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打到一定程度就会遇到瓶颈。高远已经很到位了,出手不快,杀球无力,点杀用不上力,反手是痛点,封网不是下网就是出界,找不到击球瞬间停顿的感觉等等。其实只要做一个小小的改变上诉问题就会马上有较大改善。

羽毛球锁肩锁肘(羽毛球锁才是发力的精髓)(1)

这不是开完笑吗?竟然有这种速成的东西?其实这个动作谁都会做,就是你牙根就没想到去做。因为大家思路都在高远球的摆臂挥拍和内外璇上。都说高远球是基本功,打好高远球就会发力了,这是一个误区,上诉问题你还是解决不了。因为高远球强化的是圆周运动发力,是一个半径不断加大的圆周运动。在没有制动前,是按照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关系,线速度不断加大,但这是个正比例加速的过程,只是在提高爆发力产生前的初速度,不是爆发力产生的过程。真正的爆发力在制动时产生,这时速度是按照平方的倍数短时间迅速增加。不信你把鞭子绑在电风扇上,看看能不能甩出鞭打的效果。

羽毛球和鞭打不一样的地方是,必须在特定方向去发力,如果方向错了,打出鞭打的效果也没用,不是下网就时出界。习惯用高远球的圆周运动方式去发力有两个致命的问题:一个是方向性不好,发力不集中。圆周运动特点就是圆周上的点瞬时方向都是切线方向,不是你想要的出球的方向,导致落点不准,力量分散。高远球的击球点决定了,该点的切线方向一定是斜向下的。为啥打出的高远球的都斜向上了?因为你下意识的运用了直线运动,比如利用蹬转使身体重心往球的方向直线运动,是圆周运动的圆心也跟着往球的方向直线运动,结果圆周的轨迹就被拉的平滑的了,切线运动方向就朝向斜上方。另一个就是刹车不住车。击球瞬间的角动量非常大,在切线的运动方向上如果不主动制动,根本杀不住车。这就导致传递给球的能量损失。只有直线运动能解决上面问题(圆周和直线运动的关系,详见上一篇《对羽毛球发力方向的一些感悟》)。

羽毛球锁肩锁肘(羽毛球锁才是发力的精髓)(2)

在羽毛球的发力动作中,“锁”才是发力的精髓,发出的力不会“锁”就无法高效传递。有朋友分析鞭打时用角动量守恒,思路正确,但关键是怎么去形成制动让球进一步加速。绳子是软的,阻挡一下,不会影响整体的动量。胳膊和拍子都是硬的,如果不会制动,会让整个胳膊都制动,整体动量都减小了,去哪里加速拍头?圆周运动的方式决定了制动的难度,如果不会制动,根本就制动不住。要么刻意制动,影响效果。直线运动就容易制动,好比直线刹车和弯道刹车的感觉。人走路时,被绊一下,身体怎么运动?不会“锁”,就是不会下绊子,主动制动就像人撞墙上了,动量全没了。如果会下这个绊子,什么停顿,鞭打,封网,平抽,霸王杀,点杀……都是浮云。这么重要,你说是不是精髓啊。

羽毛球锁肩锁肘(羽毛球锁才是发力的精髓)(3)

以屈指发力为例。如果仅从杠杆的原理去解释就太狭隘了。它是一个做着圆周运动的杠杆。后三指发力在加速拍头的同时(杠杆起作用,但这个速度很小),也在制动拍柄(下个绊子,角动量守恒开始起作用,产生爆发力)。所以,逐级发力更深层次的理解是逐级制动(制动也是发力)。有发有收才是一个完美的发力过程。制动的更高境界提供一个反作用力,加速制动。屈指发力是不是很美秒,既能加速又能促进减速。这是“近端制动、远端加速”的典型例子。

羽毛球锁肩锁肘(羽毛球锁才是发力的精髓)(4)

现在,重点来了。如何才是正确的制动(“锁”)方式呢?胳膊要伸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类似砸东西的动作,一种是类似拳击、推门的动作。都是胳膊伸直,两种方式非常不同。砸东西的伸直,“手”做的是圆周运动。推门的动作,“手”做的直线运动。这两种运动最大的不同在于,砸东西时大臂会一直往下运动、是个肘部下沉的动作,而推门的动作是个大臂往上运动、肘部上抬的运动。看到这里,你是不是明白点什么?都达到了伸直的目的,但胳膊的运动方式完全相反!!!所以,直线运动虽然也能加速,但最大的作用是它能实现近端制动,不影响整体角动量的近端制动!!!摆臂挥拍后拍头已经加速,但要产生爆发力就要在击球的瞬间去做一个胳膊类似推门伸直的动作,这个动作并不会增加很大的速度,但是它可以在不影响拍头速度的情况下让肘部做一个相反方向的运动—就像突然下了个绊子,完美的实现了“近端制动远、端加速”。这种伸直的方式,肘部的回撤完全是自然形成的,只要你去伸直胳膊就会产生,不是刻意的回撤。所以,“锁”是发力正确后的自然结果,所有刻意去“锁”都是错误的。一旦你掌握了这个方式,在摆臂、旋转后突然使出这一招,实现圆周运动和直线运动的完美结合,暴力法瞬间形成。

羽毛球锁肩锁肘(羽毛球锁才是发力的精髓)(5)

一个完美的发力过程是圆周和直线、发和收、强和弱、快和慢、长和短的完美组合。圆周运动速度足够快可以产生这种效果,但有点慢,因为这种直线运动是被动产生的。圆周和直线的关系中,离心直线是主方向,圆周运动是实现主方向的手段,它们是从属关系,即:直线带着圆周玩。如果你能做到直线带着圆周玩,就是在主动的去实现直线运动,节奏会更快。一个完美的发力轨迹是:离心直线(虚拟)---圆周---直线(真实)的轨迹,虚-实、直-圆-直,又一个完美的轮回。一旦你能熟练的把直线运动和圆周运动结合,什么停顿,鞭打,封网,平抽,霸王杀,点杀……真的都是浮云。两种的结合稍微有点难度,难在那种感觉妙不可言,但可快就可以学会。可以通过反手颠球的方式去找,胳膊快速往垂直方向去用大力甩直(适度,不要受伤),什么停顿、抖腕、回撤的感觉全出来了。

羽毛球锁肩锁肘(羽毛球锁才是发力的精髓)(6)

所有的运动都是相通的,一旦你明白了这个发力过程,踢足球的鞭打动作,瞬间秒会,即使你根本不会踢球。因为“踢”和“踹”类似于“砸”和“推”,在“踢”中揉入“踹”的动作即可,多美妙的运动。这种胳膊伸直的方式,原理就是“超等长收缩”(请百度)--肌肉先做离心式拉长,继而做向心式收缩的一种复合式收缩形式。重点是快速做出的离心拉长的动作,伸的越直、拉的越长,向心收缩自然越快。而圆周运动会产生离心力,离心力又促使圆周运动变成直线运动,直线运动反而会制动圆周运动,制动的减速却产生更快的速度。圆-直,动-静,减-加,运动如此美妙!!!。你看许多专业运动员大力杀球的慢动作,杀球的瞬间有个肘部弯曲的动作,这个动作可以完美的卸掉多余的力量,根本不用刻意的去停顿,这就是超等长收缩的自然结果。胳膊弯曲-伸直-弯曲的过程就是静止-加速—制动(爆发)—泄力(静止),又一个完美的轮回。看到这里是不是又明白点什么?对,击球时的上肢的回撤的感觉是超等长收缩的自然结果。离心拉长程度越大,感觉越明显,它的收缩方向是沿着大臂方向的收缩。有些朋友刻意去回撤是错误的,由于做不出沿大臂的直线收缩,往往是往身后去刻意回撤。平抽可以强化这种直线运动,双手快速离地的俯卧撑可以训练这种超等长收缩。

羽毛球锁肩锁肘(羽毛球锁才是发力的精髓)(7)

大道至简,直线发力是不是和小区里大妈们拿着超市球拍打球的姿势很像--拿着苍蝇拍迎着球伸直去打?原来精髓就蕴含在苍蝇拍里,奇妙吗?发力就是一层窗户纸。大家满脑袋一谈发力必是摆臂,内外璇,思想已经被禁锢了,这就是瓶颈产生的原因,不是你做不到而是你想不到。说实话,我所讲的根本不是什么技巧,而是一个很简单的,人人都会用的动作,完全符合人的习惯,只不过大家没有留意。发力只是基本功,掌握方法,不见得就能熟练应用,还得多练才能孰能生巧,但多练也是按正确方式练。最最关键的是自己的意识,要多反思,多思考,不要受传统思维和观点禁锢。

美无处不在,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