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今年全国平均高温日数8.7天,较常年同期偏多3.6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今年高温综合强度为1961年以来第三强,仅次于2013年和2017年。

十年前三大巨头(截至目前1961年以来第三强)(1)

7月14日,上海豫园商城启用喷雾装置进行防暑降温。(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在中国气象局3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肖潺介绍,刚刚过去的7月,全国平均气温23.2℃,较常年同期偏高1℃,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高,全国有245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突破7月历史极值。7月,全国平均高温日数5.6天,较常年同期偏多2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多。西南地区东部、华中、华东和华南大部地区以及新疆西南部等地高温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5至10天,部分地区偏多10天以上。

肖潺说,高温是夏季常见的高影响天气,进入21世纪以来,北半球夏季高温热浪事件日渐频繁。全球变暖是高温热浪事件频发的气候大背景,而大气环流异常则是直接原因,高压系统强盛导致多地高温突破历史极值。

入夏后,北半球副热带高压整体较常年同期偏强偏大。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带、大西洋高压带和伊朗高压均阶段性增强,在北半球副热带地区上空形成了大范围的环球暖高压带。暖高压带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有利于地面增温,加之大范围高压带作用下空气较为干燥,不易形成云,也使得太阳辐射更容易到达地面,导致高温频发且强度较强,进而造成北半球多地出现持续高温热浪事件。

此外,7月全国平均降水量96.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20.6%,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少,西藏、四川、云南均为历史同期最少。受温高雨少影响,西南地区东部和南部、西北地区东部、华中和华东部分地区出现中度及以上气象干旱。

8月热度更胜一筹 华北黄淮加入“桑拿”群聊

进入8月,在强盛的副热带高压掌控下,我国高温暑热天气还将延续。由于副热带高压位置北抬,高温的重心也将由江南、华南逐渐北抬至长江中下游至华北一带。华东中部、华中中部、西南地区东部等地高温日数将较常年同期偏多,有阶段性高温热浪出现。

高温向北方蔓延的同时,湿度也会增大,华北、黄淮等地将迎来闷热天气,加入“桑拿”群聊。在南方,重庆、浙江等地未来几天将有40℃或以上的高温出现,城市中,杭州、合肥、重庆等地均有可能创今年来气温新高。

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王伟跃提醒,8月高温来势汹汹,北方闷热天气上线,南方部分地区气温或创今年来新高,热度更胜7月,需关注高温对人体健康、农业生产、交通出行等方面的不利影响,公众请尽量避免高温时段外出,防范热射病的发生。

综合:新华视点、中国天气网

来源: 河北交通广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