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骨冰肌凝噎嗅惊梦衔愁,半夜凉初透炉上氤氲千万缕,白衣苍狗诗书廋 心念三千恒素旧乍见绵绵,杏眼桃腮凑把酒临风娇蛮逗,流光易老当年否?,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蝶恋花这首诗意思 蝶恋花唔梅赏析?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蝶恋花这首诗意思 蝶恋花唔梅赏析

蝶恋花这首诗意思 蝶恋花唔梅赏析

玉骨冰肌凝噎嗅。惊梦衔愁,半夜凉初透。炉上氤氲千万缕,白衣苍狗诗书廋。 心念三千恒素旧。乍见绵绵,杏眼桃腮凑。把酒临风娇蛮逗,流光易老当年否?

《蝶恋花》,词牌名。即词的格式名称。词的格式与律诗不同,有近一千多个不同的格式。为方便人们使用和记忆,人们就将这些不同格式取了不同的名字,这就是词牌。同一格式的词牌也有变体,共用一个词牌名,同时也存在不同作者命名不同造成同一格式有几个词牌名的现象。《蝶恋花》即为其中的一种。

《蝶恋花》,古属敦煌曲子词。唐教坊曲,商调,本名《鹊踏枝》。采用于梁简文帝诗句“翻阶蛱蝶恋花情”为名。后依晏殊词(槛菊愁烟兰泣露)改为今名。冯延已词有“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句又命名为《黄金缕》;赵令畤词有“不卷珠帘,人在深深院”句而命名为《卷珠帘》;司马槱词有“夜凉明月生南浦”句而命名为《明月生南浦》;韩淲词有“细雨吹池沼”句而命名为《细雨吹池沼》;贺铸词名为《凤栖悟》,李石词名为《一箩金》,衷元吉词名为《鱼水同欢》,沈会宗词名为《转调蝶恋花》。《乐章集》载《蝶恋花》入“小石调”;《清真集》注“商调”;《太平乐府》入“双调”。

所谓“调”,即是音律的一种。中国古代的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称为“七音”;(也有将变宫变徵二音不计而称五音的。加上这二音又称七声。这属音乐理论的争论,我们姑且取其一)又将“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和“应钟”称为“十二律吕”。按上述排列,单数称“律”,双数称“吕”,常称“十二律吕”。以“宫”音配“十二律吕”称为“十二宫”,以商、角、徵、羽、变宫、变徵六音配“十二律吕”称为“调”,“调”共有七十二式。即以“七音”与“十二律吕”相配可得八十四音,名为“宫调”。“宫调”是构成中国古代完整的音乐体系。所谓商调,即是“七十二调”中的一种。

古来以《蝶恋花》词牌填词的词人不知凡几。著名的词作有晏殊的(一曲新词酒一杯)、柳永的(伫倚危楼风细细)、欧阳修的(庭院深深深几许)、晏几道的(醉倒西楼醒不记)、赵令畤的(欲减罗衣寒未去)、苏轼的(花褪残红青杏小)、李清照的(暧雨晴风初破阵)等等等等,都是经久不衰的绝响,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为之痴迷。

说到《蝶恋花》这一词牌作品,史上还有一段词坛公案。有人依据《欧阳文忠公集》所录词作(生查子,去年元夜时)一文,推断出朱淑真《断肠词》词作(生查子·元夕)一阕是抄袭。此说看似有理,史上也无完全定论,尽管南宋《乐府雅词》论为欧阳修作可信程度较高,但我个人认为,比较朱淑真其它词作风格,未必朱淑真不能作出此词,我宁愿相信这是二位词坛巨人的无心巧合。

《蝶恋花》,双调六十字,上下阕相同,各四仄韵。一韵到底。

以《蝶恋花》词牌名字面上看,也有点讲说法。蝶,从生命的立场上看无疑是短暂的一生,花不过只开一季来春再发,现在居然蝶恋上了花,单从字面上看,就注定了是一场没有结局的凄凉故事。故历来作者多选用这一词牌抒写爱情离恨乡愁。本词也不例外,下面,我们来逐一对本词进行赏析,看词人是如何抒发人间至真至纯至美的相思之情的。

“玉骨冰肌凝噎嗅”。起句粗看亦有凭空造势之象,又似慢条斯理娓娓道来,而一“嗅”字却令读者不得不思量再思量,那“玉骨冰肌”者何?更须“凝噎”?

大凡诗词欣赏,必重以开端。那么,本词的开端又如何呢?我们知道,中国传统文化是文哲、文史、文地、文美不分的,而现代却是越分越细各有专业擅场。我们先哲基于这一起码要求大多是“通才”而不象我们现代各行各业的“专家”。所谓“通才”,即是天文、地理、历史、文学、军事、政治、农耕及自然等方面知识的全面涉足和掌握。表现在诗词上,他们对自然、季节和时令的变化犹为敏感。在长时期的创作并不断总结运用中,诗人们对自然或事物的描绘形成了特定的约定俗成的语言风格。如形容男子帅气就说龙驹凤雏玉树临风,形容少女可爱就说眉清目秀明眸皓齿,形容成熟妇女就说端庄闲雅慧质兰心等等不一而足。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亦或是对文化传承的继承和发扬,现代词作者在诗词创作上也沿用了古代先哲这些约定俗成的规范。那么,本词中“玉骨冰肌”到底是指何事何物呢?道不成是说美人横卧?还是出水芙蓉?

我们从历史中走来,继承并发扬着我们的文化传承,还是从历史中去寻找答案。

前面说过,中国古代诗词作者对某些人或事物都有着特别约定的拟人化的专业语言描写,这些形象描写有些是专指而有些则是泛指。那么,“玉骨冰肌”是用来形容什么的呢?我们知道,自然界的花卉因季节的不同而绽放。古人则根据花卉的特点赋予其不同的赞美之词。如玫瑰花,我们古人则修饰为俊眼修眉亭亭玉立,对兰花则又是一种修饰,改用芳兰竟体惠心兰质等,又用洁白无瑕暗香疏影来形容梅花。从这个立场出发,我们不难推出,本词中作者的“玉骨冰肌”是指茉莉花。知道了作者的代指,那我们也就可以从茉莉开花的时间知道本词大约作于五至八月间。如此看来,作者首韵是明写茉莉暗喻人但同时也交待了创作时间,是一句三义。

诚如是,那我们再来看茉莉花到底代表了什么,要让词人一咏三叹。

宋代诗人有诗这样赞美茉莉:“自是天上冰雪种,占尽人间富贵香”;同样是宋代诗人,江奎则有句这样说:“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间第一香”。茉莉花是自然界中极其普通的一种花,但因其形态优雅甜美,花香素洁浓郁清香久远的特点,而被赋予了忠贞、质朴、纯洁和高雅的象征。本词作者正是沿用了这一寓意,首句便为全词定下了基调,这是一阕怀人之作,怀的不是别人,是恋人。此正所谓字在词中而意却在词外矣。了解了这些,那我们再来看作者是如何怀人思人的。

词人对茉莉花是“凝噎嗅”。凝噎,词典解释说是嗓子被气憋住了,说不出话哭不出声。此是静态 ,而“嗅”前加上“凝噎”二字便将词人苦恋愁思的形象以动态的形式表达出来。面对娇艳欲滴惹人千般怜爱的茉莉,词人却是强忍悲痛似乎又不忍打搅蹑手蹑脚地小心翼翼轻闻花香。这里,词人无疑是以花衬人人花互映,其意深情暗却风流之态尽显。但悲在何处?愁在何方?词人没有明说,但这种愁,给人印象显得是哀而不怨,伤而不凄。不管怎样,看他卖的什么关子,我们不妨继续往下看。

“惊梦衔愁,半夜凉初透”。我们前面已做过分析,茉莉花开在五至八月间,而这个时段的半夜会凉初透吗?不是自然的气温低而让词人半夜凉初透,而是因为带着愁绪入眠被梦中之境给惊醒,从心底里感到的凉意。一个愁字怎生了得。起句首韵词人似乎想全词悲情的格调定下来。但实际状况又如何呢?是不是为下文的颠覆做足准备呢?词人由景入情,写情却先写愁意,再表愁态,这样层层递进也许也是填词妙法之一。至此,在矇眬中,我们随着词人的步骤往下走。

“半夜凉初透”,本引用于词人李清照《醉花阴》“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句。原作是说重阳秋夜纱厨挡不住风寒。而本词,作者却是引用前人词句,将心里的冷与愁与自然揉合在一起不露痕迹,达到了哀景写哀,悲情与相思深刻划一并有机交融,含情绵邈熨贴自然。仅此二韵便令人一唱三叹吟玩不尽。

接着词人道“炉上氤氲千万缕,白衣苍狗诗书瘦”以此上片结韵。炉上氤氲,是半夜迷糊所见,千万缕,即是写实又是虚笔。写实,是炉火未尽,虚笔,是说心中的愁绪万千和眼前四溢弥漫的茶香重叠挥之不去。这里,词人为下文又埋下了一个伏笔,脑人的愁绪是惆怅的,而茶香分明却是心底里对远方情人思念的甜密。这点,我们从下片中词人的描写可见一二。

白衣苍狗,翻用杜甫诗句“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需改变如苍狗”之意。原意为浮云象白色的衣裳,顷刻间却又变得象灰白色的狗。苍,灰白之意。喻为世事变化无常。词人是借用这一喻义,含蓄表达出与远方恋人久别不能相见的惆怅之意。并且更深入一层以“诗书瘦”加重思念之深,情之所挚。所谓瘦,本意是说病体恹恹肌肉不健,而“诗书瘦”却是拟人化了,因为相思陈郁竟然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自已的爱恋。又何仅仅是诗书瘦呢?恐怕人会更憔悴不堪了。一“瘦”字用在此处将离愁与相思表现的淋漓尽致,平中见奇,隽永有味。韵毕,上片戛然而止,其情其思也迤逦而去再不回头。

此中相思,小山词明白如话:“若问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见时”;少游词期翼满满:“念多情,但有当时皓月,向人依旧”;僧挥词却是无可奈何:“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而本词,词人却是遮遮掩掩是是而非,虽是凄恻婉转却也哀而不怨。这与下片中恋人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

“心念三千恒素旧”。上片是即景生情,将相思别离写得疏朗清远,而过片却承上片余音信誓旦旦,发出振聋发聩的誓言。

何为“三千”?佛教经典有言,以须弥山为中心,绕四大州九山八海为一小世界,以千为集,是谓小千世界,再而中千世界,再而大千世界,是谓三千世界。形容极多极广,是无限之极。这也就是词中“三千”之意。无论是前世今生还是来世,你就是我的唯一,我心不变。在沉默中词人发出振天的绝响。然而,远方的人听见了吗?听见了!那又是怎么回答的呢?没有想向中的相拥而泣,没有相顾无言,也没有“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热烈奔放。而词人只是抓住见面刹那的细微动作,便将所有欢娱跃然纸上。从这里,我们不难推断出上片中词人的“衔愁”“惊梦”并不是无端的,而是词人即将与心上人见面前夜的忐忑再现罢了。所以哀情却并不愁结。

“乍见绵绵,杏眼桃腮凑”。较之上片的温婉和略带陈郁,这里却是豁然开郎疏俊,因其描述的简单质朴却更显得情感的真执和热烈。杏花桃花均为冬后春花,花期短气味芬芳是其特点。词人在上片中以茉莉花喻人,这里再度用杏花桃花来前后呼应,将女主人公的美丽活泼,形象的无以复加。“杏眼”倒不一定是写实,桃腮却一定是真实场景的再现。一个“凑”字将两个久别重逢的有情人那种愈是空间阻隔而情思愈浓的至真至爱表现的活泼大胆却又毫不张扬。这也许就是相思愈浓相见愈欢吧。同样是情,词人是衔愁惊梦,而女主人公却是“绵绵”和“杏眼桃腮凑”,两相比较,女主人公就更率真直接和火辣,更能打动人心。情之所衷,兴之所为。诚如是也。

“把酒临风娇语逗,流光易老当年否”?没有悱恻婉转,没有唏嘘长叹,俏皮俊秀甚或还有那种无理的蛮横。“岁月苍老了时光,你看我还象当年那样美吗”?所有的语言在这里都是多余,显得苍白无力,还有什么更能表达两情缱绻了呢?没有了。(此处是不是加上一段议论?)“把酒临风”是姿态,“娇语逗”是依赖是满满的喜悦。“逗”是“凑”的补充,“当年否”是“恒素旧”的解答。

行笔至此,全剧谢幕。留下绵绵情思,意味不尽。

纵观全词,情缘景生,融情入景,抒情低徊蕴籍,写人清婉明快,上下补充,前后照应,下字精炼,用语明净,不冗不糜,声情双侩,情节起伏跌宕,达到了含蓄有致事简而意不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