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正月十六闹元宵(周村芯子闹十五)(1)

□孙方之

周村芯子,是周村特有的一种民间艺术表演形式,诞生于清朝初年,已经有300余年的表演历史。传说“泰山奶奶”是周村人,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是她的生日,她老人家要回娘家住几天,为迎接她回娘家,周村人创制了玩“芯子”艺术形式。每逢她回娘家时,周村人会抬着芯子,锣鼓喧天去城外迎接她。后来芯子演变成为“闹十五”的一种表演节目。

周村正月十六闹元宵(周村芯子闹十五)(2)

三百多年来,每年的正月十五,周村芯子成为每年正月十五扮玩的保留节目,周村和周围各村争相抬着花花绿绿的芯子表演,招摇过市。尤其是丰收年景更加大玩特玩。1932年,周村曾经出到72台芯子,大街小巷人流如织,观看芯子者人山人海,万头攒动。周村周围的村庄,到周村街上玩了芯子,再抬着在本村转,供乡亲娱乐。周村芯子集舞蹈、戏剧、杂技、魔术为一体,是一种独特的表演艺术形式,一般是在白天出演。2006年,拍摄《旱码头》,因剧情需要,夜晚在周村大街表演了一次。

周村正月十六闹元宵(周村芯子闹十五)(3)

新中国成立前,每年的春节文娱活动由商会出面组织,根据商户规模、资金多寡分派任务,当然也有商会不掌握的商家冷不丁抬着芯子表演的。有的村庄是族姓村庄,按每一支出一台芯子的分派方案,这些道具每年用一次,有的用了上百年。

周村芯子类似民间抬轿,在底座四周彩饰亭台楼阁、石桥彩虹、花卉等。芯子上的演员的须是七八岁孩童,高悬空中。他们站在一丛花、茶壶盖、雨伞尖的上面,或者站在一把刀、一支剑的顶尖上、一把纸扇子的边缘,往往让观众感到惊心动魄,唏嘘不解。

周村正月十六闹元宵(周村芯子闹十五)(4)

其实,观众看到的都是假象,演员外穿宽大戏服,里着保暖内衣,靠底座中通出的一根坚固铁条支撑,这根铁条就叫“芯子”。每台芯子根据剧情打造铁条,上有长八寸,宽五寸的平台,“芯子”高出平台之上。最上端,为演员们打制了一对脚踩的铁耳,上端在齐腰的地方,打制了一个T形铁腰卡。根据剧情,铁条被装扮成树枝、刀枪、剑戟、茶壶、雨伞、花束、金鱼缸等等。比如戏剧《许仙游湖》,扮演白蛇的演员打着一把花雨伞,就站在许仙手上托着的一把雨伞尖顶之上。观众看到的三寸金莲等都是道具,不知内情的观众自然会莫名其妙。小演员一个个凤冠霞帔、挥舞着长长的水袖,凌空做出各种舞蹈动作。

芯子小演员既要长相俊美,体形轻巧,又要吃苦耐劳,性格和善温柔。孩子们一般要在芯子上待3—5小时,中午11点表演,上午8:00点就要去集合点梳妆、打扮,被绑上芯子。从上芯子开始演员就不能喝水、吃饭,只能吃几个鸡蛋、几颗奶糖。家长一般充当护卫,表演开始后,拿杆大木叉子不眨眼地盯着空中舞袖表演的孩子,时刻准备施援。孩子看到家长在侧,表演带劲,情绪安然。能被选中上一回芯子,是一生中值得炫耀、回忆的一件大事。

周村正月十六闹元宵(周村芯子闹十五)(5)

芯子底座中是空虚的,里面堆放、固定着石块,使整台芯子的重心在下面,原理与“不倒翁”相同。所以看似轻巧的芯子其实很重,一台大芯子需要16个壮劳力来抬,另有16人跟着时刻准备换班。除此之外,还有1个吹哨子的,4个拿护杆的,5个敲锣鼓家伙的,2个推幡的,4个扯幡的,3个推招牌的。一台芯子需要50多个人。

芯子之所以起源于周村,与周村的工商业、丝织业发达是分不开的。芯子表演所用“旗”“络”“伞”,都是用丝绸做成。打“旗”者走在芯子表演队伍最前面,上面写明芯子表演队伍的名称;“络”紧跟其后,饰以各种吉祥物,高挑在空中;“伞”紧跟着“络”,络后面才是16人抬着的芯子表演队伍。一列队伍,浩浩荡荡,锣鼓震天,一路招摇。一台芯子表演一天,旧时需要三两银子,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没有经济实力万万做不到。

周村正月十六闹元宵(周村芯子闹十五)(6)

根据剧情,又分双人芯子、三人芯子、多人芯子等。以戏剧故事、民间传说为主要内容。如《西厢记》《吕布与貂蝉》《罗成卖绒线》《八仙过海》《贵妃醉酒》《黄英》《天仙配》等。当然故事也随社会变迁与时俱进,2004年反映周村印染业的《大染坊》在央视一套播出,大街办事处大庄村创制了一台名为《大染坊》的芯子,上面站着的人物为“陈寿亭”“沈远宜”。《旱码头》在周村拍摄,并在央视一套播出,大庄村又制作了一台芯子《旱码头》,“杨瑞清”和“雅琴”上了芯子。

新中国成立后这一表演艺术获得新生,周村芯子大放异彩。除特殊年景外,几十年来,每逢正月十五,表演经久不衰。近年来,周村区委、区政府统一组织、划定线路,在安全措施到位的前提下,各企业、各乡镇、村办积极参加。2004年春节,央视一套为反映万民欢庆春节的欢乐气氛,录制了周村芯子表演节目,在中央电台一套新闻节目时间播出。2006年被列入国务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