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设计暨一二年级学生学习情况评价反馈的指导意见

为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切实做好义务教育学校考试和作业管理,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的有关规定,按照《四川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学校考试和作业管理的通知》《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关于印发四川省义务教育学校作业设计与使用指导意见》和《四川省教育科学院关于印发义务教育学校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学习情况反馈建议办法的通知》的有关要求,县教研室12月14—16日分三个小组全面调研了全县“双减”落实情况,结合我县实际,参照上级文件精神,制定出各学科作业设计与使用指导意见,建立各学科作业统筹机制和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学习情况反馈建议办法,优化作业设计,确保作业减量不减质,全面保障义务教育质量的提升。

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设计和一二年级评价反馈的指导意见)(1)

一、现状调研

(一)政策落实情况

1.各校多次组织教师学习“双减”文件精神,根据“双减”政策制定了学生作业管理制度、“双减”工作实施方案及相关的学生作业公示制度。要求学科教师自觉缩减作业量、精编作业题、分层布置作业,有效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并不定时督促整改。

2.落实了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适当地布置口头作业,生活、劳动实践活动等。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不超过90分钟。

3.部分学校作业设计关注到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思维,精选精编具有针对性、代表性、典型性和启发性的习题,便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激活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尊重学生的差异,分层设计作业,由学生自主选择相应的层级作业。个别学校在设计分层作业的同时还设计了绿色评语,对不同学生予以鼓励。

(二)存在的问题

1.管理层面。

(1)多数学校制度方案较为宏观,措施缺乏操作性,需要进一步细化;督查考核不到位,缺乏长期监管考核的有效机制。

(2)作业设计主要停留在书面作业,而探究性作业及实践性作业的研究较少。课后延时作业辅导的分层、分类作业设计和辅导缺少对学情的把握,还停留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课堂作业的层面。

2.教师层面。

(1)大多数教师优化作业设计理论知识不够,精编作业和分层布置作业的能力有待提高,作业布置不注重适量性、分层性;缺乏针对性,缺少多样性、趣味性,需要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在目前没有专业指导,可参考借鉴内容不多的情况下,取得的效果不够明显。

(2)优化作业设计是一个新举措、新课堂,部分教师站位不高、认识不够,观望多,实践少。

3.家长层面。

学校通过家长会、班级家长群等多种渠道进行了“双减”工作宣传,但个别家长仍不理解“双减”工作开展的目的,没有充分认识“五育并举”的重大意义。

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设计和一二年级评价反馈的指导意见)(2)

二、指导意见

(一)提高站位,认真学习文件精神

1. 课堂教学评价指导课程改革方向。

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师教学和研究的重要组成。课堂教学评价不仅要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师的教学状况,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帮助教师明确学科教学改革要求和发展方向,了解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促使广大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优化教学方法,准确把握学科特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学校和教师都要认真学习《四川省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指导意见》,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准确把握评价对象和评价内容,采取多种评价方式提高评价效度,及时评价及时反思,提出改进意见。在《四川省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基本要素表》的基础上,设计、内化为适合本校的学科课堂教学评价表,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导向作用。以科学的质量观作为指导,全面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对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等方面的要求,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等顽瘴痼疾,有效促进合理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2.作业设计与使用指导教学行为变革。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印发的《四川省义务教育学校作业设计与使用指导意见》,包括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语文等14个学科作业设计与使用指导意见。除小学道德与法治无书面作业,初中化学无实践性作业外,其他学科的作业设计都包含“书面作业”“学科探究性作业”“学科实践性作业”“跨学科综合性作业”四部分,每个部分都明确列出了作业类型、内容、形式,并给出了详尽的使用建议。

从作业设计与指导的类型来看,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作业的增加,更加指向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作业设计围绕学生有效的“学”而转变。各校要组织教师认真研读“作业设计与使用指导意见”,以此为指导,在教学中增强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教学活动的研究,在作业设计方面增强多样性、趣味性、实践性、分层性,提高教师作业设计的能力。

3.一二年级学生学习情况反馈引领评价体系转向。

认真学习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印发的《义务教育学校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学习情况反馈建议办法》,探索适合本校的学生学习情况过程性评价及反馈的内容和方式,加强家校沟通,让小学一二年级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期间的全面发展状况。

以《四川省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五育”发展期末通知单》为基础,综合应用关键表现记录、激励性评语和增值性评价等方式,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的发展情况。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数据、图像、质性评价等具体可感的成长记录材料,及时向家长全面反馈学生的成长变化,引领家长的教育观念。让家长理解“双减”“五育并举”的目的和意义,配合“双减”工作,有效促进合理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设计和一二年级评价反馈的指导意见)(3)

(二)抢抓机遇,减负提质促进发展

1.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通过课改提升教学效率。教师要把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作为前提,关爱每一个学生,上好每一节课,大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不但要注重教学结果,更要注重教学过程。不仅要关注知识掌握,更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全员、全程、有效、愉快参与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关注学习情境的创建、对学习活动和对学生学科素养建构的有效指导,有针对性地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仅要及时对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和学进行评价和反思,还要对即时性课堂检测、课后作业设计、学业质量水平检测设计的优质高效、减负价值进行反思改进,提高教学的效率。

(2)通过增加课内训练减轻课外负担。作业应侧重于具体章节(单元)、课时知识掌握、能力形成的过程性学业检测。要加强随堂练习,当堂过手,打牢基础。并注意学练对应、数量适当,及时讲评总结,精准把握学生学习情况,夯实学生学习过程。

(3)通过后勤保障搭建减负平台。充分东西协作平台,与上城区优质学校对接,共享教研和作业资源库,让教师有可学可参考的平台。建立学校优质作业设计资源库,积累本校教师筛选和研究的成果。同时,保障硬件投入,提供方便、确保有命制题单的充足设备。

2.要切实加强学校管理建设。

(1)校长以身作责,建章立制。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由校长牵头开展工作,健全和完善学校作业管理制度。包括切实可行的作业设计要求、教研制度、公示制度、评比制度等,定期督导评估,查找问题,及时指导;严格落实每月考核考评,纳入绩效考核。

(2)中层主动作为,率先垂范。充分发挥中层的教研引领作用,成立不同学科、学段教研小组,中层牵头,开展课堂教学、随堂作业、课后练习等教研活动,提高学科研究的系统性,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层次性。并按照教研要求定期督查本组成员的实施情况,采取即时评价,促进教师对学科教学的深入研究,促进教学观念和行为的转变。

(3)加强宣传教育,家校共育。除了通过家长会、班级群、宣传册等方式,向家长宣讲国家政策的目的和意义。各校要开办家长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每月或两月一次,通过体验式家长会、家长沙龙等形式,给家长分享案例,讨论家庭教育问题,让家长懂得在“五育并举”与“双减”政策下,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不仅将科学的教育理念传递给家长,也将家园配合的方法、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教给家长,促进家校共育。

(4)开展竞赛比武,总结归纳。每月通过公开栏或学校工作群,分教研组或年级组晒优质课例和优质作业设计,每期评比优秀并奖励。在评比中激励和推动教师深入研究课堂教学,提升精编作业的能力,总结经验,归纳方法。形成良好的以赛促研,以赛促能的氛围。

3.要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加强学习,转化观念,形成教学常态。一是各校要组织教师加强对相关文件的学习,深刻领悟国家政策方针,结合实际开展工作,减少偏差。二是提高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意识,面对新的教育变革,积极转化观念,迎难而上,加强学习,深入钻研,投入到集体的教研中去,快速提升自身教育教学能力,缩短摸索期,保障“减负不减质”目标的落实。

(2)全员参与,勇于探索,破解作业艰冰。“双减”是对教育提质的更高要求,实际上是要求教师提高精准教学的能力,减少题海战术对学生精力、时间、学习热情的耗费,是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更大挑战,也是对学校管理者如何带领队伍整体、快速变革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巨大挑战。因此,各校要全体总动员,由校长亲自牵头工作,中层亲抓教研,教师全身心投入,勇于探索,共同破解作业设计的艰冰。

(3)强化教研,集体备课,形成研究合力。以教研为抓手,分年级成立学科教研组,每周开展集体备课。一方面形成教研合力,对前期作业总结分析,对后期作业共同设计,总结经验,积累方法;另一方面让有能力的教师成为教研中的引领者,成为其他教师学习的标杆,带动所有教师投入到作业设计的思考和研究中去,形成以研促教、以研促学氛围。

(4)“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提升设计能力。各校要持续推进“青蓝工程”,充分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师徒结对带教,带领青年教师加强学习,准确把握上级文件精神,正确领会“双减”的目的和意义,努力钻研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升教学活动和作业设计的能力。

附件:

1.小学语文学科作业设计与使用指导意见

2.小学数学学科作业设计与使用指导意见

3.小学英语学科作业设计与使用指导意见

4.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业设计与使用指导意见

5.小学科学学科作业设计与使用指导意见

6.初中语文学科作业设计与使用指导意见

7.初中数学学科作业设计与使用指导意见

8.初中英语学科作业设计与使用指导意见

9.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业设计与使用指导意见

10.初中历史学科作业设计与使用指导意见

11.初中地理学科作业设计与使用指导意见

12.初中物理学科作业设计与使用指导意见

13.初中化学学科作业设计与使用指导意见

14.初中生物学学科作业设计与使用指导意见

15.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五育”发展期末通知单

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设计和一二年级评价反馈的指导意见)(4)

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设计和一二年级评价反馈的指导意见)(5)

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设计和一二年级评价反馈的指导意见)(6)

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设计和一二年级评价反馈的指导意见)(7)

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设计和一二年级评价反馈的指导意见)(8)

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设计和一二年级评价反馈的指导意见)(9)

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设计和一二年级评价反馈的指导意见)(10)

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设计和一二年级评价反馈的指导意见)(11)

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设计和一二年级评价反馈的指导意见)(12)

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设计和一二年级评价反馈的指导意见)(13)

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设计和一二年级评价反馈的指导意见)(14)

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设计和一二年级评价反馈的指导意见)(15)

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设计和一二年级评价反馈的指导意见)(16)

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设计和一二年级评价反馈的指导意见)(17)

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设计和一二年级评价反馈的指导意见)(18)

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设计和一二年级评价反馈的指导意见)(19)

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设计和一二年级评价反馈的指导意见)(20)

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设计和一二年级评价反馈的指导意见)(21)

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设计和一二年级评价反馈的指导意见)(22)

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设计和一二年级评价反馈的指导意见)(23)

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设计和一二年级评价反馈的指导意见)(24)

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设计和一二年级评价反馈的指导意见)(25)

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设计和一二年级评价反馈的指导意见)(26)

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设计和一二年级评价反馈的指导意见)(27)

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设计和一二年级评价反馈的指导意见)(28)

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设计和一二年级评价反馈的指导意见)(29)

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设计和一二年级评价反馈的指导意见)(30)

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设计和一二年级评价反馈的指导意见)(31)

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设计和一二年级评价反馈的指导意见)(32)

来源∣剑阁县教育科学研究室

编审∣教研内参

声明∣文章内容为教研内参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