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自馨香(兀自花开兀自芳)(1)

兀自花开兀自芳

深谷幽兰,静静绽放,不羡牡丹之华贵,花香自赏;明月昙花,不慕玫瑰之绝色,清香诱人。无羡无慕,不仰望,不自弃,兀自花开,自然绝伦。

诚如李清照所咏:“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桂花自有体性温柔,迹远品高,何必羡慕碧牡丹、绿萼梅那样的名声?亦如舒婷所唱:“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的红硕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人间百态,命运无常。你羡他人之绝色,人慕你之才华,本无可厚非。然仰望别人之时,又被他人仰望,最后失去自我,不免令人嗟叹。

古有张仪,曾因见解不被他人接受而被暴打至动弹不得。妻见此悲痛欲绝,他却坦然以对,吾有舌,足已。后至秦国,凭三寸不烂之舌,官至宰相,助秦纵横捭阖。

张仪不似仰望他人之辈,慨叹命运不公,暗自垂泪,而是清醒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并真知灼见地预料到,自己的巧舌,是自己成为人生赢家的利器。

若那些钦羡慕他人之辈,皆能如此认知自我,又能如此满足命运所予,岂不少了一份急躁与烦忧,多了一份“而又何羡乎”的坦然?

世风浮躁,盲目追从他人之辈,多为名利所囿。名利的桎梏,使他们无限期盼,仰望他人成就,而少了一份自醒,多了一份求而不得的怅惘。

不妨学学放翁知足常乐的心态。“医不可招惟忍病,书犹能读足忘穷。”晚景凄惨如放翁,仍满足日常琐事,深谙人间有味是清欢。“老翁也学痴儿女,扑得流萤沾露湿。”童心若此,知足若此,又何来仰望他人不可得的叹惋?

不妨放下名利的包袱,收拾好自己追求理想的心情,专注自我,兀自花开。

恰如复旦大学秦绍德教授所言:寂寞出学问,被媒体过度关注的学者做不出学问。而被外界纷扰迷了眼,只顾艳羡他人不专自我的人终抵不了理想的彼岸。

有道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既然选择了方向,便只顾风雨兼程。坚定信念,脚踏实地,不用仰他人,花香自来。

散发着孤独气的天才画家梵高,被世人和社会抛弃。面对身世悲苦,他寂寞地面对画纸和染料,他将理想化作一株株金黄茂盛的向日葵,在狂风中无惧地绽放着,那是一种怎样的自强不息!又是一位怎样的君子啊!人们惊叹于他的才华,殊不知绚烂至此的向日葵,只有用孤寂与执著,才能在理想的画布上绘出。

所以,仰望不了别人,没什么大不了。等你花香馥郁之时,自有别人仰望你。

兀自馨香(兀自花开兀自芳)(2)

点评

本文做为满分作文,以下几点值得学习借鉴:

1.文辞优美,文句典雅。文章多用短句,特别是四字短句,如“兀自花开,自然绝伦”、“人间百态,命运无常”,兼有文言色彩,典雅庄重,短促有力。多用比喻,如“兀自花开兀自芳”“人生赢家的利器”“理想的画布”“等你花香馥郁之时”,形象生动,语言优美。

2.古今中外,内容丰富。古有张仪,放翁,今有秦绍德教授,国外有画家梵高,引言有李清照的词,舒婷的现代诗诗,放翁的古体诗,从人物到诗文,古今中外,内容丰富。

3.娓娓而谈,感情真挚。似与朋友促膝谈心,娓娓而谈,如“童心若此,知足若此,又何来仰望他人不可得的叹惋?”“那是一种怎样的自强不息!又是一位怎样的君子啊!”真情倾吐,不作无居高临惊人语,有谈心之意,无教训之心。

兀自馨香(兀自花开兀自芳)(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