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之2:打球约束条件、打球工具“人”结构,如何用人打球》,知彼知己,如何用人去打球以实现约束条件,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高尔夫之星击球攻略?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高尔夫之星击球攻略(高尔夫之2打球约束条件)

高尔夫之星击球攻略

《高尔夫之2:打球约束条件、打球工具“人”结构,如何用人打球》,知彼知己,如何用人去打球以实现约束条件

《高尔夫之1》的文章,球员明白高尔夫是个什么样的运动了,球是用哪里发力打的,这样根就正了,将来不会出大的偏差。当然,因为他的腰胯能力没有锻炼开,还是会用肩手打球,会身体跟着球杆走去打球,也就是所谓的身体侧移上杆,脊柱逆转上杆,这些都没啥关系,等他们腰胯能力锻炼开,身体能实现水平方正扭转就好了。

如《高尔夫之1》所说,如果你教人打球按挥杆的各个阶段“握杆、杆面、起杆、上杆、顶点、下杆、释放、击球、前挥、送杆、收杆”去教球员各个阶段的手、手腕、手臂、肩膀、腰背、骨盆、大腿、膝盖、腿脚,以及球杆的形态,要是什么样子,球员肯定打不好球,顾此失彼。但是,练习场的高尔夫教学基本上都是这样套路。按这个套路去教球员打球,就会导致他们:

1、起杆阶段:开始杆头离开球要水平贴地往右走;杆起到杆身水平的时候,握把要指向哪里,左膝盖要指向哪里,右膝盖要指向哪里。这样,他们就会调整身体去实现所有的这些形态,整个身体是紊乱的。就会用手上杆,因为手最灵活,最能实现要求的杆和手的形态;然后为了杆的形态,就用身体跟着球杆走,出现所谓的身体侧移或者脊柱逆转;身体跟着球杆走以后,腿脚膝盖位置指向就不对了,所以又去强行扭转自己的腿脚和膝盖,以符合要求的膝盖形态。所以,这就是你给球员制造病毒滋生的环境,又去帮他们杀毒,你去描述各种形态去创造滋生病毒的环境,球员自然会出来各种各样的毛病,然后你又去帮他们杀毒,毒自然屡杀不尽,这就是典型的西医思想,环境我不管,我就负责查毒和杀毒,所以西医中没有忌口一说。你身体上都长脓包了,你还吃辣椒,还不忌口?不可能不忌口的,肯定需要忌口。而中医的思想是我就不给你病毒滋生的环境,调理好身体,自然没有病毒滋生,就没有杀毒了,就没有病毒了。所以,教人打球,一开始就要制造没有病毒滋生的环境,球员自然不会出来乱七八糟、莫名其妙的毛病。

2、上杆阶段也是,杆头上到一定程度,球杆握把要指向左脚什么位置,双臂和肩膀形成的三角形不要变形,右膝盖要在哪里,左膝盖要在哪里,左手要是直的。他们就会去用手、肩膀、膝盖去实现这些形态。所以,你经常看到打球的人做动作是一节一节的,很明显就是挥杆几个阶段的教学把他毒害的。因为说了手要直,所以他们就把手挺得直直的

3、顶点阶段更是,上杆到顶点,你要求他杆头一定要指向目标方向,左手要是托盘子状。他的腰不行,转不到那么充分,你又要求他杆头要指向目标方向,那他只能脊柱逆转才行啊,只能肚子往右前方翘,杆头才能指向目标方向啊,那不就出来脊柱逆转了?你要求上杆到顶点,手腕是什么形态,他就会用手腕去制造这个形态啊,所以他们就会出现手腕打开了、闭合了,而不是你说的立腕形态。即使是立腕形态,也是他们刻意用手腕制造出来的。手腕上有动作了,球杆已经不是身体的一部分了(被手腕动作破坏了),球还怎么打呢?要求他们上杆到顶点,左手要是直的,他们就把手挺得直直的,最后就手往外举,手腰分离,因为不这么干,他们的手没法打直。你又要求他们不能有鸡翅膀,这他就没法做到了,也不知道啥叫鸡翅膀。他们没法做到左手打直又没有鸡翅膀,只能算了。

4、下杆阶段也是,他的上杆已经被你要求的各种形态弄得乱七八糟了,下杆的时候本来是顺势而为的事,结果你又要求他在身体高速旋转的时候去做出各种形态,就更是乱套了。你要求他左侧身体往左边大幅移动,他们就会去移动身体,把下盘就弄松动了,球没法抽。要求他下杆下到球杆水平之前,球杆和手一定要维持L形态不变形,他就会用手腕去维持这个形态,球杆已经没有活力了。

5、释放阶段更是,你总是跟他讲莫名其妙的延迟释放,什么释放早了,释放晚了。杆头在150kmh高速移动,你让他怎么去控制释放的时机?

6、击球阶段同样,你拿一堆的世界排名前五的球员的挥杆视频,告诉他击球瞬间,身体位置在哪里,左侧身体要到达什么位置,腿脚要在哪里,肩手要在哪里,左腿要蹬直成什么样子,球员就会去实现这些形态,而忘记自己是要打球了。他们移动自己身体,蹬直左腿,按你要求的用手发力下砍打沙包的样子去击球,身体的形态都对,就是打不正球,不是啃地就是左右乱飞。你教他移动自己身体往左边移动到什么位置,你叫他蹬直左腿,他整个下盘就失稳了,他怎么还能打中球呢?肯定不是啃地就是球乱飞啊。

7、前挥和送杆也是,你要求他到什么时候双臂同时是直的,他咋知道到什么时候双臂要是直的呢?他就会用手去打直,保持手臂和肩膀的挥杆三角形固定不变形,甩动肩膀去抡球。关键是抡正了还很远,就是方向不靠谱,他们就觉得自己没问题,因为打中了能打很远,只是方向不稳,自己得多练,把方向练稳了。

8、收杆,收杆是业余球员做得最好的,为什么,因为球打完了,做个pose出来很容易,球已经飞到右边山里面去了,但不影响做出pose,请人拍照,看我打球的动作多么的标准。

看看,打球的病毒都是这么出来的,你制造了病毒滋生的环境,甚至是诱导病毒的滋生,然后你去给他查毒、杀毒,毒屡杀不尽。所以,教球的时候,应该一开始就给球员正确的认知,不给病毒滋生的环境,哪天他有点毛病,自己就能知道,能快速处理,因为他知道要制造什么样的环境,蚊子不可能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下滋生。

因为都在讲“形”而不讲“神”,讲“术”而不讲“道”,导致学球的人一开始都在用上半身的肩手和球杆打球。他们在“用球杆打球”,制造形成球杆的各种形态去打球,可能有的人打了十多年球还在这个阶段,有的人2-3个月就跳过去了。因为都在讲打球时球杆的形态,是手中握着杆去打球,所以,都是用球杆去盯着球打,他们在集中心思、想尽一切办法用球杆把球打出去。他们在改造自己的身体去适应球杆,去适应球杆正正地撞球。为了满足球杆打球,所以:

1、他们就会上杆时身体侧移,左侧身体往右侧顶,用肩手把球杆举上去,下杆时用肩手把球杆扫下来,这样就正正地撞球了。

2、为了上杆方便,他们就会制造方便用手上杆的方法,形成左手背朝天的伪强势握杆,这样左手一转(翻腕)杆就上去了。

3、因为用肩手在举杆,左侧身体往右侧顶上来,整个身体是侧移上杆,侧移下杆,谈不上有下盘了,他们人只是站在地上,下盘松垮,因为用球杆去打球,核心是肩手的控制,下盘要跟着肩手走,打球时整个身体在晃动。

4、因为想把杆握牢,去控制球杆,很多人就会用右手大拇指捏在杆上(大拇指正正地压在杆身上),因为这样手上力道大,球杆握得牢,自然更加加重了球根本打不起来。

5、加之练习场塑料垫子太硬,杆头根本下不到球下面去,很容易飘杆,根本打不出标准的开放式挥杆轨迹(业余球员因为转身速度不够、力道不够),更加重了他们用肩手打球的认知,因为这样可以把球打得更扎实(杆面也会扣一点),杆头不会飘。(职业球员练球不会去打塑料垫子,因为打塑料垫子和打真草差异太远)

实际上打球的这些毛病,是没理解“高尔夫”这一运动的“本源”,没有知彼、知己。前面文章讲了,“高尔夫球”就是静静地躺在地上的一颗鹅卵石,你用一根棍子,怎么把它打远?这就是“高尔夫”,这就是高尔夫运动的本源。地上的鹅卵石,要打远,谁都会。地上的高尔夫球,因为大家认为在打高尔夫,就不会了!用棍子把地上的鹅卵石“打远”,所以,“打远”是高尔夫的第一要求,而不是“方向”。新手基本是反过来看,因为一开始他们就是在练习场拿支球杆把球打向旗杆,他们觉得首要是把“方向”打准,所以,就出现了本文前面提到的他们打球开始阶段的直观错误。

球应该如何打?这就是《高尔夫之2:打球约束条件、打球工具“人”的结构,如何用人打球》,知彼知己,如何用人去打球以实现约束条件。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做件事,肯定要知己、知彼。首先知道要做什么事,用什么去做,然后才能知道应该怎么做。首先你要知道打高尔夫的约束条件,然后知道是“人”去打球,然后你才能知道“人”如何去“打球”。

打高尔夫是“人”“双脚张开”站在地上,“双手合一”持杆,打“正前方”的“地上”的“静止”的球,把球打向身体的“左前方”,要打得“远”、打得“稳”。这个大家理解应该没问题,这就是高尔夫的约束条件,你要去实现这个。那么,打球的主体、执行动作的主体是“人”,当然人借助了一定的工具“球杆”。彼清楚了、己清楚了,接下来就是“知”、认知。

先知彼,

1、打高尔夫是打地上“静止”的球,这与其他球场上的球类运动是完全不同的,不同于网球、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等。其他球类运动的球都是运动的,球向你飞过来,你回击过去,所以球拍在你手里是运动的,每次回击球的球拍高度是不一致的。而高尔夫是打地上静止的球,所以,要求你每次要击打到同一位置。这个几何关系是非常清楚的,那么,你要去实现“每次稳定地击打到同一位置”。

所以,杆砍下来的时候,每次要砍到同一水平高度位置(地面),你怎么去保障这一点!你把球杆举上去,砍下来,能每次能砍到同一水平高度位置?肯定不行的。你只能把杆“转”上去,再“转”回来,因为人自己的身高是不变的,人又是站在地上,只要下盘稳定(人转的时候又把下盘压住了加强了下盘的稳定),你基本可以每次都能砍到同一水平高度位置。前面是outside上杆(乡村公路通道),后面是inside上杆(高速公路通道),道理听明白,球员就不可能出现用肩手把球杆举上去,也不大可能出现脊柱逆转的情况了,上杆的轨迹也在正确的路上。

2、打高尔夫是打地上静止的球,打向身体的左前方,打远的同时要实现方向的稳定。要把球打向身体的左前方,一方面球杆的杆面设计成了铲子状,就是为了把球打向左前方的;一方面击球时你当然要以左肩肘、左手、球杆为一条线来打球,球才能直直地飞向左边。因为打高尔夫是打地上静止的球,每次要击打到同一水平高度位置(地面),那么,你肯定要左手是打直的,如果你左手打弯,每次手和杆加起来的长度就不固定了,你就不能稳定地击打到同一水平高度位置了,你需要靠身体上下窜动来调整高度,那肯定就不稳定了。

3、打高尔夫是打地上静止的球,每次要击打到同一水平高度位置(地面),那么,你肯定不能起身,否则很容易不能击打到同一水平高度位置。你起身了,就抬头了,如果把你头压住,你自然不可能起身,所以,不要抬头(可以水平侧转)。如果你脚抬起来了,自然就起身了,自然头就起来了,要做到不抬头,你脚就不能抬起来。当然,这些的核心目的是确保你能每次下杆击球时能击打到同一水平高度位置,提升你击球的稳定性。

知彼讲完,球员自然很清晰地理解了动作要领:杆要转上去,不能举上去;左手要是直的,确保手和杆长度的一致;不能起身抬头等等。

再知己,打球的主体、执行动作的主体是“人”,是人去打球,那么就要知道“人”。是人借助球杆这个工具去打球,不是球杆去打球。当然,高尔夫教学基本都是在讲“用球杆去打球”。

打高尔夫是“人”“双脚张开”站在地上,“双手合一”持杆,打“正前方”的“地上”的“静止”的球,把球打向身体的“左前方”,要打得“远”、打得“稳”。那么,看看人:“人”“双脚张开”站在地上,“双手合一”持杆,打“正前方”的“地上”的“静止”的球,把球打向身体的“左前方”,打得“远”、打得“稳”。

1、球杆设计好了,就那么个不同角度的铲子,它的设计是为了把球直直地打向左前方,所以,你不要去改变球杆,不要去改变球杆的设计,杆底一定是水平放置在地面上,杆面一定是指向目标方向,这样,杆放好以后,球杆的握把在哪里就已经定了。(球杆是死物,是定的,你只要放置好杆,握好杆,球杆就跟你没关系了,这就是“手中无杆”)

2、球杆放置好了,那么你要弯腰,双手才能“够”到球杆。在这种几何关系下,人的身体结构就是“类圆规”结构。双手合一持杆后手臂和杆形成了圆规的旋转臂,脚和身体站在地上就形成了圆规的支撑臂。圆规是两根臂(旋转臂和支撑臂),而人因为有宽度(大约40公分不到),双脚是张开站在地上,所以圆规的支撑臂在胯部(骨盆)那里分岔了,人就不是双臂圆规,而是支撑臂分岔的“类圆规”结构。另外,圆规两根臂都是直的,而人这个类圆规结构的支撑臂不是直的,是折线(背部和腿部有折角)。因为人有宽度,所以,圆规能画出圆来,而人这个类圆规是不可能画出圆来的。明白了这一点,你将来击球动作要领就都自然地出来了,不需要跟你强调,只要点破即可。

3、打高尔夫是打地上静止的球,每次要击打到同一水平高度位置(地面),要打得“远”、打得“稳”。打得远在《高尔夫之1》中就讲过了,用腰力打。人“双脚张开”站在地上,“双手合一”持杆,双脚的物理位置不能移动,双手握着球杆手也动不了,特别是球杆是“转”上去的时候手更是被“别”住了动不了,手脚都动不了,都被绑住了,只能身体扭动,只能腰胯发力,这是高尔夫运动的约束条件决定的。

4、那么,如何打得“稳”呢?你喜欢喝酒,是叫你喝酒容易,还是叫你戒酒容易?你喜欢睡懒觉,是让你睡懒觉容易,还是叫你早起床容易?你要实现一个东西“稳”,一定是自然态是最稳定的。叫你双手自然下垂稳定,还是叫你把手端起来稳定?你背有点驼,是让它驼着稳定,还是逼着你挺直稳定?这些道理一听就明白。所以,要让“人”稳定,一定要让它处于自然态,这就是《高尔夫认知体系》书中经常说的“道法自然”。人要稳定地做出动作,就一定要让人处于自然态,才能稳定。所以,人持杆的时候,双手一定是自然下垂的;背一定是自然的直的;臀部也是自然的;一切都是自然的,让人的身体处于一种自然舒畅的状态之中,才可能维持一场球下来的动作稳定一致。所以,人的“类圆规”结构,旋转臂也不是直的,也是折线,球杆和手臂之间是存在折角的。很多人误解了打球是画圆(很多书都是这些说的),就用手伸得直直的,手腕是平的(像颠排球那样),手臂和球杆成一条直线,去扫球,这样自然就会用肩手去打球,用上半身打球。

知彼、知己都清楚了,接下来如何“用人去打球”,高尔夫的动作要领自然就出来了。

那么,如何握杆?要把球打向身体的“左前方”,那么你就要制造方便身体旋转往左送出的“势”,不能阻碍右侧身体往左边转身,去干扰把球打向左前方。那么,你的右手就不要把杆拉住了,把身体拉住了,导致下杆的时候右侧身体转不过去,杆送不出去;然后,球又要打向左前方;人又是有宽度的类圆规结构。那么,你自然必须左肩高一点,右肩低一点;人要能往左边转,自然右手就要用手指握杆,不能用手掌握杆,否则杆就握短了,人转身就被拉住了,右侧身体就不能通畅地转身和送杆;杆是自然地放置好,手是自然地下垂,左手以自然地角度握住球杆(球杆自然地通过左手食指根部和手掌的小鱼际),右手自然地包过去(右手自然地用中指和无名指手指勾住球杆)。这就是握杆制造的“势”,目的是方便身体通畅的转身抽球。而握杆的质量高低,对PGA球员很重要,对业余球员没那么重要,只要手不碍着腰转就行,这就是《高尔夫认知体系技术图解》讲的“握杆握到手不存在,手的力量不参与击球”。而职业球员讲的握杆很重要,双手要更紧凑,这是因为职业球员转身更充分,如果业余球员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可以做到身体充分的旋转,那么握杆要更紧凑一点,右手要更加紧凑的吻合左手,以便身体更充分地旋转,球可以打得更远。业余球员因为转身不够充分,如果握杆的双手过于紧凑,反而会导致球杆的失稳,球出去的方向失稳。

握杆讲完,就是怎么打球了。前面讲了约束条件,讲了人的身体结构。那么,如何用人去打球以实现约束条件?

前面讲了人要稳定地打到地上静止的球,球杆必须转上去,不能举上去,那么,球员就可以开始尝试转身上杆,转身下杆地打球。当然,一开始因为没习惯,腰胯扭转的能力没有打开,肯定是转得不方正的。打上一会,他们就能找到用腰转身上杆,用腰转身下杆,杆头轨迹自然就是inside inside,很快就可以打出很好的球。当然,因为练习场的塑料垫子硬,球很容易往右飞,这都是正常的(练球最好在真草场练球,塑料垫子造成球员的击球质量变形会比较严重,其实他们动作是没有问题的,但球的方向却不好,因为球杆不容易打到球下面去,很容易让他们练成拍球的打法,下了球场就打深、打厚、啃地、剃头)。

因为球杆是转上去,杆头轨迹自然是inside inside,那么很容易他们的左手是自然的直的。开始因为他们腰胯没打开,身体转不好,手不能那么直,练上几次,腰胯能转了,手就是自然地直了。因为球杆是转上去,杆头轨迹自然是inside inside,那么手也不会出现鸡翅膀。因为球杆是转上去,杆头轨迹是inside inside,等他们身体打开了,腰胯灵活了,很快就可以做到上杆不会身体侧移,上杆不会脊柱逆转。开始因为腰胯能力没有打开,上下杆都会有点身体侧移,这是正常地,练上几次就能用腰胯转身打球,侧移就少了,脊柱逆转更不会有。再在跟他们讲发力和如何发力时,叫他们稳定下盘,身体侧移就没有了,击球就自然方正了。

《高尔夫之1》讲了,高尔夫是误差运动,没人可以做到杆面没有任何偏差地正正地撞球,所以,开始的时候,球员要在高尔夫是误差运动的理解下,放弃用手控制杆面正正撞球的想法,打出距离,方向是瞄准的事,先不要过多考虑球飞得直不直、正不正,先通畅的转身上杆下杆和挥杆,打出距离,打得爽、打得酣畅、打得远。

要打得远,那么就要让身体这个类圆规结构的旋转臂足够长,这样甩起来的杆头速度才大。所以,你要实现球杆和手臂成为一个有机体,相当于球杆是你手的延长肢一样,就像你关节都有韧带一样,双手持杆那么双手手腕就成为了手臂和球杆之间联结的关节,这个关节是要有韧带、有韧性的。你不能让关节发炎了,所以,你双手不能把球杆握死了。手上发力把球杆握死,那么类圆规的旋转臂就是球杆,手腕那里变成了旋转的圆心,旋转半径大幅缩短,杆头速度就没有了,相克球都是这么打出来的。所以,右手大拇指正正地压在球杆上,捏着球杆,下杆时右手就很容易本能地发力,就把球杆捏死了,球的距离出不来,方向也失控。所以,手和杆要成为一个有机体,手腕是手和杆之间有机体的关节,关节要有韧带保持韧性,手上的力道不能参与击球,手不能发力阻碍腰胯发力的通畅,这就是“打球无手”,“打高尔夫是没有手的”。

这就是《高尔夫之2:打球约束条件、打球工具“人”的结构,如何用人打球。》,知彼知己,如何用人去打球以实现约束条件:

1、打高尔夫是人“双脚张开”站在地上,“双手合一”持杆,打“正前方”的“地上”的“静止”的球,把球打向身体的“左前方”。做一件事,一开始就清楚是个什么事,明白打高尔夫的所有约束条件。【约束】

2、分析打球的工具“人”,人的身体结构。【人】

3、基于“人”的身体结构,如何去实现打高尔夫的约束条件,完成对握杆的理解,形成正确的握杆姿势,分析不正确握杆的原因和可能的坏处。理解为什么“打球无手”。【握杆】

4、分析打球的目标“距离”和“方向”。让学员在高尔夫是误差运动的理解下,先打出距离,方向是瞄准的事,先不要考虑。而“距离”就是“力”,打出距离就是打出力道。

5、进一步让球员快速把肩手释放掉,用腰力打球,球员快速进入有效练球。明白握杆不要形成对腰力释放和身体旋转造成阻碍,明白手上不能发力以把杆握死了,快速理解握杆要领和发力的道理。

握杆、把杆“转”上去、杆头轨迹、不起身不抬头、身体呈自然态(《高尔夫认知体系策略心法》高尔夫基础框架),这些道理你都懂了,你就会去执行这些要领,用身体扭转上下杆,用腰力打球,打球无手,很快你就能稳定地打好球,不会用手打球,不会用肩打球,更不会出现一堆乱七八糟的毛病,因为没有这些毛病滋生的土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