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与偶像的秘密

已存储在每个人的话里

在琐碎不足道的或真实的梦里

而谜语

正如红字标题所承诺

不会被眷抄者写错

武当秘传36式太极拳来历(巾帼不让须眉40年)(1)

缘起:武之道

1941年,老河口。第五战区政工队。

参加抗日救亡的年轻人正在接受军训。课间,一个面容清秀的小姑娘,大约十五六岁,被怂恿着为大家作武术表演。

小姑娘落落大方,飒爽英姿,闪转腾挪,干脆利落,掌声四起。

人群外,战区司令李宗仁的副官、上校参谋覃辉也被小姑娘的功夫吸引,目不转睛。工作人员告诉他,小姑娘叫赵剑英。曾跟随驻扎部队练过国术,小洪拳、大洪拳、燕青拳、十二路谭腿样样精通。覃辉点头称道,人才就要才尽其用。

军训结束,投笔从戎的均州人赵剑英成了第五战区武术教官。第二年,又奔赴抗战前线,为浴血奋战的将士悉心传授徒手格斗、擒拿之术。

武当秘传36式太极拳来历(巾帼不让须眉40年)(2)

千里之外。太湖洞庭西山灵佑观。

一个中年男子手行环抱,脚走八卦,四方四隅间,行云流水,形似蛇之行,柔似蚕作茧。没有人知道他是末代皇帝的胞弟 —— 爱新觉罗·溥寰(金子弢),也没有人知道他习练的是武当秘传太乙五行擒扑二十三式。

武当秘传36式太极拳来历(巾帼不让须眉40年)(3)

太乙五行拳传人金子弢

自从10年前云游武当,在紫霄宫恩师李合林道长那里学得此拳,千金一诺,金子弢数年一日,练功不辍,秘而不宣,默默守护着这套功法,渐至化境。

一个在东,一个在西,人间纷纭,金子弢、赵剑英,可能从没有想过,因为武当,40年后,他们会成就师徒之谊。

投简灵山 完璧归赵

1981年,百废待兴的武当山出土了一套中国现存唯一的“投龙”法器。

这套法器的“投龙简”上书“福国裕民,济生度死”。“投龙简”是祈愿者用来给神灵写信的书简,然后投放一条小金龙,由它传递给神灵。

投简灵山,武当山灵。紫霄宫的老修行们奔走相告,喜不自禁:吉兆,吉兆。

此山异日必大兴的梦想欣欣然趋成现实。

就在出土这套法器的赐剑台一侧的厢房门口,时任武当道教协会会长的王教化道长拉着爱新觉罗·溥寰(金子弢)的手说:武当拳都失散了,你把这个传出来,是你的功德,发了个圆愿心。武当也了一个心愿(武术复兴)。

金子弢回应道:我在武当学得拳,五十二年没有外流,也没有收徒,现在还是还归武当山,传给赵老师,我也了个心愿。

被金子弢称作赵老师的赵剑英微笑着坐在王会长一旁,这一刻成为武当武术最耀眼的瞬间。

武当秘传36式太极拳来历(巾帼不让须眉40年)(4)

王教化道长与金子弢促膝交谈

就像,湘王朱柏亲手投放的“小金龙”,尘封400余年,一度被“江湖”认为早已失传的武当原生功法——太乙五行拳重新“浮出地表”,终结了近60年“武当无拳”的非议。武当,一时蓬荜生辉。

而赵剑英和武当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为什么金子弢会选择赵剑英作为传人?

武当秘传36式太极拳来历(巾帼不让须眉40年)(5)

武当源流 传承有序

北尊少林,南崇武当。

张三丰道士不会武术。太极拳始于张三丰是后人的附会。

1930年,唐豪《少林武当考》出版,书中的这句简短的文字,让武当陷入了半个世纪的质疑声中。唐豪作为彼时最有名的专家,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学界的导向。

武当无拳,像一个紧箍咒,套在了武当的头上。

武当秘传36式太极拳来历(巾帼不让须眉40年)(6)

武当龙门派太乙五行拳嫡传谱系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绵绵八百里武当,层岚叠嶂,灵秀奇绝。

自周康王以后两千年,武当山一直是道家修仙炼丹圣地。高人异士、“神仙圣人栖之者众”。

最早来武当隐居的是周康王的大夫函谷关令尹喜,后来老子赴“后会青羊”之约与尹喜相会于“武当山天门石壁之下”,首开武当修真炼道先河。

前仆后继,以致屯兵守卫亦“趋之若鹜”,自汉将军代孟弃官入道到光武帝遣军开垦武当,官兵一边行军职,一边入道潜修,古代军事武术与内丹修炼始自融合。

嗣后,“恨山不深,林不密”的修真之士,莫不将武当视为最理想的修炼之地而纷至沓来。

元明时期,武当更是蔚为大观,皇家道场,气象万千,宫观道众,最多达20000余人,密法归宗,丹道盛行,张三丰集其大成,融内丹术与武术于一体,创太极十三式,开三丰一派,自此成为中华武术一大名宗。至清末,崇奉张三丰为祖师的门派有17个之多。

武当秘传36式太极拳来历(巾帼不让须眉40年)(7)

花开两朵,大道传续。作为道士修炼内丹必不可少的动功,道门内一直沿承有序;而面向社会,则是有缘有选择的传承。

三丰之术,百年之后流传于陕西,以王宗为最,由是流传于温州,嘉靖间张松溪为最。

至此,直接或间接传出的太极拳形成了影响较大的两个流派,即以张松溪为代表的南派太极拳和以王宗为代表的北派太极拳。

金子弢先生传承的太乙五行拳就属南派太极拳类。

明弘治年间(1480-1504)武当山紫宵宫龙门第八代宗师张守性,根据张三丰祖师太极十三式,融合五禽戏,创编此拳,在道内授徒密传。1929年,金子弢先生以出家之志,起誓密不传人方从李合林道长学得此拳。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金子弢先生可能也没想到,一场武林大会,改变了太乙五行拳尘封的历史。而他和弟子赵剑英的交集也因此而生。

武当秘传36式太极拳来历(巾帼不让须眉40年)(8)

传承之志,魂系武当

1980年,浩劫后的中国从新焕发勃勃生机。恢复传统文化,为新时期建添砖加瓦,让武术人孜孜以求。

山西太原,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人头涌动,诸多武林前辈重出江湖,一展身手,为重振中华传统尽献己力。

已近晚年的金子弢深感时光紧迫,武当内家武术有可能湮没尘世,濒临绝迹。高山仰止,感恩武当,金子弢毅然破除门规,首度公开演练了太乙五行拳,另在场同仁大开眼界。

这是什么拳法?台下的赵剑英和同行们面面相觑。

这套400余年,从未外泄民野的道家功夫,从此将打开造福于民之门。

20年前,1960年的全国武术观摩大会,赵剑英枪、拳、剑悉数获奖,正当年的她赞誉加身,深得不少老前辈的赏识。

20年后,赵剑英再次上台表演,也深深感染了金子弢。

因缘际会,还拳武当的念头一直牵引着金子弢,此时,看到赵剑英对武术的痴迷和灵气,看到她根基扎实,各路拳法了如指掌,他觉得时机到了。

金子弢、赵剑英相遇了。在王保仁先生的引荐下,金子弢决定将太乙五行拳所有拳功义理倾囊相授,赵剑英成为嫡传弟子。

其时,赵剑英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作为湖北省武术挖掘整理小组的成员,她肩负着“复兴”武当武术的重任。

藉由这次大会,又从太极大师沙国政先生那里习得武当三丰太极剑、八仙剑、八卦掌。

武当拳回武当的心念支撑着赵剑英砥砺前行。三年间,她数次邀请金老回武当授拳,武当武术体系经过不懈的努力挖掘,百余种拳术逐渐浮出水面。

武当无拳一直困绕着武当人,在巨大的争议面前,赵剑英最大的贡献就是用扎实、深厚的武当功夫予以回击。她不仅自身苦研武当武术,还培养了一大批传人。

——武当拳法研究会会长刘洪耀

2006年,武当武术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时至今日,武当武术在全球有40余家分会,常年研习武当太极的海外弟子逾20000人。

太极武当,福泽四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