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的步枪所用子弹,往往会听到如下专有名词-小口径步枪的、中间威力步枪弹和全威力步枪弹,那么怎么去区分这三种子弹和怎么去定义他们的适用范围呢。

小口径步枪弹的优点(中间威力步枪弹和全威力步枪弹)(1)

说到步枪弹,我们往往指10mm口径以下,适用于步枪或者机枪,且弹头一般为尖的子弹,但早期-如一战之前的步枪弹往往更多是圆头弹。

全威力步枪弹:(或者叫全尺寸步枪弹)

代表:毛瑟 Kar98K

二战时期的步枪和机枪用的几乎全是全威力步枪弹,如98K和MG42的7.92x57mm毛瑟弹,注意后面的那个57mm意思是子弹弹药筒的长度,看下图是一枚北约5.56x45mm弹,45mm就是弹药筒(cartridge)长度,不包含弹头

小口径步枪弹的优点(中间威力步枪弹和全威力步枪弹)(2)

HK417

中间威力步枪弹

代表:AK-47

源于二战期间步兵作战方式的改变,堑壕战时期的确需要全威力步枪弹来远距离精准对射,而二战随着机械化的引入,步兵之间遭遇与交火的距离往往在400米之内,这时自动武器的火力密度成了枪械的主要属性,在这个距离上,传统的全威力步枪弹因巨大的后坐力难以保持精准的持续射击;而冲锋枪因为使用手枪弹的关系对100米以外的目标很难有效杀伤。

因此德国人将传统的7.92x57mm毛瑟弹药筒截短,搞出了7.92x33mm弹药,这就是中间威力步枪弹,和全威力步枪弹口径差不多,都属于中口径,但是装药量要少很多,让其后坐力更可控,也满足400米以内的作战精度和杀伤需求。

小口径步枪弹的优点(中间威力步枪弹和全威力步枪弹)(3)

小口径步枪弹

代表:M4A1

口径一般来说在6mm以内,后坐力比中间威力步枪弹更小,可以实现更高的火力,初速更高,射程更近(300m以内),更适合现代的步兵作战手段,而且相对没有防弹衣的敌人,小口径子弹更容易击中敌人同时失稳,从而在体内产生更大的空腔效应,杀伤力比AK还恐怖。

比如北约的5.56x45/毛子的5.45x39/我国的5.8x42

而且小口径子弹更轻,单兵可以携带更多的弹药,但是毕竟弹头口径和重量摆在那边,小口径子弹对于防弹衣或掩体后的敌人越来越力不从心,因此美国人在中东作战一般也往往会配上全威力步枪弹的步枪/狙击枪/机枪作为火力补充

我国的5.8x42虽然也是小口径步枪弹,但是在设计之初考虑了穿透力,因此在穿透上优于北约的5.56和毛子的5.45,尤其是专用的重弹,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小口径穿透力不足的问题,毕竟我们没有北约的中口径全威力弹,再上去就直接大口径了,因此小口径还要兼顾中口径的火力空缺。

小口径步枪弹的优点(中间威力步枪弹和全威力步枪弹)(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