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一划代表我们汉字走过的不平和艰辛,里面承载了我们这个古老而又高贵的民族的点点滴滴,它代表和象征了我们祖国最宝贵和最神圣的文化遗产,它的意义深刻而独到,源远流长。

汉字源远流长,承载着数千年的中国文化,关于汉字之最,真的太多了。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最简洁的文字、最美丽的文字、最难学的文字……这些都是公认的汉字世界之最。

下面这些是连中国人都很少知道的汉字之最。

最具有意义的汉字(关于汉字之最你知道的有哪些呢)(1)

1、笔画最少的汉字

汉字笔画最少的只有一画,有三个字:“一”、“乙”和“〇”。

2、笔画最多的汉字

最具有意义的汉字(关于汉字之最你知道的有哪些呢)(2)

《汉语大词典》和《中华大字典》、《字汇和字汇补》等都收录了4个繁体龙字合并的字:(上下各两个繁体“龙”字),共有64(68)画,是我国汉字中笔画最多的。二龙、三龙合成的字就是“龖、龘”,均音dá,“龖”表龙飞状(《说文》:二龙并飞),“龘”表龙行貌(《玉篇》:龙行龘龘也)。四龙音zhé,义为“唠唠叨叨,话多”,据说是“詟(zhé)”的异体字。《说文•言部》:“詟,失气言。一曰不止也。”《集韵》和《类篇》:“言不止也。”这也是目前为止发现的笔画最多的汉字了。

最具有意义的汉字(关于汉字之最你知道的有哪些呢)(3)

另外还有一个笔画很多,字典上找不到,但却在全国各地的餐馆常常可以见到的陕西关中民间俗字。上图的这个字念biáng,二声,共55画。陕西的一种面食就叫biángbiáng面。此字为陕西名吃biángbiáng面的专用字!这里是周王朝的京畿,据说,自古渭水两岸的人用渭河之水和面,做成宽如裤带的面条!陕西关中有一首民谣:“一点撩上天,黄河两道湾,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你一扭我一扭;你一长我一长;当中夹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钩搭挂麻糖,推个车车逛咸阳。”就是这个字的写法歌诀,这个字、歌谣也就成了关中民俗的符号。

biáng字是关中民间自创的一个最独特的汉字。

3、笔画数比例最多的汉字

7000个通用字中8画~12画的字最多。在所有汉字中,9笔画的汉字最多,约占总数的11%;其次是10画和8画的字。

4、组字最多的偏旁字

现代汉字中构字能力最强的10个部件是:口、一、艹、木、人、日、氵、亻、八、土。组成文字最常用的部件是“口”。平均每100个字中,就可能有20个“口”。

5、最多的汉字组字结构

根据统计,现在通用汉字中,左右结构的最多,约占总数的65%;其次是上下结构类型的字,约占21%。这两种类型的字就占了统计总字数的86%。

6、最多的汉字构字形式

“形声”是汉字最多的构字形式。《说文解字》的9553个字中,形声字占82%。

7、书写使用频率最高的汉字

中国使用频率最高的10个汉字是:的、一、了、是、我、不、在、人、们、有。此外还有:和、大、这、主、中、上、为、地、个、用、工、时、要、动、国、产、以、到、他、会、作、来、分、生、对、于、学、下、级、就、义、年、如。以上42个汉字使用频率为汉字之最,它们竟占一般报刊用字的25%。其中排行在首的单字是“的”,出现频率又为各字中最高,一般文章里约25个字中便出现一个,竟占全部汉字用字率的4%。

8、读音最多的汉字

读音最多的字是“那”,共有8种不同的读音:“那姓”的“那”(nā);“那门子”(同“哪”)的“那”(nǎ),“那我不再等了”的“那”(nà),“那人可不怎么样”(口语音)的“那”(nè);“那些”(同“哪”)的那(něi),“那三年”的“那”(nèi),“不戢不难,受福不那”(见于《诗•小雅•桑扈》)的“那”(nuó),“那踪”(移动步子)的“那”(nuò)。当然实际没有那么复杂,这儿把各种情况都囊括进来了。

其次是“和”字,共有6种不同的读音:“和平”的“和”(hé);“和诗一首”的“和”(hè);“和牌了”的“和”(hú);“和面”的“和”(huó);“衣服洗了三和了”的“和”(huò);“暖和一下”的“和”(huo)。

9、同音字最多的汉字

汉字里同音字最多的是“yi”。《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里读“yi”的共有179个字。其中“yì”是同音字最多的读音,多达94个:乂、弋、亿、义、艺、刈、忆、艾、仡、议、屹、亦、衣、异、抑、苅、杙、呓、邑、貤、佚、役、译、易、峄、佾、泆、怿、诣、驿、绎、枻、轶、昳、食、弈、奕、疫、斁、羿、挹、唈、益、浥、悒、谊、埸、勚、逸、翊、翌、晹、嗌、鶂、肄、裔、意、溢、缢、蓺、蜴、鮨、廙、瘗、潩、嫕、鹝、镒、饐、毅、鹢、熠、薏、瞖、殪、曀、螠、劓、燚、翳、臆、翼、镱、癔、懿等。

实际上现代汉语通用字里面的同音字没有那么多,因为《现代汉语词典》的新版本比早期版本增加了不少古汉语以及动植物的罕见用字。

10、异体字最多的汉字

这个问题不太能有明确的答案,因为涉及到收字的规模和判别的标准。而且其中有些字一般电脑也无法显示。

下面我们列举一些《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所收异体字比较多的例子吧,只是这个表收字只限于常用的,远不能反映实际上古代字典异体字的庞杂情况。

并〔併並竝) 酬〔酧詶醻) 呼〔虖嘑謼〕 雕〔彫雕凋琱〕

叠〔叠曡疉〕 斗〔鬦鬪鬭〕 仿〔彷髣倣〕 窗〔窓窻牕牎)

欢〔懽讙驩〕 劫〔刼刧刦〕 奁〔匳匲籢〕 蛔〔蛕蚘痐蜖〕

橹〔艪艣樐〕 亩〔畮畆畂〕 袅〔嫋嬝褭〕 萱〔萲蕿蘐藼〕

蕊〔蕋橤蘂〕 咱〔喒偺倃〕 鲜〔尠鱻尟〕 携〔携擕〕

鬃〔騌騣鬉〕 斫〔斲斵斮〕 岩〔巗巖嵒〕 恤〔賉卹)

灾〔災烖菑〕 碗〔盌椀〕 脉〔脉衇〕 暖〔煖煗〕

1955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一致通过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草案》,并建议由新闻出版部门立即实施。同年12月,文化部和文改会联合发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要求从1956年2月起在全国实施。该表收异体字810组,根据从简从俗的原则,从中选出810个作为正体,淘汰了1055个异体字。该表发布后,不仅精简了汉字的字数,使汉字系统向规范化方向大大前进了一步,而且有效地遏制了汉字使用中的字体混乱现象。同时,也为学习汉语的人大大减轻了负担。

中国的文字是世界上最美、最古老的文字,直到今天还焕发着无穷的生命力,在世界上有许多种文字,只有中国文字发展成为书法艺术,是我国的国粹之一。中国文字的表现力是所有文字中最强的,意蕴最深刻的,音调最铿锵的。可以说是世界文化的瑰宝。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以此为荣为傲!

想做汉语教师,体验教外国人汉语的乐趣,搜索朔博国际官方网站,了解更多相关资讯,海量外国人等你来教!

,