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这里有江有海有前途,我决定留下啦。”从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来南通才两个星期,23岁的龚胭就喜欢上了这座城市。这个夏季,她正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2000名“外地人”一起紧张培训,将有幸共同开启南通第一列地铁。

南通人口为什么流出(人口净流出30年后终于)(1)

江风海韵,是南通最亮丽的生态名片。

龚胭们或许不知道,她们的到来,正在改变一座城市的历史。5月24日,南通公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止于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常住人口为772.66万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增加44.3万人,增长6.08%。其中,户籍人口756.05万人,净流入16.61万人。

16.61万!这一数据迅速火热刷屏。

相比于一些一线明星城市,这样人口“入超”并不算多。但对南通而言,却意味着历史性突破——前6次人口普查,该市全部为人口净流出。放眼全省,南通的突破同样具有标志性意义。“七普”结果显示,苏南5市全部为人口净流入城市,苏中苏北大多为人口净流出城市,能够吸引超过10万净流入人口的,只有南通一城。也就是说,南通是苏中苏北第一座人口集聚“强磁场”!

人,是城市发展最为活跃、最为关键的要素,也曾是南通最弱的短板之一。今年年初,南通官宣迈入“万亿俱乐部”,迎来“高光时刻”的同时,也饱受外界质疑。有媒体盘点新晋“万亿之城”,对比面积、人口、一般预算收入、工业总产值等种种数据后发现,南通是唯一的人口净流出城市。更有媒体以《南通:钱有了,人“没了”?》为题发表文章,指出,若不能止住人口净流出之势,即使晋身“万亿”,南通也是一座没有“人气”的城市。

南通人口为什么流出(人口净流出30年后终于)(2)

南通建筑、船舶海工等特色产业全国闻名。

一座实力城市,为何“人气”偏软?焦点就在于经济体量与人口数量匹配度不高。“这其实与南通特殊的产业结构有关。”专家分析,作为全国著名“建筑之乡”,南通建筑从业人员一直稳居在100万人左右,工程项目遍布世界各地。他们长年走南闯北,虽然在南通纳税超过百亿元,但在统计中,他们大多属于“流出人口”。

除此之外,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走低也是重要原因。实际上,南通的人口并不算少。早在1975年,南通的户籍人口就已经超过700万人了,但从2002年起已连续20年负增长,是全国主要城市中负增长最为严重的城市。尤为尴尬的是,从1989年以来,南通的常住人口就长期低于户籍人口。过去10多年,南通每年的净流出人数几乎都在30万人左右。

南通人口为什么流出(人口净流出30年后终于)(3)

南通家纺占据了全国超过50%的市场份额,该市正聚力打造世界级家纺产业集群。

尽管原因特殊,但南通发展离不开“人气”,是全市共识。早在几年前,周边城市相继推出人才新政,“抢人大战”进入白热化,就在南通决策层引发“要不要抢人”的热烈讨论。“人才是宝贵资源,当然要抢,但不能两手空空去抢。”南通市委明确,抢人,首先要为人才搭建舞台,创造工作、学习、生活的种种机遇和条件。

重大项目,成为南通“聚人”的第一突破口。初夏时节,走进通州湾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建设现场,1万多名建设者正在奋战45个施工标段,万亩荒滩上,一座现代化绿色钢城快速崛起。“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每年可实现营业收入超千亿元,带动约8万人就业。”项目副总指挥耿冬雷信心满满。

南通人口为什么流出(人口净流出30年后终于)(4)

从盐碱地上起步的启东高新区已集聚4万多职工。

荒滩变新城,并非传奇。40多公里外,从30平方公里盐碱地上起步的启东高新区,仅用10余年时间,已引进企业超过400家,集聚职工4万多人。沪苏通长江大桥脚下,仅恒力(南通)产业园一个项目用工就超万人,短短几年,一座冷清的江中小岛就如同一座城镇般热闹。门类齐全的专业市场更是“聚人”,比如从乡村地摊发展为“世界三大家纺中心”之一的南通国际家纺城,常年集聚外来人口近20万。

“经济活跃度大幅提升,是吸引人口净流入的第一磁场。”南通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南通市统计局局长赵京平介绍,南通5个国家级开发区、12个省级开发区以及各级各类区中园、园中园遍布全市域,在建百亿级重大项目就有16个,许多项目用工均以万人计。从2018年至今,全市每年新增就业都在10万人以上。

南通人口为什么流出(人口净流出30年后终于)(5)

广纳产业职员的同时,南通精准发力集聚中高端人才。“刚毕业,我就收到了南通市委组织部的邀请函。”留学德国的张新艳回到家乡,和团队创办了沃太能源南通有限公司,“从通州‘510英才’,到市‘江海英才’、省‘双创’团队,沃太几乎实现了人才奖项的大满贯,储能产品已销售到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们的团队也不断壮大,去年就从国内外引进了120多名优秀人才。”

大学生“出去一火车、回来一卡车”,曾是“教育之乡”南通之痛。近年来,该市一再加码政策力度。2019年10月,南通正式发布人才新政,提出大专以上毕业生零门槛落户、给予双创人才最高150万元购房补贴等政策。2020年4月,南通再度放宽落户条件,城区和建制镇全面取消落户限制,租房也可落户。与此同时,针对通籍大学生定向实施“归雁计划”,通过建立通籍毕业生生源数据库、开展通籍学子家乡行、组织专场招聘会等举措,吸引近6万名通籍高校毕业生“归巢”就业创业。

南通人口为什么流出(人口净流出30年后终于)(6)

南通创新区已成城市“创新核”。

引得进,更要留得住、用得好。南通集中力量打造以南通创新区为“中枢”的“沿江科创带”。其中,17平方公里的南通创新区,就是该市选择的“主战场”。这一区域“一切围绕人才转”,高标准建设科创中心,配套优质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截至目前,已入驻各类科技项目160多个,引进北京大学长三角光电科学研究院等一批高端科研院所。“创新核”强劲发力,去年,南通新增省“双创”人才77名、团队5个,均列全省第二位。4月9日,中天科技、通富微电、罗莱生活3家领军企业集中入驻南通创新区,仅罗莱研发中心就计划引进各类人才和从上海迁回研发人员300人以上;5月20日,上海交通大学与南通市政府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将共建上海交大南通基地……

数据显示,近十年来,南通总户籍人口有“回流”趋势,外来人口逐年增多的同时,外出的人口正逐年减少。更令人惊喜的是,在外来流动人口中,“朝气”初现:这几年,南通的流出人口平均年龄接近39周岁,而流入人口的平均年龄则为32周岁。流入人口比流出人口的平均年龄小了7岁。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因为南通流出人口中有43.3%从事建筑业,而流入人口中有43%从事制造业和服务业。产业变革带来的人口结构调整,让这座严重老龄化的城市开始呈现出一定的朝气。

南通人口为什么流出(人口净流出30年后终于)(7)

“‘万亿之城’如何更好找回‘人气’?构建‘如鱼得水、如鸟归林’一流创新生态,是吸引高素质人口流入的关键。”南通市委书记徐惠民说,在大力实施“江海英才集聚工程”,集聚“大师级”高端人才、“工匠型”技能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的同时,南通将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以政府为主导,大学、科研机构和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共同参与的群落系统,深度整合人才、技术、信息、资金、载体平台等各类创新要素,与产业相互依存、共同演进,让更多“千里马”在江海大地竞相奔腾。

交汇点记者 徐超 陈明

编辑: 贲腾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