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总是感觉自己记不住东西,看过的东西几分钟之后,就想不起来了。最开始时,自己把这种情况归结为,年纪大了,记不住东西,直到看了scott yang的这本《learn more study less》,才意识到是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用对方法,导致只是片面的在背诵,而没有融化成自己的东西,接下来就把我看的这本书的一些理解和笔记整理给大家,大家一同进步呀~

按照自己的理解,我把这本书划分为三个大的部分:

1、整体性学习

2、学习的顺序

3、学习的方法


最好的学习方法是笔记对比(教你如何高效学习lear)(1)

1、整体性学习

看到这五个字之后,我相信很多人都会和我一样产生疑问,什么是整体性学习?在书中作者这样解释到:整体性学习就是将知识关联起来,进而达到记忆目的的一种学习方法。

在这个解释中,有两个关键词:关联和记忆。我相信对于记忆这个词我们大家都太熟悉了,初高中的时候,要不断的记住历史课本中各个朝代,各个时间段发生的大事,也要记住数理化中的各个定理和公式,我们简直不能在熟悉了,但作者在书中恰好更加强调的是关联这个关键词,在我过往20多年的学习中,对于这个词其实是没有任何意识的,但在记忆力最好的那几年,确实也是因为关联记忆,让自己能以更快的速度,记住那些想要记住的知识点。

举个简单的例子:

在记忆汉朝经历过哪些皇帝这个事情的时候,我们挨着往下背诵的话,简直太难了:刘邦,刘恒,刘启,刘彻,刘秀,刘庄等等。但这个时候我记起来我当时看过得一个电视剧:汉武大帝,

在剧中出现了的相关人物有:刘彻,他的父亲刘启以及他的儿子刘秀,并且剧中很重要的一个任务是他的奶奶窦太后,而窦太后是刘恒的妻子。这样一关联,记忆的难度是不是就小了很多。当然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不一样,记录的方式也不一样,所以要找到自己有共鸣,也能够联想起来的线来进行进一步的联想。

2、学习的顺序

虽然上面我们介绍了整体性学习中很重要的一个方法:联想,但在整体性的学习中,还是有一个较为固定的套路的。练习并熟练运用这个套路对提升我们的学习效率有很大的帮助。这个套路就是

a、获取知识:注意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保证获取知识的速度和质量

b、理解知识:知识虽然是客观存在的理论或者是事实,但由于每个人身处的环境不同,他的含义可能也会有不同,因此需要设身处地的理解

c、拓展:在获取到的知识的情况下,进一步的思考,与当前知识有关的有哪些?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d、纠错:因为一般情况下一次性获取到的知识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也不一定是完全适用于我们的,因此需要在不断的尝试中进行优化和纠正

e、应用: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一定是要应用,只有能在实际中用到的知识,才是有用的,也才是有价值的。

3、学习的方法:

a、练习阅读法:

这个方法主要是用来提升我们对文章中的知识的记忆情况,通过不断的练习,进而提升我们在看到一篇文章或者一个知识点时能够快速记忆

主要的做法:

b、积极阅读法:

这个方法主要是用来提升我们对文章的理解程度的,通过不断的练习,提升我们在阅读一篇文章时,能够更深层次的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含义

主要的做法:

c、逻辑图法:

这个方法更适用于对于一系列的步骤,或一系列有逻辑可寻的事件的记录,通过形象化的逻辑图,来达到清晰记忆的目的

主要的形式:

d、比喻法:

这个方法在文章中是作者大力推荐的方法,在实用性和应用范围上完全碾压其他的几个方法。主要的作用是把作者的思想转化到自己的语言体系下

主要的方法:


以上是我认为读完这本书之后比较重大的几个收获,在之后的学习中也会不断的去练习和强化,新的一年,希望可以和大家一起进步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