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民族勤劳智慧、淳朴善良,在雪域高原上创造了灿烂的大小十明文化。大五明中属于工巧明的绘画艺术,是西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卡艺术则是西藏绘画艺术中的瑰宝,是我国乃至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日喀则唐卡艺术照(日喀则的非遗技艺)(1)

唐卡具有丰富的题材内容、悠久的传承历史、复杂的工艺流程、独特的表现风格及重要的研究价值,堪称“西藏活的百科全书” ,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日喀则唐卡艺术照(日喀则的非遗技艺)(2)

“唐卡”是藏语译音,大意为某一事件的过程情景,人物的生平传记,以及宗教教义、仪轨等以图画形式记录于纸或布上的意思。唐卡题材丰富,汇集了宗教文化、生活风俗、自然景观、天文历法及藏医藏药等。唐卡易于携带、悬挂和瞻仰,号称流动中的“佛龛”。

日喀则唐卡艺术照(日喀则的非遗技艺)(3)

唐卡按制作工艺可分为彩绘唐卡、线描唐卡、织锦唐卡、刺绣唐卡、贴花唐卡、缎制唐卡及金汁唐卡等。西藏的传统唐卡艺术共有五大流派,即尼泊尔派、齐吾岗派、噶赤派、钦则派和勉唐派,各画派在人物造型、色调运用、背景布置、画面布局和线条特征等方面各有不同,据史料记载,噶赤派、钦则派和勉唐派都不同程度的受内地中原画风的影响,这也是汉藏两地人们在文化艺术上相互交流浸润的见证。

日喀则唐卡艺术照(日喀则的非遗技艺)(4)

日喀则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是唐卡艺术正根正源的发祥地之一。自从1447年勉唐派的创始鼻祖勉拉顿珠在历代班禅大师驻锡地扎什伦布寺挥毫命褚、丹青描绘以来,日喀则这片热土就与唐卡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一代代独具匠心的唐卡艺人前赴后继、薪火相传,大力弘扬弥足珍贵的传统唐卡画艺,辈辈技艺精湛、德艺双馨的唐卡画师,艰辛学艺、师承徒袭、真挚创作,谱写了一幅又一幅让世人叹为观止的壮美画卷。

日喀则唐卡艺术照(日喀则的非遗技艺)(5)

时至今日,日喀则这片始终受到珠峰雪水沁润的沃土,在西藏唐卡艺术保护传承发展中依然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截止目前,从事唐卡艺术创作的艺人达到了600多名,具有影响力的唐卡艺术企业有8家,自治区级唐卡传习基地1个,同时在广为流传的唐卡艺术流派如勉唐派、勉萨派、齐吾岗派、噶赤派等先后被命名为自治区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