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老人把圣诞衣给了圣诞驯鹿(科普为什么圣诞贺卡上总有一只知更鸟)(1)

圣诞老人把圣诞衣给了圣诞驯鹿(科普为什么圣诞贺卡上总有一只知更鸟)(2)

对于知更鸟和我们人类,

又是新的一年,

带着未来可能发生的一切。

十二月的第一周,第一张贺卡投进了我们的邮箱,提醒我今年务必要在平安夜之前把东西买好。

裁开信封,不出所料,卡片上印着一只知更鸟,栖在白雪覆盖的冬青枝上。

圣诞老人把圣诞衣给了圣诞驯鹿(科普为什么圣诞贺卡上总有一只知更鸟)(3)

这并不是孤例:在接下来的几周里,我们收到的很多贺卡都会印着一只、两只甚至一群知更鸟,虽然在自然界中,这种睦邻友好的集会绝对不会发生。

圣诞卡片上,知更鸟的形象无处不在,大多数人并不会停下来问个所以然。

原因可以追溯至早期的“一便士邮件”,它始于1840年,一便士(相当于现在的二十便士)便可寄一张卡片或一封信。

在此之后,“一便士邮件” 的发明人罗兰·希尔(Rowland Hill)的助手、公务员亨利·科尔(Henry Cole)爵士想到了发行特殊用途卡片的绝妙主意,这些卡片可以通过新的邮政服务寄给亲朋好友。

最初,他为1843年的圣诞节印发了仅两千多张卡片,每张售卖一先令(五便士,相当于现在的两英镑)。

一百五十多年后,英国人现在每年寄十亿张圣诞贺卡——平均每个成年男性、女性与孩童都会寄超过一打——总价两亿英镑。

那么,知更鸟怎么会现身在这种迅速走红的新生产品上呢?

自然,一个可信的解释是,知更鸟在整个节日期间,歌声不辍,并且在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习惯性地到我们后门台阶上讨食。

温顺近人的性格以及经年不息的歌声一直让它们受到我们的宠爱,所以,还有什么做法比将其形象印在我们的圣诞贺卡上,更能褒扬我们和这种小鸟儿的亲密关系呢?

不过,尽管这个原因有可能开创了这一传统,知更鸟与圣诞节之间的联系在维多利亚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强化——全因为一个巧合。

维多利亚时期的邮递员恰好身着鲜艳的红色制服,因此得到了“知更鸟”的昵称。

在安东尼·特罗洛普(他本人即是邮局高级雇员)发表于1861年的小说《弗拉姆利教区》(Framley Parsonage)中,一个寒冷的日子里,心地善良的厨娘杰迈玛(Jemima)将送信的邮递员请进家里:“进来吧,知更鸟邮递员,进来暖和暖和。”

在这些日子里,圣诞节临近的时候,人们都会急切地等待邮递员的到来,因此这种情景被早期的贺卡艺术家绘制在卡片之上。

把穿着红色制服的邮递员换成真实的知更鸟仅一步之遥,它经常被呈现为嘴里衔着一张卡片的形象。

维多利亚时期的人甚至会寄送绘有知更鸟尸体的卡片,据说这是好运的象征。(不过很难想象缘何如此!)尽管男女邮递员的制服颜色很久之前已经改变,但是我们仍然有红色的皇家邮政车辆与邮箱,这无异于在向邮政服务的早期形象致敬。

然而,知更鸟与圣诞节之间的关联也许可以追溯至更久远的过去。

根据一个神话传说,知更鸟在马厩里扇动火焰为婴孩耶稣取暖时被烤伤,因而胸脯变成了红色;还有一个民间故事,知更鸟为减轻炼狱里的灵魂遭受的折磨,为他们取水降温,因此胸脯被烧伤。

马克·科克尔在《不列颠禽鸟》一书中指出,

“我们将知更鸟选作圣诞之鸟,可能有一点异教信仰的成分掺杂其中。就如缀有鲜艳的红色浆果的冬青花环,它为死寂沉沉的世界提供了一抹亮丽的颜色。”

除了这些神话传说,真实的知更鸟每年这个时候在做什么呢?

这部分取决于主要的天气状况。如果来自西南方向的大西洋气流占主导地位,给整个不列颠群岛带来一阵阵低气压、云层和降雨天气,那么知更鸟的生活就一切照旧。

假设从秋天至冬天过渡平缓,那么树篱上还会有足够的浆果,田野和花园里也不乏蠕虫和毛虫供知更鸟食用。

不过,如果冬天早早降临,高气压带来北方的极地空气以及暴雪,那么情况将大为不同。

与所有的小型鸟类一样,知更鸟必须从日常模式转入求生模式,每一天每一刻都事关生死。

就像我们在年初看到的那样,找到食物至关重要;随着寒夜逼近冬至,黑暗是白昼的两倍之长,知更鸟必须将清醒时的每时每刻用来进食或觅食。黑珠子般的大眼睛当然大有裨益,使得它们每天的进食时间能够远比其他鸣禽开始得更早,结束得更迟。

圣诞老人把圣诞衣给了圣诞驯鹿(科普为什么圣诞贺卡上总有一只知更鸟)(4)

就像其他种类的鸟儿,知更鸟在冬季的几个月也会极大地改变食物构成。春夏期间它们用以喂养雏鸟的大量的昆虫现在要么销声匿迹,要么难以找寻。

所以它们转而食用浆果——特别是结果较迟的常春藤浆果——或者追随着园丁翻土备耕,啄食一两条肥美多汁的蠕虫。除此之外,它们当然也会造访我们的喂鸟站:通常栖在鸟食台上,或享用下面散落的种子。

知更鸟还有别的应对严寒和食物短缺的生存技能:就像其他小型鸟类,它们会利用早前秋季丰裕的食物“贴秋膘”,将体重从平均十八克增至二十二到二十五克之间——几乎是一盎司的差异。

人们一般认为冬季的知更鸟看起来更加丰满圆润,在一定意义上确实如此,不过也是因为它们会撑起羽毛,将一层空气封闭在里面,以此保暖。

尽管知更鸟大多数时间都是独来独往的“反社会”动物,但是持续的恶劣天气也会迫使它们改变习性,过上更为群体性的生活。

例如,人们一直认为,与白鹡鸰、白喉长尾山雀等其他许多以群居方式保暖、御敌的鸣禽不同,即使在最寒冷的冬日,知更鸟也是坚定不移的独居者。

事实上,直到1971年,顶尖的以色列科学家阿莫兹·扎哈维(Amotz Zahavi)还会自信地坚称:“知更鸟等独居鸟类……不会成群栖息。”

不过,大概在同一时期,一群在夜间捕捉与环志乌鸫的阿伯丁科学家碰巧在城内外遇到了几个知更鸟集体栖息处,每处有近五十只不同的鸟儿。之后,很少发现此类情况。一种解释是,这些知更鸟是来自欧洲大陆的访客,而不是本地的品种,这也许能解释这种不寻常的现象。

戴维·拉克也留意到了知更鸟以更极端的方式改变习性的几个案例:

在冬季的恶劣天气里,它们故意进入人类居所——并不是暂时躲避一两个小时。例如,在1880年至1881年冬季持续的严酷天气中,德文郡曾有知更鸟在人类住所寄居了整整两周。

天气较好的时候,一些知更鸟,尤其是雄性,还会抽出时间一展歌喉。事实上,鉴于知更鸟冬季鸣啼的原因——雄鸟和雌鸟皆如此——是为了保卫领地和食物,防止外敌侵入,我们可以说,知更鸟必须得唱歌。

除此之外,它们唱歌也许还另有所图:正如戴维·拉克在达廷顿观察发现的情况一样,有的知更鸟在十二月中旬便早早成双结对,尽管大多数知更鸟会等到相对惯常的二月。

这当然也要取决于它们能否存活那么长时间。伯基特的知更鸟或许可以活到十一岁的高龄,而大多数知更鸟活不到一岁,几乎所有的知更鸟在两岁前就会殒命。

知更鸟的死因多种多样。

我们可以通过传闻证据和英国鸟类信托基金会的环志系统了解到这一点——后者起始于1909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那一年,鸟类学家仅环志了四十一只知更鸟,而今,每年有超过两万只被环志标记,大多数都是成年知更鸟或羽翼丰满的幼鸟,而不是尚未离巢的雏鸟。

自环志系统建立至今,共计有超过一百万只知更鸟被环志标记,虽然与其他鸣禽情况一样,已环志的鸟儿被发现死亡的数目很低,但还是足以让我们一瞥其种种死因。

克里斯·米德在其1984年著作《知更鸟》(Robins)中写道,在回收的死亡已环志英国知更鸟中,近四分之一丧身猫口,十分之一死于车辆撞击

这一发现早在马克斯·尼科尔森意料之中:

从一只知更鸟的角度来看,英国人似乎有两大缺陷——他们尤爱驾驶重型车辆毫无征兆地驰经知更鸟繁殖地;他们乐于故意让猫危害邻里,简直不可理喻。

然而,米德也指出,相对而言,公众更容易发现被猫捕杀或被车撞死的鸟儿,所以在看待这些数据时,我们也许应保有一些怀疑。毕竟,那些在树丛下或茂密的灌木中悄无声息死去的鸟儿很难被人察觉。

其他死因——每一种导致的死亡不到总数的百分之五——包括丧身猫头鹰或雀鹰之口,溺毙在盛水的容器中,撞死在玻璃窗或门上,殒命在为捕捉其他鸟类或哺乳动物而架设的陷阱里(有一例是受一小块奶酪引诱,死于捕鼠装置),或者仅仅是死于严寒。

不过,很多知更鸟更有可能死于年老体弱与食物短缺两种因素相加,通常在它们遭遇第一个或第二个冬季的某个时候。

不过,我们仍然可以确定一个事实:任何一只以活蹦乱跳、身体良好的状态开始越冬的知更鸟,都仅仅只有低于一半的几率活到来年春天——对于我们之中那些对“我们的”园内知更鸟有着情感依恋的人们,这无异于沉重一击。

戴维·拉克是第一位试图统计知更鸟死亡率的严肃科学家,他在两个八月之间进行统计,因为这种安排可以更好地显示每个春天和初夏孵化的知更鸟能够存活的时间长度。

他得出的结果是,每年每一百只成年知更鸟中有六十只会死亡。

其他鸟类学家很快提出质疑,认为这一死亡率过高,不过后来的研究证明这一数字相当精确。

拉克还计算了,为了抵消知更鸟幼鸟比上述数字还要高的死亡率,每对知更鸟需要抚育多少只幼鸟才能保证种群数量稳定。

这个数字——一至两窝,共计约六只幼鸟——和我们在知更鸟种群中实际发现的数目非常接近。

这就引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英国的知更鸟总数是在上升还是在下降?

考虑到大多数鸣禽的数量都在下降,而知更鸟的数量却在不降反增,这一点可能会令人惊讶。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中期,英国知更鸟总数在缓慢但稳步地下降,这很可能是因为这一阶段出现了连续的温度低于历史平均记录的寒冬。

不过,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趋势一直是稳步上升,所以现在知更鸟数量已渐渐赶超与它难分上下的竞争对手乌鸫和苍头燕雀,成为英国分布第二普遍的鸟儿(在鹪鹩之后),总数为大概六百万对。这是因为:孵化或雏鸟阶段死亡减少,造成了繁殖成功率的上升;全球气候变暖让知更鸟可以比六十年代平均早一周开始筑巢。

知更鸟种群在英格兰似乎比在苏格兰、威尔士或北爱尔兰更加兴旺昌盛,尽管它们各地总数都在增加。

最近的《英国鸟类信托基金会学会鸟类地图》(BTO Bird Atlas)——一项在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末期开展的全国性调研——显示,在百分之九十四的十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都能发现知更鸟的存在,只有苏格兰高地与诸多离岛中那些最偏远、海拔最高的地方没有它们的踪迹。

对于这一基本上属于定栖的鸟儿,这个数字在全年范围内都是准确的。

同样的,知更鸟在某些繁殖地比在其他繁殖地生存得更好。虽然它们在林地尤其是高地林地数量有轻微下滑,它们在人工繁殖地却发展迅猛:特别是在城区和郊区的公园以及花园里。

从1995年,英国鸟类信托基金会的花园鸟类观察计划(Garden Bird Watch)一直在仔细追踪我们花园中鸟儿的数量和出现频率。不出所料,知更鸟经常跻身统计表格的上端,在秋冬两季的第二位与春夏两季的第四位之间徘徊。

所以,好消息是,知更鸟的生存状况相当不错,尤其是在这个云雀、夜莺等很多我们喜欢且在我们的文化中同样重要的其他鸟儿数量都在严重下降的时期。

尽管诗人更钟情于后两种鸟儿,但是在大众文化中,知更鸟却独占鳌头。它不仅被证实是“英国人最喜爱的鸟儿”这一称号的绝对赢家,现在还获得另一殊荣,成为一则圣诞节电视广告的主角。

2016年,高档连锁超市维特罗斯从其兄长企业约翰·路易斯百货商店那里学了一招,设计了一则充满了感伤情调、动人心弦的配乐季节性广告。

这个九十秒钟的小型史诗(电脑制作而成)呈现了一只知更鸟从冰封的北疆一路穿越荒无人烟的极北之地、波涛汹涌的汪洋大海和冰雪覆盖的广阔原野,最终在一个英式花园的鸟食台上栖落。

圣诞老人把圣诞衣给了圣诞驯鹿(科普为什么圣诞贺卡上总有一只知更鸟)(5)

漫漫长路之中,它历经所有可能的危险——遭遇滂沱的大雨;受到灰背隼的袭击;与灯塔碰撞;掉落到惊涛骇浪之中(被一个好心的渔夫救起,然后释放)——才终于胜利抵达,和另一只知更鸟一起享用一块肉馅饼。

与这只知更鸟长途跋涉的镜头交切的是,一个有着禽鸟学高超修养的女孩的镜头,她以某种方式知道这只鸟儿正在途中飞翔。

这则广告在Twitter上的话题标签是“回家过圣诞”,用来将这个故事催人泪下的效果一滴不留地压榨出来。(原谅小编没有找到,如果哪位读者找到可以留言一个传送门)

此情此景,指出以下事实似乎有些粗鲁无礼:

知更鸟在秋季而不是冬季迁徙;它们在夜晚上路,而不是白天;灰背隼并不会在林中猎杀知更鸟;任何一只掉到北海里的知更鸟势必会丧命;还有,当它试图进食的时候,当地的知更鸟要么把它赶走,要么跟它决一死战。

禽鸟学的精确性似乎无关紧要,不过,即使是铁石心肠的观众,也会为这个讲述一只小鸟历经艰难险阻、最终胜利的感人故事而动容。

一位评论者承认,“我被彻底打动了。真正的热泪盈眶,同胞们。看到两只小知更鸟吃一块馅饼,我哭得稀里哗啦。”

到十一月中旬,距离圣诞节还有六周时间,这则广告已经在网站YouTube上获得了超过一百五十万的点击量。

到圣诞节早晨,全国孩子们都在拆开圣诞礼物,并有可能随后享用一只从维特罗斯超市买来的填满了馅料的火鸡,这时,它已经获得了超过三百万的点击率。甚至还催生了基于这则广告的一本书和一款互动游戏。

这则广告在社交媒体大获成功,证实了即使在今天,知更鸟仍然占据着我们生活与文化中的中心位置。

诚如自诩为 “糟糕观鸟人” 的作家西蒙·巴恩斯所言,这种现象的产生,一定是因为它们独一无二地融合了温顺可人、外观甜美,以及在寒冬放喉歌唱三个特征,他描写道:在一年之中的至暗时刻,它们会给我们带来甜美的歌声……它们还会耀武扬威,向对手炫示炭火般鲜红的胸脯,给最为阴冷晦暗的日子带来活力与温暖。

冬至时,我们庆祝一年中最黑暗的时光。它关乎新年来临时摆在我们面前的希望。知更鸟每天都在提醒我们这一点。

再次回到花园里,已是新年前夕,一场小雪覆盖了大地,如一层薄薄的糖霜。树丛之下,只有细心谨慎的观察者才能看到的地方,躺着一具小小的僵硬的尸体。

它已陷入落雪之中,仰面朝天,往空中伸出的爪子像是在做最后的挣扎,橘红色的胸脯在午后渐渐暗淡的光线中微微发亮。

这是一只知更鸟:悖运的知更鸟之一——一只今年早些时候孵化的幼鸟,它曾从离巢而出、独立生活的危险中生存下来。

但是近期突如其来的寒冷空气让觅食变得十分艰难,作为一只经验不足、能力较弱的雌鸟,它无法赢得这场找到充足的能量方能幸存下来的竞赛。

它的体重逐渐下降,在死去的时候仅有十二克——还不到半盎司——远在一只知更鸟足以存活的体重标准之下。

入夜,气温陡降,雪花飞舞,这具尸体会渐渐冻僵,随后消失在皑皑白雪之下。对于这只与隆冬如此紧密相连的鸟儿,这不啻一件适宜的寿衣。

不过,每一场死亡也意味着一场新生,明日破晓时分,这只鸟儿的兄弟姐妹之一会从睡梦中醒来,在寒冷中舒展羽毛,一跃而起,飞到同一丛灌木的顶端。

新年的太阳第一次升起时,它会张开嘴巴,开始放声歌唱。

对于知更鸟和我们人类,又是新的一年,带着未来可能发生的一切。

————————

✲ 本文节选自泰晤士报“年度图书”《知更鸟传》,作者斯蒂芬·莫斯。

作者简介

斯蒂芬·莫斯 | Stephen Moss

英国极具号召力的自然作家、博物学家,《卫报》专栏主笔,英国广播公司(BBC)资深节目制片人、撰稿人兼广播节目常驻嘉宾,《地球脉动2》(Planet Earth Ⅱ)、《王朝》(Dynasties)等热门纪录片的旁白作者;包括《丛中鸟》(A Bird in the Bush)、《野兔和蜂鸟》(Wild Hares and Hummingbirds)、《仙境》(Wonderland)及本书在内的多部著作均获得广泛好评。

圣诞老人把圣诞衣给了圣诞驯鹿(科普为什么圣诞贺卡上总有一只知更鸟)(6)

圣诞老人把圣诞衣给了圣诞驯鹿(科普为什么圣诞贺卡上总有一只知更鸟)(7)

The Times Book of the Year!

圣诞老人把圣诞衣给了圣诞驯鹿(科普为什么圣诞贺卡上总有一只知更鸟)(8)

泰晤士报“年度图书”

英国首屈一指的自然作家、BBC自然历史单元王牌制片人、热门纪录片《地球脉动2》及《王朝》旁白作者斯蒂芬·莫斯投入充沛感情的力作

斯蒂芬·莫斯/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9年12月版

本书是一部精彩的科普文化小品,出自英国著名自然作家斯蒂芬·莫斯之手,仿佛献给“英国国鸟”知更鸟的一篇情真意切的表白之作。全书以朴实真挚、趣味盎然的笔触,记录了知更鸟的方方面面,揭示了知更鸟为何如此受英国民众欢迎的秘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