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亮村位于河南省新乡市辉县的太行山深处,因西汉末年农民起义军领袖郭亮与王莽王朝抗争于此而得名。郭亮村位于绝壁悬崖之上,历代仅有天梯与山下沟通,几乎与世隔绝。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郭亮人硬是在绝壁上用开凿出一条长达1250米的挂壁公路,结束了千百年来靠天梯进出的村史。

郭亮村多少人打通挂壁公路(走过郭亮村挂壁公路)(1)

绝壁长廊,1972年,时任郭亮大队书记的申明信挑选了“十三勇士”,于1972年率先动工,在100多米高的绝壁上,腰系大绳,凌空作业,“铜钎凿赤岩,铁锤破石壁”。后来,全大队男女老少齐上阵,于1977年凿出了长1250米、宽6米、高4米的挂壁公路。

郭亮村多少人打通挂壁公路(走过郭亮村挂壁公路)(2)

为了清渣、通风、透光,在长廊外侧开凿的35个天窗,现已成为游客欣赏大山风景的窗口。

郭亮村多少人打通挂壁公路(走过郭亮村挂壁公路)(3)

在崖上人家(图片右侧崖上)眺望绝壁长廊(图片左侧山腰绝壁),可以清晰看到汽车穿行绝壁长廊里。

郭亮村多少人打通挂壁公路(走过郭亮村挂壁公路)(4)

郭亮村多少人打通挂壁公路(走过郭亮村挂壁公路)(5)

郭亮村由三个自然村组成一个行政村,分别是:郭亮村、另山村(崖上人家)、会逃站村。村民姓申居多。

崖上人家,位于红岩绝壁大峡谷的西侧,海拨约1300米的悬崖边,明末清初年间依次建造四幢农家院落,院门朝东,门外三米即为绝壁悬崖。

这些院落就地取材,木柱石墙,高差约140米。这是现存最好的太行古民居,被称为崖上人家。

有诗赞之:千仞绝壁立太行,高阔雄险在郭亮。崖上耕织农家乐,青风白云拂石房。

郭亮村多少人打通挂壁公路(走过郭亮村挂壁公路)(6)

我们首先探访老村长家。老村长名叫申名凯,时任郭亮大队大队长,协助时任大队书记申明信,领导组织了长达五六年的开凿绝壁长廊工程。

我们来到老村长家,老村长正悠闲地坐在家门口,脖子上挂着一枚纪念章。

郭亮村多少人打通挂壁公路(走过郭亮村挂壁公路)(7)

本来我还在犹豫如何开口访谈,谁知老村长不知是耳背还是略有痴呆,已不能与人交流。老村长的儿子迎上来,与我们打招呼。告诉我们,拍摄老村长或合拍,需交费10元,赠送老村长口述印刷的一本小册子。

难怪老村长始终坐在家门口,手中夹着一支烟不抽,摆出坐等拍照的姿态。

郭亮村多少人打通挂壁公路(走过郭亮村挂壁公路)(8)

据说老村长的家,是崖上人家仅存的几户清代建筑。有顺口溜赞崖上人家:“石磨石碾石头房,石桌石凳石头炕,石夯石磙石驼梁,石桥石路石碑廊”。

老村长的儿子指着挂在墙上的玉米,告诉我们,这还是多年前拍电视剧时挂上的。

郭亮村多少人打通挂壁公路(走过郭亮村挂壁公路)(9)

郭亮村多少人打通挂壁公路(走过郭亮村挂壁公路)(10)

老村长家的隔壁邻居叫申春福, 1945年生。他告诉我们,1972年开凿绝壁长廊,他是十三勇士之一。当时郭亮村六个生产队,每队出二人,加上带队的大队书记申明信,为最早之十三人,隔壁老村长不是十三勇士。院内有这一段光荣历史的文字介绍。

他告我,在他家拍摄不收费,也可以拍摄他。

郭亮村多少人打通挂壁公路(走过郭亮村挂壁公路)(11)

申春福的家也是崖上人家仅存的几户清代建筑。

据说电影《李向阳》生活原型,传奇英雄郭兴曾在这里学习培训、接受任务。难怪挂牌“八路军办事处”。

郭亮村多少人打通挂壁公路(走过郭亮村挂壁公路)(12)

天池位于绝壁长廊北端的山谷内,原来是一条峡谷,1975年,郭亮人在此筑坝修成水库,现称为天池。

郭亮村多少人打通挂壁公路(走过郭亮村挂壁公路)(13)

1977年前,天梯是郭亮村通向山外的唯一通道。高约百米,由一块块不整齐的岩石垒成的,最宽处1.2米,最窄处40厘米,仅能容下两只脚,稍有不慎便会坠入悬崖。

郭亮村多少人打通挂壁公路(走过郭亮村挂壁公路)(14)

郭亮村多少人打通挂壁公路(走过郭亮村挂壁公路)(15)

我们来到了著名导演谢晋曾经居住之处

郭亮村多少人打通挂壁公路(走过郭亮村挂壁公路)(16)

导演谢晋、冯小宁、于本正等分别在此选景,先后拍摄《举起手来》、《清凉寺钟声》、《倒霉大叔的婚事》、《战争角落》、《天高地厚》等60多部影视剧,郭亮村被省文化厅命名为 “影视文化专业村〞。

郭亮村多少人打通挂壁公路(走过郭亮村挂壁公路)(17)

炮楼位于天梯丹崖之上,2002年拍摄抗战军事题材电影《战争角落》修建的剧景建筑。

郭亮村多少人打通挂壁公路(走过郭亮村挂壁公路)(18)

题小诗一首《郭亮村绝壁长廊》:

自入天梯若等闲,石屋依旧傍崖悬。

一朝由我不由命,挂壁长廊作景观。

202304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