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前夕,为确保开国大典顺利进行,中央军委专门组建了一支150多人的便衣保卫队。这是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为共和国的初创和保卫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安全建立了卓越功勋。

便衣警卫重心移向中南海

1949年8月,随着解放战争逐渐接近尾声,中央机关开始向北京中南海搬迁,伟人将此事戏称为“进京赶考”。

36号汪伪特务机关旧址还在不在(揭秘中南海第一支便衣保卫队)(1)

在这种情况下,警卫工作的重心也随之开始转移。那时,北平的敌我形势还不明显,各方势力也在角逐。因此,当搬迁的队伍频繁出入中南海时,一些国民党特务就盯上了中南海。

国民党特务通过暗中观察发现,路上的小汽车可能是延安方面的车辆,所以准备进行破坏活动。但由于中央布置的警卫相当严密,特务分子根本无法靠近行刺。于是,国民党特务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

36号汪伪特务机关旧址还在不在(揭秘中南海第一支便衣保卫队)(2)

由于长期在农村战斗生活,刚搬进中南海,一些领导都不太习惯这里的环境。伟人也经常感叹“不自由”,不能随心所欲地出入自己喜欢的场所。

某部军长违规带枪进入会场

1949年7月1日,中央决定在北平先农坛召开庆祝大会,中央有关领导都将出席此次活动,因此警卫工作相当重要。

36号汪伪特务机关旧址还在不在(揭秘中南海第一支便衣保卫队)(3)

庆祝活动当天,奉命负责安保工作的便衣队成员提前来到了会场,并迅速检查周边环境是否安全。就在这时,会场内的警卫队员接到大会门卫打来的电话,说一位军长不愿意下枪进入会场,和门卫起了争执。

由于事关大会的安全纪律,便衣队员们不敢私自决定,立即将特殊情况汇报给周总理。周总理得知情况后,马上接通门卫电话,仔细询问了这位军长的单位和姓名后,严肃地进行了询问。

36号汪伪特务机关旧址还在不在(揭秘中南海第一支便衣保卫队)(4)

那位军长得知与他通话的是周副主席,知道闯了大祸,赶紧向周总理承认错误,并保证缴枪进入会场。周总理听后,这才缓和了语气说:“如果不是看在你是刚从前线回来的,不了解情况,我今天不但要下你的枪,还要将你扣起来呢。”

挂掉电话后,周总理特地放下手中的工作,专门走到便衣队员的面前夸奖他们。“你们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值得表扬!”

36号汪伪特务机关旧址还在不在(揭秘中南海第一支便衣保卫队)(5)

这时,中央有关领导均已到达会场,伟人在警卫的护卫下走上主席台,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整个先农坛霎时成了欢乐的海洋,人们都高呼口号,庆祝党的二十八岁生日。

大会圆满闭幕后,周总理将那位违反规定的军长叫了过来。这位在战场上作战勇猛的军长颇为窘迫,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周总理看到这种情况,便让他放轻松,只是简单地向他询问了前线的情况。

36号汪伪特务机关旧址还在不在(揭秘中南海第一支便衣保卫队)(6)

周总理的话让张军长的紧张情绪逐渐松弛下来。他站起来向周总理保证自己今后一定注意安全,不会再违反规定。周总理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同他一起乘车离开会场。

便衣队队长以身挡“刺客”

1949年底,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正在紧张筹备中。为确保会议的绝对安全,中央军委作出指示,命令便衣队进行安全警卫工作。

36号汪伪特务机关旧址还在不在(揭秘中南海第一支便衣保卫队)(7)

就在政协预备会议召开的前一天,警卫处副处长李福坤专门找便衣队队长刘忠进行了谈话。原来,据有关情报推测,在这次会议的代表中,可能隐藏着一名刺客,他可能会在会场上搞破坏活动。

因此,李福坤决定将清除刺客的任务交给便衣队。刘忠当即表示,便衣队成员一定会圆满完成任务,请组织放心。

36号汪伪特务机关旧址还在不在(揭秘中南海第一支便衣保卫队)(8)

政协召开预备会议那天,刘忠被安排到怀疑对象的右前方就座。中场休息时,被监视对象起身向主席台望去。刘忠心里一阵紧张,赶快站起来,用身体挡住那人的目光。刘忠的阻挡行为把那个怀疑对象惹火了,他当场和刘忠吵了起来。

只见那人在会场内大喊:“你凭什么挡我的道,我要出去!”刘忠也在强辩:“我在给你腾道,你还不领情。”由于事急从权,很多代表都不清楚实情,纷纷指责刘忠不该挡道,一时间乱成了一团。

36号汪伪特务机关旧址还在不在(揭秘中南海第一支便衣保卫队)(9)

这时刘忠发现,中央有关领导已经在警卫的护送下离开了会场,他这才放过了这个可疑人员。尽管会议最终取得了成功,但刘忠等便衣队员还是没有放松警惕,他们时刻准备冲上前去,用生命捍卫新中国的成立。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正是像便衣队员这样的无名英雄守卫国家,我们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