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鼓形成于 20 世纪 40 年代,专为爵士乐队演奏,其名称爵士鼓也正是以此得名的。爵士鼓之所以能够给作品带来流行音乐的元素,爵士鼓自产之日起,其演奏的最基本手法中就包含着爵士音乐的要求,这种特殊的起源方式,让爵士鼓的演奏中始终具有鲜明的流行音乐风格 , 在其长期的发展中,由于始终服务于流行音乐,因此,其演奏风格、演奏内容经过多次的打磨筛选,最终其音响效果、节奏风格成为了流行音乐中表现其流行元素的重要途径。

爵士鼓的利与弊(爵士鼓在流行音乐中的意义)(1)

一、支撑音乐骨架,加强音乐律动

爵士鼓在音乐中的作用主要有两个,第一作为乐曲进行的骨架结构,支撑起乐曲的发展和进行,第二是增加音乐向前发展的律动感觉。在中国流行音乐中,爵士鼓具有同样的效果。首先,爵士鼓在乐队当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而爵士鼓不同的组成部分在音乐当中担任着不同的角色。爵士鼓中的大鼓,也被称为贝司鼓,与其他的“贝司”乐器一样,大鼓演奏出来的音响低沉,因此多用在每一小节的强拍位置上,用来稳定音乐进行的基本节奏,使节拍之间的强弱关系更为分明。而踏镲、脚踏的音域也较低,因此,也能够很好的辅助大鼓,使音乐的骨架结构变得更为丰富。其次,爵士鼓在乐队当中除了担任骨架节奏的作用外,还有增加音乐律动的作用。一首乐曲中爵士鼓的演奏除了少数的加花处理之外,都以模式化的节奏为演奏的基本内容。由于爵士鼓是一种打击乐,因此,在这种稳定的律动敲击下,能够让部分较为抒情的流行歌曲具有风味明显的律动效果。

爵士鼓的利与弊(爵士鼓在流行音乐中的意义)(2)

二、渲染音乐气氛,融合时代审美

爵士鼓中的嗵嗵鼓是色彩性的乐器,一般出现在音乐的间隙,填充音符之间的空白,令音乐的气氛更为活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渲染音乐气氛。特别是在现场演奏的过程中,嗵嗵鼓的作用更是被无限放大了,例如许多歌手在以最高潮结尾的乐曲中,往往会在音乐达到最高音时戛然而止,在稍待几秒之后,以慢速的音乐结尾,当歌声停止时,爵士鼓的乐手却会在嗵嗵鼓和吉他的配合下,演奏出非常华丽炫技的音乐,让现场的音乐带到热血沸腾的状态下,这种情况可以充分说明爵士鼓作为流行音乐中的一种乐器,不仅具有强烈的音效效果,同时也具有很强的炫技性和即兴性,是现场音乐中的绝佳乐器选择。流行音乐要更好地与传统文化融合势必需要一些东西来打破二者的界限,爵士鼓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正如前文分析的,爵士鼓具有很好调节现场气氛的作用,这种作用能够与古典文学的“静”相中和,一静一动融合之后,就产生了我们喜闻乐见的中国特色的流行音乐风格。

爵士鼓的利与弊(爵士鼓在流行音乐中的意义)(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