种原因没有实现。

这时,太子和陈玄礼认为除杨国忠的时机已经成熟,就由陈玄礼出面对将士说:“如今天下的分崩离析,天子到处奔逃,难道不是由杨国忠苛剥百姓、引得朝野上下怨声载道,才招致了这场大乱吗?如果不杀杨国忠谢罪于天下,天下的愤怒又怎么可能平息呢?”将士们齐声称是,纷纷响应陈玄礼反杨的号召。

马嵬坡兵变真相(解读马嵬驿兵变过程)(6)

事有凑巧,这时有吐蓄使节二十余人拦住杨国忠的马,向他诉说没有吃的,杨国忠还没有来得及回答,士卒们就喊道:“杨国忠与外人要叛乱!”有人用箭射中了杨国忠坐骑的马鞍。杨国忠急忙逃命,逃至马嵬驿西门内,被士兵追上杀死,并且肢解了他的尸体,将头颅挂在矛头上,插在西门外示众,然后将韩国夫人、秦国夫人和杨国忠之子户部侍郎杨暄杀死。御史大夫魏方进说:“你们胆大妄为,竟敢谋害宰相!”士兵们又把他杀了。

听到外面大乱,韦见素忙跑出驿门去察看,乱兵用鞭子将他打得头破血流。众人喊道:“不要伤害了韦相公。”韦见素才免于一死。

将士们团团围住玄宗住处。玄宗听到外面喧哗声,忙派人打听,左右告诉杨国忠谋反,已被杀死。这让玄宗大吃一惊,他立刻冷静下来,挂着拐杖出了驿门,丝毫没有责备将士,反而好言抚慰,令他们收兵归队。不料将士不应,仍站住不动。玄宗让高力士问明情况,陈玄礼回答:“杨国忠谋反,贵妃不宜再待在陛下身边,愿陛下割恩正法。”玄宗听了如五雷轰顶,他强忍悲痛说:“朕自己来处理吧。”说完转身入门。他觉得回宫见贵妃于心不忍,便来到驿门旁一条小巷里,头靠着拐杖,呆呆地站在那里,半天说不出一句话,内心痛苦至极。

马嵬坡兵变真相(解读马嵬驿兵变过程)(7)

宰相韦见素的儿子京兆司录参军韦谔见玄宗不能决定,就走上前劝道:“现在众怒难犯,陛下的安危就在瞬间,愿陛下赶快下决心吧。”边说边叩头,直至流出鲜血。玄宗低头望一眼韦谔,接着长叹一声:“贵妃常居深宫,怎么能知道杨国忠谋反?”高力士忙说:“贵妃的确无罪,但是将士们杀死了杨国忠,而贵妃还在陛下身边,他们怎么敢自安呢?愿陛下仔细想想,将土安则陛下才能安呀。”

玄宗知道自己虽然是皇帝,但想挽回爱妃的生命已是不可能的了,他慢慢走进行宫,为了作最后的离别,与贵妃一起出了厅门。贵妃悲不自胜,呜咽道:“愿陛下多加保重,妄辜负了国恩,死无所恨,只是请求陛下让妾拜完佛再去。”肝肠寸断的玄宗只说了一句:“愿妃子来世投生到一个好地方吧。”便让高力士带贵妃走了。顷刻间,杨贵妃香消玉殖,溢死在佛堂前梨树下,享年仅三十八岁。贵妃刚断气,从南方进献荔枝的快骑就赶到了。玄宗禁不住哀号数声,命高力士赶紧拿荔枝祭献,因为这是贵妃平日最爱吃的。

马嵬坡兵变真相(解读马嵬驿兵变过程)(8)

不一会儿,贵妃遗体被高力士命人用御轿抬到驿庭,召来陈玄礼等人验看。陈玄礼见贵妃确已死亡,这才解胃释甲,向玄宗跪下请罪说:“杨国忠败坏纲纪,种下祸根,使百姓遭映,皇上流离,如果不杀死他,灾难就不会结束。臣等是为国家社稷着想的,请陛下恕臣假借圣旨之罪。”事情到了这步田地,玄宗不得不责罚自己,顺水推舟:“朕用人不当,近来也察觉国忠奸侯,有所觉悟,本来是想到蜀地后再清算他的罪行,现在将士们除了他,正合族的心意,联当重赏将士们。”玄宗命令陈玄礼告诉将士,他们一齐高呼万岁,拜了两次出去。哗变的士兵这才安定下来,整理队伍继续西行。

杨国忠的妻子裴柔与儿子杨唏,號国夫人和她的儿子裴徽逃难到陈仓,但追来的县令薛景仙的士兵将他们都杀了。

唐玄宗事后叫高力土将杨贵妃遗体裹上锦衣,胸前放上香囊锦袋,埋葬在驿馆西面的小山坡下,即“马嵬坡”。

马嵬坡兵变后,玄宗一人流离到巴山蜀水,只有少量护从跟随,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将玄宗尊为太上皇。长安收复后,玄宗回到京师,因烦闷生了重病,于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四月初五崩于神龙殿,享年七十八岁。

马嵬坡兵变真相(解读马嵬驿兵变过程)(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