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水中游的一对鸳鸯(形影不离的鸳鸯)(1)

婚姻是水中游的一对鸳鸯(形影不离的鸳鸯)(2)

鸳鸯

婚姻是水中游的一对鸳鸯(形影不离的鸳鸯)(3)

鸳鸯和小鸊鷉

□ 宋要强

鸳鸯(Aix galericulata)是我国著名的观赏鸟类,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雁形目鸭科候鸟。多栖息在山地森林河流、湖泊、水塘、芦苇沼泽等地,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少数国家。鸳鸯为合成词,鸳指雄鸟,鸯指雌鸟。雄鸟嘴红色,头翠绿色,枕部铜赤色,后颈紫绿色,脚橙黄色,具橙、蓝、红、紫、绿、白等多种鲜艳的羽毛,美丽华艳。雌鸟则一身素装,头和上体灰褐色,无冠羽,嘴黑色,脚橙黄色。

“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鸳鸯被看成忠贞爱情的象征,总是出双入对,形影不离,素有“恋爱鸟”“守情鸟”之美称。鸳鸯由此成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鸳鸯绣、鸳鸯画、鸳鸯雕等等民间工艺层出不穷,把鸳鸯被、鸳鸯枕、鸳鸯帕、鸳鸯剑、鸳鸯桃、鸳鸯梅等物品作为忠贞爱情的良好祝愿,作为表达爱意的重要方式,鸳鸯在人们的爱情生活中刻骨铭心。

然而,鸳鸯并不是形影不离、生死与共的,它们只在繁殖季节才成双成对,交配完成后,雌雄则各自分开,由雌鸳鸯负责孵化和抚育后代,待下一个繁殖季再重新组合。如果其中一只发生意外,另一只也会“另寻新欢”。

我小时候就喜欢各种小鸟,对鸳鸯更是情有独钟,执着地想一睹芳容。2010年到化龙山保护区工作后,听同事说保护区有鸳鸯分布,激动地几宿都睡不着,我也知道鸳鸯属冬候鸟,只有冬季才有机会看到。也从那时起,开启了我探寻追踪的历程,记得2014年12月的一天,我坐在班车上路过镇坪县曾家镇双河口时,远远地看到河面上有几只像是鸳鸯的鸟,赶快叫司机停车,未及赶到近前就消失不见了。2016年12月,我们组织了一次针对鸳鸯的资源调查,结果一无所获。随后几年,跑了很多地方希望能找到鸳鸯踪迹,但都带着遗憾而回。直到2020年12月24日,我路过镇坪县白家白家白土岭水库时,偶然看到水面上漂游着鸳鸯,并且有3只,因着急办事,只能带着迷恋离开。为抓住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我第二天一大早就带上长焦镜头和相机,驱车赶到白家水库,也许是天气不好加上附近施工的影响,直到临近黄昏都没有见到鸳鸯的影子,又一次带着深深的失望返回县城。难不成,又要错过目睹鸳鸯“芳容”的机会?我不甘心,多次抽出时间,扛上笨重的长焦镜头,以白家白土岭水库为中心,扩大搜寻范围,手冻裂了,胳膊酸了,脚也磨出了泡……功夫不负有心人,时间定格在2020年12月31日下午,惊喜降临了,在白家白土岭水库上游水面上有3个小点,游来游去,找准角度,悄悄地挪移到相机拍摄的有效范围内,清晰地看到鸳鸯时,我激动地无法言喻,“拙笨”地托起了近20斤的镜头“啪、啪、啪……”拍个不停,随后又静静地观察着,直到天色暗了下来,我才依依不舍地对它们说再见。

随后几天,我又进行了深入地观察监测,先后发现了2雌4雄6只鸳鸯在附近活动觅食,不时还能看到小鸊鷉、水鹨、绿翅鸭等珍稀的水鸟与鸳鸯作伴,共同构建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画面。

来源:安康日报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news@ersanli.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