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原因(领袖用典备豫不虞)(1)

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原因(领袖用典备豫不虞)(2)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发展形势总的是好的,但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绝不能犯战略性、颠覆性错误。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我们要继续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准备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朝着我们党确立的伟大目标奋勇前进。

——出席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2018年1月5日

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原因(领袖用典备豫不虞)(3)

原文

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原因(领袖用典备豫不虞)(4)

备豫不虞,古之善教也。

——《左传·文公六年》

解释

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原因(领袖用典备豫不虞)(5)

“备豫不虞”最早出现在《左传·文公六年》,鲁国正卿季文子将要出使晋国,出使前,他派人去问:“如果在我出使期间,晋国发生国丧,我应该行使怎样的礼节?”当时他派去的人很不理解,认为现在没有这种情况,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季文子说:“备豫不虞,古之善教也。求而无之,实难。过求何害?”意思是,我们现在提前做好防范,这是古代以来非常好的一个想法。如果我们现在去做准备了,没有发生这样的事情,那没有关系。但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临时去请教,就很困难了。所以我们现在多想一步有什么危害呢?“备豫”就是预防,“不虞”就是意料不到的东西,“备豫不虞”就是提前做好防范,以备不测。这是中国长久以来的一个思想观念,也是一种政治智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人倘若具备居安思危的心态,凡事提前做好防范准备,那么机遇顺理成章便会垂青于这样的人。一个政党也是如此,只有未雨绸缪,做好防范措施,才会抢得先机、抓准发展机遇。我们党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壮大于忧患。正是因为时刻心存忧患、勇于直面挑战,我们党才能团结带领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当前,我国正处于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但前进道路上面临的挑战和风险也不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党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等等。“备豫不虞,为国常道”,是对传统政治智慧的一个总结,是我们党从历史兴替中得出的一条重要经验,彰显了深沉的忧患意识,提醒全党时刻警醒、戒骄戒躁,在忧患中继续砥砺奋进。

“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必须时刻做好防范一切风险的准备。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牢牢把握主动权。指出:“我们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同时呼吁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要继续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准备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朝着我们党确立的伟大目标奋勇前进。”

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引用“备豫不虞”,旨在强调居安思危、防范风险对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要性,为我们增强忧患意识、应对风险挑战提供了重要遵循,同时也彰显出我们党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饱满干劲和奋斗热情。

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原因(领袖用典备豫不虞)(6)

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原因(领袖用典备豫不虞)(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