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木德的人生智慧读后感(塔木德读书感悟)(1)

都说犹太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犹太商人被喻为世界商人。这本《塔木德》就是犹太人经商和处世的圣经,帮助犹太人在漫长的流亡中生生不息,愈变愈强的秘密武器。

整本书总体讲的都是犹太人的经商之道,契约精神、诚实经营、互相帮助等等的商业准则。对我启发较大的有三点:

对金钱的态度

犹太商人非常擅长赚钱,能敏感地察觉赚钱的契机,能大胆地敢为人先,拥有一个成功商人具备的耐心与精明,同时对金钱有一份独特的淡定与从容。

金钱对我们大多数国家的人来说是一份生活保障,对经历了漫长流亡生活的犹太人而言,金钱最重要的作用是保命。他们在众多关键时刻花钱买下了性命,通过赚钱的能力逃过了当权者的屠杀。赚钱的能力成为了犹太人生存的必备技能,因此他们每到一处,都会勤劳工作,节约开支,敏锐地发现赚钱的商机,一步步实现财富的积累,在危险时刻又可以毫不在乎地花出去。

一份成长经历会长久地影响人一生的行为。犹太人对于金钱的态度还有一点不同之处。他们可以自然地高调享受金钱所带来的一切。住大房子,穿最精致的服饰,在最贵的餐厅享用大餐。在花钱时非常大方,好像忘记了赚钱的辛苦,他们的生活哲学就是工作时努力赚钱,生活时就要大大方方地享受。这是一种正确对待金钱的态度,不为金钱所累,不被金钱所支配。

对时间的态度

犹太人对时间有着严格的计算。约定好时间,请务必准时到达,即使差一分钟也是不礼貌的;一进办公室,立即进行谈话,这样才是礼貌的商人。在规定的时间把话题说完,如果需要,请来之前做好谈话的准备,但是既然来了,切勿拖延对方的时间,这就是礼貌。

在犹太人眼中,钱可以再赚,商品可以再造,可是时间是不能重复的。因此,时间远比商品和金钱宝贵。我非常喜欢他们对待时间的态度。

我遇到了很多人对待时间的态度很松懈,在他们看来,迟到五分钟、十分钟约等于准时。我有时候遇到这种情况会很生气,感觉受到了轻视,为什么呢?因为没有人敢轻易晚到五分钟、十分钟去赶飞机火车,因为他们知道飞机火车不会等TA,可是为什么换了一个对象,他们可以轻易晚出门,晚到,有些人总是晚到那么几分钟上班,迟几分钟赴约,甚至晚到一两个小时。这就是对他人时间的不尊重,更不遵守自己做出的时间承诺。

如果每个人对待他人的时间就像对待一趟准时出发的火车,就不会轻易迟到,也不会轻易做出“买票”的承诺。随着年岁的增长,真切地感受到总有忙不完的事情,总有不得不面对的难题,慢慢发现自己缺少处理它们的时间,不自觉就会变得很焦虑。小时候嫌日子过得太慢,长大的时间太长,现在却害怕时间流逝地太快,自己进步的速度太慢。这种焦虑不知道是不是只有在退休后才可能缓解。

对知识的态度

很久之前就读到犹太父母为了让孩子热爱知识,喜欢阅读就会举行一个有点仪式感的活动。据悉,在每个犹太人家中,当小孩子稍懂事,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上一点蜂蜜让孩子去舔,这种仪式意味着“书本是甜的”。这是一项美好的愿望,也说明了犹太人对知识的重视。

大多数犹太人生活的以色列是全球阅读量最大的国家, 2018年发布的数据显示以色列人均阅读量为60本,其次是日本(40本),中国人均阅读量只有4.35本。这其中的差距是如此之大。知识的力量在犹太人身上显示出了巨大的成就,在华尔街的精英中有50%是犹太人,律师中有30%是犹太人,科技人员有50%是犹太人。在全世界荣誉最高的奖项诺贝尔奖名单上更是常常出现犹太人的名字。

一个民族能流亡2000年不衰且越来越强大,背后的原因一定有对知识的虔诚追求。无论知识能带来黄金屋,还是颜如玉,都抵不过一份长久领先的民族优越感。

谈一点我对知识的粗浅理解

现在的知识太广太碎也太粗糙,出书的人太多,想赚钱的出版商也太多,反而认真写好书的人太少。大城市的喧嚣和追名逐利太浓太烈,生存的压力又重又沉,能轻松地亲近一份知识成为了一种奢侈的享受。读书成了一件十分功利的事情,要读对赚钱有帮助的书,对工作有用的书,没有了单纯想读一本书的初衷。即使环境已然这样,还是希望我们都能抽离片刻,闻一会儿书香也是一件美事。

现在我读每一本书都源于自己的好奇心,好奇一个作者的经历,也好奇他能写出怎样的观点。现在很难遇到一本书中处处是令人醍醐灌顶的观点,这是好事,因为科技的进步让新知识的传播几乎同步,所以看到的内容几乎都有一些似曾相识,但总会有一两个小观点或是小问题让我有所启发,这就值得我认真读完每一本书。因为那一两个小观点或是小问题可能就是作者几十年的人生经历的浓缩总结。花几个小时读完作者人生经历的总结,值!

读书对我最大的影响是变得更加坦然,坦然接受现实,不顺时可以用书中的观点安慰自己;得意时也可以用书中的观点警告自己。简单来说就是那句熟悉的名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平静处世应该是人生境界的最高追求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