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由于我国75%的地区土壤和饮用水碘含量都比较低,一直以来,我国居民都通过使用加碘盐来补充身体必须的碘元素。不过近些年来,有关是否还有必要食用加碘盐的说法引起了一些争论,有网友称,我国补碘这么多年,不需要再食用碘盐,沿海地区吃海鲜多,靠食物就能补碘,碘盐究竟该不该吃?来听听专家怎么说。

为什么不建议碘盐(碘盐到底该不该吃)(1)

我国75%的地区土壤及饮用水碘含量较低

补碘政策对不同地区分类指导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杨晓光介绍,我国75%的地区土壤及饮用水碘含量较低,全国31个省(区、市)外环境中水碘含量中位数均低于每升10 微克的标准,生活在缺碘地区的总人口达6到8亿。因此,依靠普遍食盐加碘政策来补充居民身体中的碘元素,仍然是预防碘缺乏疾病的必要手段。但在多年的实践中,我国的补碘政策也经历了一定的调整,增加了对碘含量不同地区的分类指导措施。

专家介绍,一个地区每升饮用水中碘含量中位数高于100微克即为高碘地区。我国有9个省份109个县的735个乡镇属于水源性高碘地区,主要分布在河北、山东、河南等历史上的黄泛区地带,受威胁人口约为3100万人。2006年,我国调整了普遍食盐加碘政策,在水源性高碘地区停止供应加碘食盐,以避免碘摄入过量引起的健康危害。

我国补碘政策经过多次科学调整

此外,为适应居民饮食结构的变化,根据全国碘营养水平监测结果,我国分别于1996年、2000年和2011年3次调整了盐碘含量,从最初的每千克大于等于20毫克,逐步调整到每千克20到30毫克之间。

专家介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研究的深入,我国食盐加碘政策在向着越来越科学适度的方向发展。以2013年中国营养学会新修定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为例,碘的膳食参考摄入量有所下调。成人推荐摄入量从每天150微克下调到120微克,可耐受最高摄入量则从每天1000微克下调到600微克。

为什么不建议碘盐(碘盐到底该不该吃)(2)

普通成年人每天碘摄入量120微克

专家建议,普通成年人应坚持补碘,保证每天吃6克盐,碘摄入量就能维持在120微克左右,孕妇则需要维持在230微克,哺乳期妇女240微克。而对于高水碘地区,应坚持供应非碘盐。同时专家也建议我国有条件的地区应逐渐把碘含量作为饮用水指标进行公开,使居民能够及时知道水碘含量数值。

碘摄入过量也可能引发疾病

保证足量的碘摄入,是保证身体健康所必需的,但如果碘元素摄入过量,也可能会引发一些疾病。那么有哪些疾病有可能是由碘盐摄入过量引起的呢?大家关心的甲状腺癌发病率增高,跟食用碘盐有没有关系呢?

我国食盐加碘政策使得碘缺乏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部分高水碘地区也出现了因为碘摄入过量而引发的甲状腺疾病。

为什么不建议碘盐(碘盐到底该不该吃)(3)

高水碘地区应坚持供应非碘盐

根据2015年数据,我国高水碘地区的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6.2%。尿液碘元素含量大于每升200微克的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高于尿碘适宜的人群。

食用碘盐与甲状腺癌无直接联系

此外,我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上升明显,近十年来每年发病率增加5倍,有舆论认为是过量食用碘盐造成了这一趋势。但专家表示,目前并没有确切证据证明甲状腺癌和碘摄入过量之间存在直接联系。

为什么不建议碘盐(碘盐到底该不该吃)(4)

食用碘盐与甲状腺癌无直接联系

专家介绍,随着膳食结构的优化和食盐加碘量的下调,我国人群的碘摄入量也存在类似的下降趋势。2014年全国8~10岁儿童平均尿液碘元素含量中位数为每升197.9微克,明显低于2011年的每升238.6微克。据统计,我国甲状腺癌死亡率在近30年来一直稳定在每十万人0.5人的水平,大部分都是直径小于一厘米的微小型乳头状癌,不具备致死性。专家认为,这类甲状腺癌发病率的增加,一定程度上是社会老龄化和检查率提高共同引起的。

为什么不建议碘盐(碘盐到底该不该吃)(5)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 杨晓光

专家建议,患有甲状腺疾病的患者,首先要确定病因,如果是碘摄入过量造成,应减少饮食中碘的摄入,到指定的非碘盐销售店购买合格的非碘盐产品使用。同时国家应继续对高水碘地区实行改水工程,扭转这些地区富碘的现状。

有关食用碘盐一些说法存误区

确保碘元素的摄入量,还是要因时因地而异,不可缺乏也不可过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存在着一些对碘盐的说法,听上去似乎很有道理,实际上却存在很大的误区。

误区一:沿海地区不缺碘,可以不用碘盐。

为什么不建议碘盐(碘盐到底该不该吃)(6)

误区一:沿海地区不缺碘 可以不用碘盐

专家认为,沿海居民虽然食用海产品相对较多,但并非所有海产品含碘量都高。以经常食用的鱼、虾等动物性海产品为例,每百克含碘量只有不到20微克,甚至低于鸡蛋。含碘量最高的海产品是海带、紫菜等海藻类食物。中国疾控中心2009年在我国沿海四省市进行居民膳食碘摄入量调查后发现,沿海居民从膳食当中摄入的碘量,并不能满足日常碘的需要量。

调查显示,沿海地区居民膳食中的碘84.2%来自碘盐,来自于海产品的碘只占 2.1%,如果不食用碘盐,97%以上的沿海居民患碘缺乏病的风险都会加大,因此,沿海地区也需要坚持食用碘盐。

误区二:日常膳食中碘摄入量足够,不必单独使用碘盐。

为什么不建议碘盐(碘盐到底该不该吃)(7)

误区二:日常膳食中碘摄入量足够 不必单独使用碘盐

部分居民认为,只要每天正常吃饭,就可以满足身体对碘的需求,额外通过食盐补碘将会造成碘超标。为此中国疾控中心专家为我们统计了中国成年人不食用碘盐情况下碘的摄入量。以2012年数据为例,全国平均膳食碘摄入量只有每天34.4微克,城市居民平均数略高,每天41.6微克。即使是鱼、虾摄入较多的沿海地区,如上海市成年男女膳食碘摄入量分别为70.4微克和65.5微克,远低于每天120微克的建议摄入量。因此仅靠正常吃饭而不食用碘盐,远远不能满足人体每天对碘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