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哈登接到队友发出的界外球,他人已经站在了左侧底角三分线外附近。此时,距离2019年西部季后赛首轮第三战的结束,只剩下54秒的时间。现场所有爵士球迷的目光,齐刷刷地汇聚在哈登的身上。

哈登后撤步三分原声篮网(从王治郅到哈登)(1)

站在哈登身前防守的,是爵士的侧翼球员罗伊斯·奥尼尔,他展开长臂,双腿叉开,两脚踩在三分线上。而在他的身后,还有两位爵士球员,随时准备从底线方向过来协防。对哈登来说,此时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第一,突破奥尼尔的防守,去挑战爵士后面的层层防线;第二,直接在奥尼尔的头上干拔一个三分。

但随后,很荒诞的一件事发生了,在经历了几秒钟的对峙后,奥尼尔突然离开了自己的防守位置。这位当年打满了82场常规赛、拥有丰富防守经验的球员,开始朝哈登的右手一侧移动,直到他一只脚已经踩到了边线上。

这样一个反常规的防守动作和选择让人大吃一惊,可随后,更让人吃惊的事情发生了,那就是奥尼尔的这个防守选择起效了。

在奥尼尔让出了正面突破的空间后,哈登却没有选择向前突破。当时还在爵士效力的里基·卢比奥随后也移动过来,包夹哈登。没有了运作空间的哈登,将球传给了当时的队友克里斯·保罗,但保罗随后出手的三分,被爵士的鲁迪·戈贝尔封盖。通过这样一种有些极端的方式,爵士完成了一次成功的防守。

哈登后撤步三分原声篮网(从王治郅到哈登)(2)

在传统的篮球防守理念中,防守球员一定要站在球和篮筐中间。但奥尼尔却用实际行动,打破了这一理念。为什么面前明明没有防守人,为什么有沿着底线突破的空间,而哈登却不不选择前进呢?因为哈登跟如今联盟中很多球员一样,相比前进,他们更倾向于“后退”。

在过去几个赛季中,“后撤步三分”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球员在进攻中的新武器,也成为了如今这个“三分盛世”中的一朵奇葩。在这个技术动作中,持球突破的目标不再是瞄准篮筐的攻击动作,而只是一个佯攻的假象,只为了给快速撤步制造更多的空间。

虽然这个动作不是詹姆斯·哈登首创,但他无疑是将其发扬光大的头号人物。在2019-20赛季,哈登所有进攻选择里,有39%是后撤步投篮。而在他所有出手的三分当中,则有69%是后撤步三分。这两个数据,都是当今NBA第一。而在所有的584次后撤步三分出手里,哈登命中214球,命中率达到了37%。相比5年前斯蒂芬·库里单赛季命中106个后撤步三分的NBA纪录,哈登的命中数已经翻了一番。

另外,哈登一个人在常规赛期间命中的后撤步三分,比任何一支球队全队的命中数都要更高。而且,就算单独计算他后撤步三分的命中数,214的成绩也足以让他进入本赛季三分命中榜的前十位。

哈登后撤步三分原声篮网(从王治郅到哈登)(3)

毫不夸张地说,这个动作是哈登在NBA登堂入室的根基之一,也是他斩获1个MVP和3个得分王头衔的重要武器。而且,哈登用他个人的表现,掀起了一场从NBA到整个篮球圈的浪潮。在整个联盟范围内,从2013-14赛季开始计算,到2019-20赛季为止,整个NBA中后撤步三分的出手比例,增加了455%。而同时期里,NBA的三分出手增长比例,只有59%。

而在NBA之外,后撤步三分的影响也随处可见。从学生比赛到业余赛场,从社交媒体到球鞋广告,这个动作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甚至连NBA都在2019年修改了规则,增加了对“收球”这个动作的定义,也彻底让后撤步三分与“走步”划清了界限。

“这个一个改变篮球运动的动作,”哈登本人在聊到后撤步三分时说,“我就是要用这个动作来进行一种启迪,不管是对年轻的球员们还是我的队友和对手们。大家都知道乔丹的标志是后仰跳投,德克是金鸡独立,贾巴尔则是天勾。而我希望我的后撤步也能成为这种永远流传下去的动作之一。”

如果从数据层面来看的话,哈登的愿望似乎正在变成现实。不过,这种后撤步投篮真的能够代表NBA进攻的发展方向吗?恐怕也不尽然。

哈登后撤步三分原声篮网(从王治郅到哈登)(4)

要追溯后撤步的起源,还得回到上世纪的70年代。在某个夏日,传奇教练皮特·内维尔给自己的朋友艾恩尼·范德维奇打去了一个电话。电话里,内维尔希望范德维格赫能给自己找个人,去陪来找自己训练的NBA前锋科密特·华盛顿一起练球。

艾恩尼·范德维奇当时是湖人的体能训练师,所以内维尔觉得他能给自己找来合适的人。而范德维奇也没有去找别人,直接把自己正在UCLA读书和打球的儿子奇奇·范德维奇派去了内维尔身边。就这样,奇奇·范德维奇开始了跟华盛顿的一对一专门训练。只是当时没人聊到,40年后NBA最流行的进攻防守,将会在这个夏天诞生。

当时,奇奇·范德维奇还只是一个又高又瘦的大学生,面对身高2.03米,体重104公斤的科密特·华盛顿,范德维奇不管是对抗强度还是速度,都完全跟不上对手。于是,这个年轻人意识到,他如果想要把球送进篮筐里,必须搞点花样出来了。

就这样,在篮下无法与对手身体对抗的情况下,范德维奇绝望中开始采用后撤步投篮的方式。“我当时真的是没有办法了,”范德维奇说,“而在我刚开始用(后撤步)的时候,内维尔就对我说:‘嘿,你再做一次那个动作,那是什么动作?’”

哈登后撤步三分原声篮网(从王治郅到哈登)(5)

后来范德维奇自己也承认,这个动作并不是他的原创,而是从76人队的著名球员沃尔德·B·弗利(World B. Free)那里学来的,他在比赛中看到弗利使用过这样的动作,并且感到深深的震惊。在面对华盛顿且自己没有太多办法的情况下,隐藏在记忆深处的这个动作,突然就被激活了。在那个夏天与华盛顿的训练里,范德维奇把这个后撤步动作练得炉火纯青。

“后来,这个动作就变成了大家都知道的‘奇奇脚步’,”范德维奇说。在自己的大学生涯,以及随后的13年NBA生涯里,后撤步投篮一直都是范德维奇的招牌绝技,帮助他先后两次进入了全明星阵容。后来,范德维奇也成为内维尔教练训练营的常客,他不仅去那里训练,也帮助内维尔教练指导前来学习和训练的其他球员。而后撤步投篮,成为了范德维奇传授的重点项目。

1999年,范德维奇接到了唐·尼尔森抛出的橄榄枝,成为了达拉斯小牛的助教。而老尼尔森当时聘用范德维奇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请他来指导诺维茨基。当时,诺维茨基还只是一个NBA的二年级球员,后来他纵横NBA的很多脚步动作,都是当时跟范德维奇学的。当然,后撤步投篮诺维茨基也一并学了去,跟他一起学习的还有当时小牛的另外两位大将——史蒂夫·纳什和迈克尔·芬利。

哈登后撤步三分原声篮网(从王治郅到哈登)(6)

进入新千年之后,范德维奇又在达拉斯迎来了一位新的“徒弟”,那就是王治郅。作为首位在NBA赛场正式亮相的中国球员,王治郅跟着范德维奇学了很多技术动作。从基础的脚步移动,在时机和场上平衡的重要性,范德维奇对王治郅可谓倾囊相授。

在指导王治郅的过程中,后撤步投篮自然不会被落下。加上当时王治郅经常在三分线外出手,所以后撤步三分也成了他的武器之一。不过,当王治郅第一次尝试后撤步三分的时候,老尼尔森还非常不爽,目光如炬地瞪向范德维奇。

“我要炒了你,”老尼尔森说,“你为什么要教一个七英尺的大个子去投后撤步三分?”

“因为这样就防不住他了,”范德维奇回答。

老尼尔森可能没意识到,后撤步三分的浪潮,在二十年后已经席卷了NBA。

哈登后撤步三分原声篮网(从王治郅到哈登)(7)

“这其实是我们的错,真的,”奇才队的后卫布拉德利·比尔说,“现在的很多孩子,还有打球的人们,他们看到像詹姆斯(哈登)以及我自己等很多球员,在场上用后撤步投篮这一招,然后就开始学。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困难的技术动作。”

话虽如此,但到了球场上,真的出现可以投后撤步三分的机会时,比尔还是会毫不犹豫。上赛季,他出手了72个后撤步三分,命中率为39%。本赛季,两个数字略有下降,但他还是投出了65个后撤步三分,命中率则为32%。

所以,在比尔看来,后撤步三分是一个好的技术动作吗?“这得看是谁做出这个动作了,”比尔说。

对于如今不少的NBA球员来说,后撤步三分正在慢慢成为一种常规武器。哈登自不用说,他自己都表示,希望人们提到后撤步三分就能想到他。利拉德也是后撤步三分的拥趸,上赛季绝杀乔治和雷霆的一球,就是一个后撤步三分。还有新生代的东契奇,他在NBA迅速立足,后撤步三分功不可没,前不久与快船系列赛第四场,他的绝杀三分就是一个后撤步出手。

哈登后撤步三分原声篮网(从王治郅到哈登)(8)

这几位都算是已经成名的好手,而对于那些刚刚进入联盟不久的新人来说,后撤步三分似乎已经成为了一门“必修课”——你可以不用,但不能不会。比如去年的选秀 探花,尼克斯的新秀巴雷特,他就已经多次在场上展示过这一技术动作。去年的8号新秀,鹈鹕队选中的杰克森·海耶斯虽然是个内线,但他也说:“这是我一直都在努力训练和学习的动作。”还有公牛的新人投手科比·怀特,他说:“很多人都是这成为了我的一个绝招,因为对手防不住我这一手。”就连状元秀锡安·威廉姆森,看似冲向篮筐时无人能挡,但他也说:“我一直都在练习(后撤步)。”

不只是新人们在练习,很多成名球星也在练后撤步三分。比如湖人的勒布朗·詹姆斯,在他职业生涯的第17年里,一共出手了115个后撤步三分,个数已经排名联盟第五。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把这项技术练好。比如国王的巴蒂·希尔德,本赛季常规赛一共出手了95个后撤步三分,但命中率仅为33.7%。开拓者的麦科勒姆投了90个,命中率只有33.3%。还有打出生涯最佳一季的丁威迪,也尝试过62个后撤步三分,但命中率仅为25.8%。

这样愈演愈烈的趋势,让很多圈内人颇为担忧。比如勇士助教布鲁斯·弗拉瑟,他说:“我真的替新一代的孩子们捏把汗。我并不是那种要保持篮球世界干净纯粹的人,但这种方式的投篮,真的是从很困难的距离,用很困难的防守来出手投篮。孩子们不应该这么练,他们应该先联系一些比较普通的投篮,然后再加上这些元素。”

哈登后撤步三分原声篮网(从王治郅到哈登)(9)

但孩子们往往不会这么想,毕竟哈登已经用行动证明,后撤步三分也可以变成一个很有威力的武器。据统计,本赛季每次出手后撤步三分,哈登平均可以得到1.12分,这个效率排名NBA第9。考虑到哈登还经常可以通过这个动作来制造对手的犯规,所以也有不少专家认为,哈登使出这一动作的时候,每次投篮的平均得分甚至要超过3分。这样来看,哈登频繁地选择使出这一招式,背后的动机就非常明了了。

放眼整个NBA,在过去这个赛季的常规赛里,所有NBA球员平均起来,每个人每次出手,平均可以得到1.08分,这个数字,跟那些三分投手们的得分产出也基本持平。而后撤步三分,如果把哈登这样一个“特例”排除在外,那其他球员平均每次后撤步三分,只能得到1.03分。

换句话说,如果所有的NBA球员(排除哈登)整场比赛都去投后撤步三分,那每支球队的场均得分,将会下降差不多5分之多。

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后撤步三分看起来很帅,也的确很多人在用,可它并不是一个值得称赞的、出色的投篮方式。

哈登后撤步三分原声篮网(从王治郅到哈登)(10)

既然后撤步三分并不是一个高效的得分方式,为什么它还能在NBA流行起来呢?去年10月,在一场季前赛结束后,有记者将这个问题抛给了火箭队的麦克勒莫,而他指了指坐在一边的哈登,然后说:

“因为这个家伙。”

本赛季常规赛,哈登场均可以得到34.3分,这个数字的背后,是他投出的584个后撤步三分——比排名第二的东契奇,多出了263个。每当有球队与火箭对垒,哈登总是会用这一招让对手的教练摇头哀叹,然后在他刚刚通过半场时就对他包夹。但结果,往往是无功而返。

比如去年12月与骑士的一场比赛,哈登在球队第四节开始时落后的情况下,开始面对不同的防守人,使出相同的一招——不断地通过后撤步三分,来让对手付出代价。那一战,哈登在前三节已经得到了37分,而在第四节,他又单节砍下了18分,全场一共得到了55分。这55分中,包括了10个三分球,而这10个三分球里,又有9个是后撤步三分。就这样,火箭带着胜利离开了克利夫兰。

两天之后,哈登又在奥兰多“复刻”了自己的行动。面对魔术,他单场得到54分,其中包括10个三分球;而10个三分球中,又有9个是后撤步三分。

哈登后撤步三分原声篮网(从王治郅到哈登)(11)

在这样的情况下,联盟其他球队和球员掀起对哈登的模仿浪潮,也就顺理成章了。2018-19赛季时,NBA球员场均后撤步三分球出手数,还只是4.4次。而到了本赛季,这个数字增加到了场均6次。但是大多数球员只学到了招式,却并未真正领悟到后撤步三分的“心法”。

而且,到了比赛的决胜时刻,真正敢于在场上用出这一招的球员也并不多。据统计,本赛季常规赛,在第四节或者加时赛的最后10秒里,一共出现了20次有球员尝试用后撤步三分来追平或者是绝杀比分,而真正将球投中的,只有2次。

比如在去年圣诞节,湖人和快船那场万众瞩目的圣诞大战中,詹姆斯在比赛最后时刻,曾经试图要在贝弗利的面前,通过后撤步的方式,来投出可能追平比分的那个三分球。就在詹姆斯刚刚举起球的时候贝弗利的左手果断一捅,不仅破坏了詹姆斯的投篮,而且还让球队在出界前碰到了詹姆斯的手,从而让快船抢回球权,也锁定了比赛胜局。

哈登后撤步三分原声篮网(从王治郅到哈登)(12)

9天之后,在一场老鹰与凯尔特人的比赛里,双方也战到了比赛最后关头。老鹰新锐特雷·扬,错位面对绿军内线丹尼尔·泰斯。当时老鹰落后2分,特雷·扬佯装突破,然后将球拉回,作势就要后撤步三分出手。而泰斯如同跳交谊舞一般,随着特雷·扬的后退而向前,大掌一挥,将特雷·扬的出手直接封盖。

看到这样场景,就会明白如今NBA的趋势:贝弗利和泰斯在对手行动前,就已经明白会发生什么,在如今这个时代,后撤步好像已经成为了很多人进攻时的第一选择。而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球员们看待比较的角度和方式。

为了追求更大的投篮空间,射手们才开始迈出后撤步。而为了应对这种方式,防守者也开始更大范围地向前移动。这“一退一进”,就是篮球在这个时代的新博弈。

哈登后撤步三分原声篮网(从王治郅到哈登)(13)

那么,进攻的球员们是否会继续后撤,或者后撤到更远的地方去呢?

“对于这方面的任何事,我都不会感到惊讶,”比尔瞪大着眼睛,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