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聊寂寞邀雁寄相思 浅坐低倚诉乡情(1)

2022年8月底,普洱青年作家、我的皖北老乡张琳在举行新书《耕云种月》读者见面暨阅读分享会。我有幸获赠他亲手签名一本,倍感荣幸,遂手捧读之,如沐春风,爱不释手,今趁热打铁说说与作者的交往,对该书的一些感受。

同是皖北人结识在滇南。认识张琳时,我还在边境孟连县城从事新闻宣传工作,我们聊QQ,他QQ名为“兵琳诚下”,我名为“自然而然”,由于我们都是皖北人,都到了千里之外的普洱,自然多了一些亲切。他出差到孟连,我必然要陪同,我到思茅他更热情地安排。我开始自然不知道他的过往和励志的故事,后来才慢慢知晓他的一些传奇经历。我觉得他算是一个达到古人所说“三不朽”的人。

先说立德,他当兵时参加过抗洪抢险、跳过澜沧江救人,不知多少次献血、多少次做志愿服务活动包括做主持人,在道德层面自然没得说;其次立功,他当兵转战湖北、内蒙、云南等数十个省,从一名战士成长为少校警官,立过功,入了党。从一名初中毕业文凭硬是拿下大专、本科,直至在职研究生,这里自有一份功业功劳在。再说立言,这是他个人出版的第四本书,他坚持用文字记录生活、心情,用文字赞扬社会、歌颂新时代。

他从一名通讯员、一名文学爱好者成长为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会员、“525”计划重点培养青年作家,普洱市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思茅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发表各类文学作品500余篇,多篇作品获奖。这些自然是立言了。

品茶聊寂寞邀雁寄相思 浅坐低倚诉乡情(2)

云月的情怀不一般。看到“耕云种月”的书名我绝对不会说用错词语了。先贤岳飞词云“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评,耕云是一种境界,种月是一种情怀。这本身就如喝一壶老酒,如一位老友述说。书的简朴、唯美的封面,初看,你觉得是皖南的徽派建筑的民居,其实细细观察,这是融合了皖南、皖北的乡村风景画,水田、耕牛、树林、村民耕作,上方还有一轮圆月,不正所谓“耕云种月”吗。当然圆月也可以理解初升的为太阳吧。可以说封面极具美学韵味,也准确反映了北方之南、南方之北的江淮大地南北过渡、东西兼容的“徽”派意像。

四季轮回映“四库”。本书的特点体现云月情怀或境界的就是以春夏秋冬四季分为四季,恰当引用《诗经》的“风、雅、颂”以配三季,最后以冬而集。恰如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又会使人联想到“经、史、子、集”的四库全书,每辑下方还引用一句古诗以题解,不得不说这样编辑自然是天衣无缝,使得全书充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韵味。篇名多为7字,自有唐诗韵味如“又见故乡枣色新”“人间真味是家常”“一口老井应日月”“景迈深处有人家”“有诗有梦有远方”“吾家有女初长成”“此心安处是吾乡”如果看到书中引用的恰如其分的古诗词,你更觉得作家“这个兵”成为了真秀才,有理更说得清。

春风一辑一般由某一物象如枣、糖糕、烧饼出对家乡对少年时节的回顾,恰当得引经据典,写得细腻入微,抒发思乡思人之感,回味人生百态,引发出哲理的自然流露。细细品味,每篇文字中文学、历史、哲学甚至医学都有了,好似一幅皖北风俗风情画。我读后甚至感到“春风”一词有《朝花夕拾》的味道,况且在审美方面温柔敦厚、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夏雅一辑,空间由皖北转换到普洱,佩服作家真是深爱家乡也爱第二故乡,都声情并茂真情流露。在普洱品茶、赏月、登山、游玩,抗疫情、守边境、志愿服务,写出这是一个有爱的、温暖城市,更显示出作家是个有爱心、热心肠的诗人。

秋颂一辑再次视野飞向烟雨江南、塞外草原,书写初心历程、人生过往、女儿成长。冬集一辑如围炉夜话,总结全书以对楼兰古国、对敦煌之女、对苏东坡、对小人书等的记叙、评论,写得深刻自然,诉说作家的亲身感受、感悟、感想,娓娓道来如岁月留痕、如普洱溢香、如真味家常。

在自信中、自豪在乡愁里思考。悠悠运河水,殷殷故乡情,在《隋风唐韵 运河柳孜》等篇章,是整本书里最充满历史张力的散文,也是一种历史文化普及,因为现在京杭运河,取直了,就基本上不走安徽、河南了。“大业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烟絮如雪”,在隋唐时期皖北到河南的大运河更要繁华得很啊。往事越千年,换了人间。岁月淹没了许多古迹,大运河也埋在了地下。如果再了解一些皖北历史,就知道作者家乡是有名的黄泛区、也是当年淮海战役的主战场之一,可以说灾荒、贫困、不屈、坚韧在数百年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同在。

品茶聊寂寞邀雁寄相思 浅坐低倚诉乡情(3)

作家多次自豪地说,淮北临涣古镇自古有“涣水文章地、两岸多奇才”的赞誉。我想说,是地杰人灵吧,才孕育出作家深厚的文学文化底蕴、敏捷的才思、勤奋执着的追求。作家也在社会急剧变迁的途中不免对富裕、搬迁之后的故园村庄发出感叹“我没亲眼参加过一个村庄的诞生,但我却要亲历一个村庄的消逝”。所以“背井离乡”也成了多少游子萦绕在心底深处的乡愁。背着故乡远行,这也是多少少小离家的人的共同状态,想起远方的亲人,走起回家的路,看到小时的玩伴、一草一木,谁不伤感,谁不落泪?这使得本书不仅是记忆乡愁的告白书,又成为了社会变迁的备忘录。

一路小跑追兄长,自愧弗如当奋蹄。看完此书,写完此稿,真叹服兄长的博学多才。整部书下笔千言、收放自如、流畅且有韵味。这些年我以老乡张琳为兄长,更为榜样。惭愧的是,我自今没出过一本书,同样看《苏东坡传》《平凡的世界》,我也感动过,但读后感想始终没写出来。虽然都是皖北人,我更不敢自称老乡了。面对兄长,面对《耕云种月》我想说得很多,但又始终觉得什么也没说清。

读完此书,只觉得回到了皖北,又回到了家乡,我还是那个一直腼腆的孩子啊?更多时候我和兄长一样也是带着故乡远行,心中的那片的云和月一直陪伴着我,走好未来的路…… 作者:张新立

品茶聊寂寞邀雁寄相思 浅坐低倚诉乡情(4)

从左至右一次为:张新立、周播、张琳、曾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