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谣,不过是孩子们随口传唱的儿歌,而在古代,帝王们却对其格外重视,甚至不惜一切代价都要严令封锁。这到底是位高者们的杞人忧天,还是有理可循的防范未然?站在现代科学的角度看,这些政治童谣,难道真的有这么神奇,足以预知天命吗?若只是造谣,又为何总能一一应验呢?

关于童谣的真实预言(让帝王们寝食难安的)(1)

一、细思极恐的源头

早在西周后期,这类“跳预言家”的政治童谣,便已经初具雏形。周宣王在位期间,曾偶然间听说民间流传一首歌谣,翻译过来大概就是:月亮快升起来了,太阳快落山了,檿弧箕服(两种商品),会导致周朝灭亡。

有此妖言周宣王自然心中不爽,便派人前去搜查贩卖这两种物品的一对老夫妇。官兵杀死了老婆婆,而老伯伯则逃到了别国,还收养了一个女童,她就是导致后来西周灭亡的褒姒。

关于童谣的真实预言(让帝王们寝食难安的)(2)

褒姒剧照

虽然听起来颇有巧合的成分在里面,但倘若将其中的因果关系串联在一起,不免也令人心惊。

二、替天行道杀董卓

无独有偶,在中国历史上,要说最为著名的政治童谣,当属东汉末年三国故事中的那个。当时,董卓利用东汉朝廷的变乱成功夺取了政权,并且为了更好地独掌大权,他还肆意杀人、当众虐杀战俘,在洛阳当地制造了浓重的恐怖气氛,如此倒行逆施的行为可以说是天怒人怨。就在这时,一首不知从何而起的童谣突然在洛阳流传开来:

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仔细拆解一下,前两句指代“董”字,后一句则暗示“卓”字,意思就是董卓必死。果不其然,不久后董卓便死于王允之手,这首童谣的预言也得到了应验。

关于童谣的真实预言(让帝王们寝食难安的)(3)

董卓剧照

三、“恐怖童谣”的预言真相

其实,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几乎每逢局势动荡,或是朝代更迭,都会出现这种可以“未卜先知”的政治童谣。它们往往来自于乡野,在得到应验之后又会消失在民间。这不免令人好奇,到底是什么人在“操控”着它们?难道真的存在预知未来的神奇能力吗?

1.有识之士的时局推断

这些政治童谣虽然在表面上看采取神秘怪异的形式,但若深究其本质,却几乎都是以理性作为根本前提的。也就是说,无论是西周灭亡,还是董卓身死,其实都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毕竟暴政难以得民心,而失民心者失天下,当时的有识之士们便据此形式推断出未来发展趋势,同时又因涉及政治军事等敏感话题,便假借童谣这种模糊的形式进行传播,以此保护“造谣者”的安全。毕竟不知者无罪,谁也不会去追查一个年幼无知的孩子,更难以追溯其源头。

关于童谣的真实预言(让帝王们寝食难安的)(4)

2.有心之人的舆论宣传

由于这种政治童谣既可以保护自身,人们又都很愿意相信,演变到后来便有很多聪明的军事家开始利用它,为自己的政治目的服务。于是,童谣从原本的仅仅是局势推断,慢慢变成了为时局造势的政治斗争工具。比如被写进高中语文教科书的那篇“大楚兴陈胜王”,就是陈胜吴广将纸条塞进鱼肚子里,为起义宣传造势。不得不说,这种神秘形式在迷信愚昧的古代,确实能够起到很好的蛊惑人心的效果。

关于童谣的真实预言(让帝王们寝食难安的)(5)

陈胜吴广起义

除此以外,若想反抗暴政,童谣也是绝佳的宣传手段。一般古代皇帝上位之后,往往都会通过严刑峻法或是神话皇权来加强统治,而处于弱势的反抗者,便只能采取编造童谣的方法来对付皇帝的神话宣传。借助这种方式构陷政敌或是反抗统治,敌人在明我在暗,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舆论效果。

关于童谣的真实预言(让帝王们寝食难安的)(6)

祭祀拜天神话皇权

四、正确鉴别伪童谣

虽然伪造童谣可以起到很好的舆论导向作用,然而站在我们现在的角度看,它们却往往歪曲了历史,是对政治形势的误判或者对历史人物的诬陷。因此,我们需要正确对待这些童谣,切不可偏听偏信,同时也不能因为它被伪造,就认为童谣是历史的消极因素,意欲除之而后快。过于迷信或者过于轻视都不利于对历史的研究,能够清楚地分辨它的真伪,并且科学认识童谣从产生到发展再到舆论扩散的整个过程,才是真正对历史和科学的尊重。

关于童谣的真实预言(让帝王们寝食难安的)(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