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生物演变过程中,每一个物种都会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而进化,不能适应环境的个体都会慢慢地被时光所淘汰,化成一块块供人研究的化石,让现代的我们去领略远古时代生物的风采。

很多人对进化的理解就是性状变得千奇百怪,确实从生物最初的圆润的单细胞进化成如今丰富多彩的世界,大自然确实创造了无数的奇迹也设置了无数的考验,只要有一个个体进化出一个新“技能”,那它就能从竞争之中更容易脱颖而出,如果上升的层面太大不好理解,那我们就从一个影响繁衍至关重要的一个点讲起,那就是动物的阴茎骨。

人类换骨(人类没有阴茎骨)(1)

性状大小各异的阴茎骨

阴茎骨为什么在进化上这么有代表性

为了让自己的基因流传下去,雄性找到雌性交配产下后代,那就变得非常重要,很多时候进化出能成功受孕的生殖器官比进化出抵御强敌的尖牙利爪更有实用性。就最复杂的哺乳动物而言,在传宗接代上花费的脑筋可以说比它们任何事情花费的脑筋更多,光有武力是不够的,还要考虑各种其他因素,比如情敌、“隔壁老王”、还有雌性能否接受,这时身兼数职的阴茎骨就要发挥作用了,也是因为有这么多功能,阴茎骨才成为了最多变的骨骼

人类换骨(人类没有阴茎骨)(2)

更像是“兵器”

在哺乳动物中绝大多数都有阴茎骨,能进化出了各种各样的形状,其主要的目的不外乎一下几个原因:

  1. 快速进入交配状态。雄性动物的交配时间有长有短,但能否快速进入交配状态显得尤为重要,雄性动物的阴茎骨一般藏在体内,在交配时肌肉会将阴茎骨推出体外,这时的阴茎就像旗子插进了旗杆一样,能快速而有力的进入交配状态。
  2. 延长交配时间。有了阴茎骨的加持,雄性动物能极大地延长交配时间,这可不是雄性动物们想消磨时间,相反随时出现的捕食者可最喜欢找这种放松警惕行动不便的猎物了,长时间的交配并没好处,但延长交配时间有利于精子能有更多的时间发挥作用,而不会让后来者“插队”。
  3. 触发排卵。很多雌性动物是需要阴茎骨的不断刺激才能排卵的,甚至很多阴茎骨进化成了波浪形或者尖刺,为的就是增大接触面好让雌性动物能更好的排卵。
  4. 其他特殊的功能。比如有些动物的阴茎骨前端带有凸起,可以有效地将上一任雄性的精子刮出来;比如有些动物的阴茎骨像一个钩子,能将精子送入更深的地方防止滑出等等。

人类换骨(人类没有阴茎骨)(3)

臭鼬的“钩子”状阴茎骨

如果雄性的阴茎骨不能发挥出足够的作用,那就会失去让雌性怀孕的机会,那也就不用说某天因为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了,自己的基因流传不下去,那就是慢性淘汰,你说雄性动物们还不铆足劲的进化阴茎骨吗?

人类换骨(人类没有阴茎骨)(4)

平头哥的勺子状阴茎骨,清理的更加彻底

人类没有阴茎骨是进化还是退化。

人类失去了阴茎骨其实是一个意外,在对比人类和其他动物的DNA时,发现人体缺失了约510组DNA,这些DNA的确实确实决定了人体的很多变化,但也毫不意外地丢失了阴茎骨,这次丢失的阴茎骨到底是人类的进化还是退化?

人类换骨(人类没有阴茎骨)(5)

从人类种族目前的规模来看无疑是成功的进化,主要原因有一下猜测:

  1. 改变了配偶制度和交配模式。对于拥有多夫多妻制的动物来说,雄性动物会在发情期内遇见雌性时随时进入状态,并且依赖阴茎骨的作用来抵消竞争者带来的繁殖风险。而没有阴茎骨的人类不会迅速进入状态也不能长时间进行交配,所以催生了相对固定的配偶,提高了配偶相处的时间,以确保自己的基因能正常流传下去。
  2. 改变了后代的抚养方式。没有阴茎骨后人类并不会像其他动物一样去寻找更多的配偶去保证自己基因流传下去,相反这种蹲守在配偶身边防止竞争者趁虚而入,也提高了配偶在怀孕时抵御风险的能力,新生儿诞生后也不会像其他动物一样弃而不管,双方抚养后代极大的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3. 适应了直立行走和提高脑容量。人类为了直立行走解放双手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人类的骨盆明显地变小了,以前我们总是把关注点放在骨盆变小给生育上带来的麻烦,其实过小的骨盆口对于阴茎骨的正常挤出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同时有学者干涉了小白鼠的阴茎骨基因表达,发现小白鼠的脑容量明显增大,阴茎骨的消失很有可能是为脑容量增大而付出的代价,也可以说没了阴茎骨脑容量才有了质的提升。

人类换骨(人类没有阴茎骨)(6)

相较于人类,动物能有充足的空间隐藏阴茎骨

结语

动物们依赖形式各样的阴茎骨而成功的完成交配,人类丢失了阴茎骨却因祸得福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改变。其实进化的是否成功唯有大自然才说的算,我们觉得画蛇添足的一些进化,却在细微处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我们在惊奇一个物种的阴茎骨有多复杂时,也该想到这是无数雄性为了交配而打磨出的交配“秘密武器”,不管有没有阴茎骨,都在自然的法则下成功的繁衍着,这就是规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知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