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科技谈资,有料数码干货,点击右上角关注我们,不再错过!


以前受微博和 B 站影响,学霸君总以为快手上尽是一些土味视频。

什么社会摇、浇头,然后还有一大堆简陋的模仿,看着令人发尬。

快手发的学校(我在快手上学造火箭...)(1)

最近隔壁杰哥分享了一个快手视频过来,学霸君以为又是什么沙雕搞笑视频。

结果一看,居然是某大神在晒自己刚完成的火箭喷射器,这后院,这火车,怎么画风就硬核起来了!

快手发的学校(我在快手上学造火箭...)(2)

仔细一想,对于物理化学的学霸来说,火箭喷射器其实也没什么。

但杰哥说,这个大神连大学都没上过,仅凭自己的兴趣爱好就真把它做了出来!

要知道研究火箭真不是件简单事,不然中科院也不会成立什么火箭科研项目。

快手发的学校(我在快手上学造火箭...)(3)

当学霸君正准备给这个老铁双击 666 的时候,却发现评论有很多人在喷他。

他们说发动机早被人发明研究出来了,而这个人只是只是抄袭别人的技术罢了,顺便还调侃这个打火机很大、拿来烧烤、能造出火箭来再说等。

快手发的学校(我在快手上学造火箭...)(4)

当你被键盘侠这样喷的时候,也许会马上反击,狠狠的怼回去。

不过这个民间大神并没有这样做,他选择花费两年多的时间去造出火箭,不仅飞了上去,还能飞回来,可谓是狠狠的打了这些人的脸。

他,就是快手上的动手达人,造火箭的极客少年——吴晓飞。

快手发的学校(我在快手上学造火箭...)(5)

吴晓飞这个 1990 年出生的 90 后老大哥,从小就彰显独特的个性——他只爱物理和化学严重偏科,尤其是对火箭发动机非常感兴趣。

由于家庭原因没有上大学的他,在技校毕业后从事着模具加工工作,但年少轻狂的他从来没有放弃过研究火箭发动机。

快手发的学校(我在快手上学造火箭...)(6)

在他 16 岁的时候,经常把业余时间用于研究火箭发动机上。

没有钱做实验?那他就省吃俭用,为了买一个 800 元的材料,足足攒了 3 个月时间。

吴晓飞家人无法理解他这奢侈的爱好,但科创论坛上的老哥理解,有空没空都会和吴晓飞一起「搞搞机」。

快手发的学校(我在快手上学造火箭...)(7)

2013年,吴晓飞成功做出了液体火箭发动机,还邀请了科创上的火箭大神胡振宇来观看。

结果这个没学过任何专业知识的业余爱好者,却将发动机做到了专业科研的水平,胡振宇当时就觉得他是全国火箭发动机做得最好的人。

就连隔壁中科院的相关专家也被它引了过来,考察完他的火箭发动机后,果断邀请他加入科研团队。

快手发的学校(我在快手上学造火箭...)(8)

此时吴晓飞对火箭的喜爱是已经超越了兴趣爱好,就好比人没有了梦想,就和咸鱼有什么区别一样,只能自己继续努力去实现。

为了更进一步的造火箭,吴晓飞受胡振宇之邀,合伙创办了「翎客航空」。

当时世界上掌握航天器发射回收技术的只有四个:美国、俄罗斯、中国,还有马斯克,而翎客就是想要成为中国的马斯克。

快手发的学校(我在快手上学造火箭...)(9)

在 2014 年翎客成立之初,整个公司只有三个人,但他们最大的困难并不是人手不足,而是坚持。

一开始研究可重复火箭,吴晓飞每天都要为一点点的参数,进行好几百次的试验优化。

有时为了得到最佳测试结果,他只能连续 16 小时不睡觉。

虽然每天一两次看起来不难,但天天都得这么肝,还真的非常困难。

快手发的学校(我在快手上学造火箭...)(10)

很快,翎客的火箭研发进度迎来瓶颈期,公司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什么起色,外界不少人纷纷躁动起来并不看好他们。

每天顶着最艰苦测试生活,还得受外界议论,于是吴晓飞便开始发一些火箭发射器视频上快手,让大家看看自己的火箭发射器是这样一点一滴的研发成功的。

也许是因为大家看土味视频已经腻了,突然来了一个民间大神自制的火箭视频,硬核炫酷非常新颖。

快手发的学校(我在快手上学造火箭...)(11)

凭着各种火箭的视频,让吴晓飞瞬间圈了不少粉,还不断的有人过来围观,送上支持和鼓励,给了他很大的动力。

饭可以不吃,但快手一定要发。所以吴晓飞的项目只要获得一点成功时,他都会马上更新发出来与大家分享。

大神之间会相互吸引定律也在他身上发生,结识了一堆同领域的牛人,除了他们共同探讨专业问题,有时还很耐心给大家进行科普,让不少人觉得火箭的科研竟也如此亲民。

快手发的学校(我在快手上学造火箭...)(12)

围观吴晓飞造火箭的逐渐增多,难免夹杂一些网络喷子和键盘侠。

除了开头学霸君举的「火箭发动机像打火机」例子,后面只要一有机会,他们就马上抓住开喷。

有次,吴晓飞在快手上放「多机并联推力测试」的视频,其实就是解释四个喷来飞天更给力,而他就是要调试每个喷的平衡性。

但很多人并不知道什么是「多机并联推力测试」,只看到一个大家伙喷火半天不起飞,便开启嘲讽模式——看半天,怎么你的火箭飞不起来?这有什么意义?

键盘侠更是来补上一刀:如果四个氧气瓶口朝下就能飞的话,国家那些科学家都是白吃饭的?

快手发的学校(我在快手上学造火箭...)(13)

也许吴晓飞心知肚明,自己无论再怎么有理都喷不过这些人,不过他也没因此放弃抵抗。

既然我嘴巴喷不过你们,那我就真的造个火箭出来喷回你们得了。

于是他坚持更新自己的火箭研究视频,并在两年后成功研制了可回收火箭,还完成了发射试飞,总算狠狠打了这些人的脸。

两年前,吴晓飞的粉丝还在心疼着他被喷;两年后,吴晓飞的粉丝才发现他是快手上唯一喷不赢的人。

快手发的学校(我在快手上学造火箭...)(14)

在快手上,别人好不容易自己做了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但总有人要各种酸。

难道给别人一些鼓励和赞美很难吗?

快手发的学校(我在快手上学造火箭...)(15)

回看快手,除了吴晓飞硬核的坚持自己感兴趣的继续玩火箭,还有很多人也在坚持做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例如这个已经 60 岁的牛津博士——戴伟,别的博士都是在各种实验室里待着,而他却在快手上给别人拍化学实验的科普视频。

首先他真的很喜欢化学,其次是他看到中国孩子是在太少做实验了,尤其是一些三四线城市和农村的孩子则更少。

正因为他看到大家喜欢看快手,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实验,他便把自己的化学科普视频搬到了快手平台,而孩子们都非常喜欢他的「科学魔法」,他便有了动力坚持做下去。

快手发的学校(我在快手上学造火箭...)(16)

还有这个快手的「音符二胡」,原本只是一名喜欢拉二胡的孤独老人。

由于一个人闲着无聊,他便经常在快手上直播与大家聊聊天,给大家拉拉二胡或者合奏。

有人说想要找他学艺,他很开心的欢迎,而且还声称免费,很快的和大家打成一片。

看来通过科技与外界的链接,这个孤独老人在大家的支持和赞美下变得更幸福了。

快手发的学校(我在快手上学造火箭...)(17)

赞美别人,产生了正能量,往往也会激励着我们自己。

因为别人的精神统一会感染着我们,别人的榜样作用统一会带动着我们。

那么给一个支持和赞美,何乐而不为?

快手发的学校(我在快手上学造火箭...)(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