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日报记者 屈鹏沧州被中国工笔画协会命名为“中国工笔画之城”;,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魅力狮城?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魅力狮城(擦亮狮城的幸福底色)

魅力狮城

沧州日报记者 屈鹏

沧州被中国工笔画协会命名为“中国工笔画之城”;

首次作为主会场,成功举办了第十五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闭幕式暨颁奖晚会;

举办各类文化惠民活动500多场,现代评剧《紫花丁》、河北梆子现代戏《英雄母亲白文冠》、红色儿童杂技剧《吴桥娃娃》三部大戏成功首演,《星光大道》2015全国选拔赛沧州站海选活动成功举办;

在全省“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评选中,我市有13个单位成功入选,沧州市春雨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获评全国先进集体;

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工作现场观摩会在沧州召开;

……

一股清泉,必然有源头活水;一棵大树,必然有根下沃土。一年来,我市充分发挥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契机,大力加强文化建设,特别是着眼于打造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升级版”,出台《“文化之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推进“文化之城”建设的目标任务,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以文铸城,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单位,文化的触角不断延伸,幸福的载体不断创新,文化的元素不断擦亮着狮城的幸福底色。

文化惠民活动高潮迭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是城市发展的“内动力”。一年来,我市坚持把文化惠民工作的重心放在基层和农村,着力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形式,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2015年元旦、春节期间,文化灯展、文化庙会、民间文艺调演、京评梆韵戏曲演唱会、“武乡春潮”武术专场主题晚会竞相展开,可谓好戏连台、精彩纷呈,既传承展示了沧州文化,又让老百姓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成功举办市第二届少年儿童书画展、非遗精品展示展览、狮城读书月、国学大讲堂、纪念孔子诞辰2566周年释奠礼、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首届沧州舞蹈艺术节暨中国·沧州第八届国际标准舞全国公开赛等,进一步点燃了群众的文化激情。

同时,我市不断健全各级各类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有序推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真正实现为民所用。“零门槛”享受文化生活,已成为全市百姓一个重要的幸福指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在文化部公布的第三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名单中,我市作为全省唯一地级市成功入选,获得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沧州正式加入“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示范走廊”发展联盟……

置身于沧州城乡的每一个角落,感受到的不仅是靓丽的景象,更有一种浓浓的文明氛围和文化馨香。文化惠民,正在改变着沧州,提升着狮城百姓的幸福指数。

文艺创作百花齐放,艺术精品硕果累累

文艺精品是一座城市先进文化的重要标志,在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年来,我市以“文化之城”建设为统领,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积极引导文艺精品创作,明确创作重点,彰显地域文化,开展主题创作,全市文化事业呈现出百花齐放、硕果累累的喜人局面。

——开展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主题文艺创作。红色儿童杂技剧《吴桥娃娃》6月成功首演后,参加了河北省戏剧节展演;河北梆子现代戏《英雄母亲白文冠》于8月公演,并在各县(市、区)巡演,赢得社会各界高度赞誉;46集电视连续剧剧本《英雄冀鲁边》、图书《抗战英烈颂》已出版;10集纪录片《平原丰碑》摄制完成。

——开展体现沧州时代精神的主题文艺创作。反映大学生创业励志的电影《时光冒险》、反映我市特困家庭受助大学生回报家乡的电影《触爱可及》、反映沧州沿海地区改革开放历程的40集电视连续剧《海边女人》已经杀青,正在进行后期制作;反映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青县康复敬老院院长周汝珍典型事迹的大型现代评剧《紫花丁》于10月30日在沧州大剧院首演成功,好评如潮。

——开展弘扬沧州特色文化的主题文艺创作。由吴桥杂技艺术学校编创、再现古代兵士决战疆场的杂技节目《“秦俑魂”——独轮车技》荣获第十五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最高奖——金狮奖,并取得总分第一的好成绩;反映诗经文化的25集电视动画连续剧《诗经传奇》已完成后期制作并申领发行许可证;反映廉政文化的系列动漫片《河间廉吏》正在拍摄中;《沧州工笔画集》《中国民间文学故事·沧州卷》即将出版。

千载沧州城,悠悠文化风。一系列文艺精品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为全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注入新活力。面向全国,“沧州造”文化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凸显。

文化产业提质增速,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文化产业如何作为?我市围绕文化产业“三带多园”总布局,主动对接京津,搭建平台,着力推进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培育壮大文化企业,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全市全年谋划实施文化项目120多个,总投资1500亿元。

——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不断加快。肃宁乐器产业园、吴桥杂技文化产业集聚区、黄骅文化产业集聚区、河间艺术玻璃产业集聚区、献县文化产业园、沧州古城保护开发等园区和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其中2个文化产业项目列入全市35个重大战略支撑项目;河间被评为“中国工艺玻璃之都”,成为国内玻璃产业首家获此殊荣的县市;河北明尚德玻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成功挂牌上市的,成为我市首家上市的文化企业。

——政府搭台,加速项目对接。组织参加深圳文博会,3个项目现场签约80多亿元;组织企业参加首届香港文博会,7家企业荣获金奖;承办了第三届环渤海地区暨第七届河北省图书交易博览会,全省首家“文化产权交易中心”落户沧州的工作正在积极推进。

——加大政策支持,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制定出台《沧州市“十大文化创新项目”资金管理使用办法》,对入选的“十大文化创新项目”予以资金支持;组织做好省文化产业“三个十”和省级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共计推荐上报项目56个;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已有11个项目争取到省文化产业引导资金和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支持,4个项目获得中央文化产业专项资金支持,黄骅市成功入选省“文化产业十强县”,冀春文化艺术大厦入选省“十大文化产业项目”。目前,已争取上级资金2705万元。

城市因文化而精彩。具有厚重文化底蕴的沧州,将因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而更具魅力。以“五城建设”战略思想为引领,通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我市的文化建设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更显活力、更添实力,成为渤海湾一颗最闪亮的明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